分享

每日一方:麻杏苡甘汤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2-11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

麻黄半两,杏仁十个,薏仁半两,炙甘草一两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匕者茶匙也,四钱匕者四茶匙也。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如果到了黄昏的时候病情加重,叫做风湿。这个病是因为伤于【汗出当风】,所以流了汗千万不要吹风,或者是【久伤于冷所致也】,就是你常坐于很潮湿的地方,从牢房里出来的人大多是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证,或者外面当兵回来得到的风湿。这种症是湿已经渗到了关节里面去了,引起的痛,也是属于寒湿的一种。

麻杏苡甘汤和麻黄加术汤是两个治疗风湿的处方,从症状来看很类似,但有个差异:麻黄加术汤的痛在皮肤表面,麻杏苡甘汤的痛在关节里,特别是皮肤表面黑黑的。所以,当看到病人皮肤特别干燥又兼有风湿关节痛时,就是麻杏苡甘汤证。一个在皮肤表面,一个是皮肤表面再进一步到关节。

那白术也可以去中焦湿,为什么要用薏仁?第一,凡是仁剂可以通利大便,让湿往下焦走;二薏仁能收表湿,治疗皮肤太湿引起的皮肤病,像小孩皮肤化脓,长很多疮,就可以加薏仁进去。

一般来说湿在中焦的人,平常肠胃消化都不是很好,你把麻黄汤里的桂枝去掉,改为薏仁,就是麻杏苡甘汤。而麻黄、杏仁、桂枝、甘草就是麻黄汤,而麻黄汤发汗太快,结果造成风去了,湿还没去。如果把桂枝去了,桂枝去了以后,麻黄是没有办法到达表的,只是微微出一层汗。

所以,麻杏苡甘汤常常用在,只要一遇到阴雨天,关节就开始酸痛,寒湿在肌肉关节上面的时候。麻黄加术汤专门治疗寒湿在表。另外,如果寒湿到了血脉神经上面的话就变成防己黄芪汤了,此时的主要症状是表虚,表虚的话一定有汗。

所以,当遇到桂枝汤证的时候,医生开发表的药太多,造成汗漏不止,呈现脱水状态,此时要桂枝汤加炮附子,不用黄芪,黄芪是补气。所以炮附子是紧急的时候使用。如果,随便给炮附子,会使本来风湿需要发汗发掉,结果炮附子一下去,病人从防己黄芪汤证变为麻黄加术汤证,湿跑到肌肉外面但无法出表,因为被炮附子固住了。当你晓得这个病情的时候,一剂防己黄芪汤下去,病人也会得汗自解。

防己长的像车轮一样,它会绕着血管外面走,能够去血管外面膜的湿。

文源走近汉唐经方

麻杏薏甘汤

[出 典]

金匮要略

[组 成]

麻黄 5.0g 杏仁 4.0g 薏苡仁 5.0g 炙甘草 10.0g

[效 能]

通经解表,袪寒除湿。

[主 治]

治外感风湿,见一身尽疼,发热,午后较甚者。

[应 用]

肌肉风湿、筋肉痛、关节风湿、关节痛、神经痛、汗泡、身体麻痹、指掌角化症、冻伤、疣赘、湿疹、水虫、白癣、头皮屑、喘息、妊娠浮肿、喘咳发热。

[说 明]

本方治风湿蕴于经络,周身疼痛,对身湿身疼,效果颇着。风湿,是由于发汗时当风,或久受寒冷所袭而引起,故发生全身疼痛,及每在傍晚时分热必增剧,为本方之主要目标。皮肤常有汗出,或浮肿,或袪燥没有光泽,又头上有很多头皮,也是运用本方的目标之一。

本方是在麻黄汤中,取去桂枝,而换入薏苡仁。薏苡仁为治风湿痹的要品,具有渗经络之湿,除筋骨中之邪气不仁的效力,并可治血燥,及滋润皮肤的袪燥,且协同甘草除病;麻黄能发散体表之水;杏仁则协同麻黄去除上部之水并治喘息;四药协力,共奏通经解表,怯除风湿之功。

[加 减]

 1.身疼腰痛:加防己、黄耆。

2.风湿搔痒:加金银花、连翘。

3.小便难利:加木通、生地。

4.关节胀痛:合芍药甘草汤。

[用 法] 

饭前温服。

[备 注]

风湿,即偻麻质斯(风湿症)和神经痛等,其症状为周身疼痛。风水的主要症状是浮肿,风湿和风水也有虚实两证,实证宜用麻杏薏甘汤,虚证则用防己黄耆汤。

[经验]

例:迟某,女,42岁,干部。患痹证有年,近因春节操劳,汗出受凉,而膝踝关节疼痛加重,左踝肿胀不敢着地,且痛引踇趾。

半月后来诊,患者仍畏寒恶风,肿痛不减,至暮身觉微热,胸闷气促,晨起咳嗽,口干不欲饮,唇舌暗赤,苔白腻微黄,脉弦稍数。询其月事,常逾四五日而至,夹有少量血块。此为风湿在表,微有化热,肺气壅滞,经络瘀阻。先以麻杏苡甘汤宣肺解表,祛湿清热。

处方:麻黄10g,杏仁10g,薏苡仁25g;甘草10g,防己15g,姜黄15g,红花10g

水煎服,取微汗避风。药后温覆得汗,肿痛俱轻,身热不显。继用当归拈痛汤、宣痹汤加减,服药半月余,肿消痛除。

例:王某,男,40岁,教师。5天前患病,自觉周身不适,骨节酸痛,近3日发现两小腿有散在性多型性红斑,尤以两踝为著。

经某医院检查,周围血象正常,血小板计数为120×106/L,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两踝有瘙痒感,微恶风寒,身重无汗,周身酸痛,日晡发微热,体温37.5℃左右,舌苔薄白,脉浮而数。此系风湿外袭,郁而化热,波及血分所致。投以麻杏苡甘汤汤加秦艽10g,丹皮15g,赤芍10g,初服取微汗。

1剂尽,全身痛减,2剂服毕,紫癜不发。继服2剂,诸症俱除。

例:吴某,男,48岁,农民。1周前自觉感冒,4日后发现晨起眼睑浮肿,未逾三日即肿遍全身,恶风无汗,身体酸痛,午后身有微热,小便短赤,大便稀薄,舌淡苔白滑,脉缓滑。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蛋白(+++),白细胞3—5个(高倍视野),红细胞满视野(高倍视野),透明管型2—3个(低倍视野),诊断为急性肾炎。以“腰以上肿当发汗”之法治之,欲投越婢加术汤,但思患者身热不甚,口不甚渴,且舌淡有齿痕,用石膏恐有寒凉伤中之弊,故予义麻杏苡甘汤加味:

处方:麻黄15g,杏仁10g,苡仁40g,甘草5g,茯苓20g,白茅根30g,生姜10g,大枣5枚,水煎服取汗。进2剂,小溲增多,水肿渐消。再进2剂,肿消大半,脉静身和。后以五苓、四君加减,调理10余日,肿退食增。尿常规:蛋白微量,红细胞、管型均转阴性。追访半年未复发。

总之,运用麻杏苡甘汤必以风湿(水)在表,微有化热为主要病机,以身体疼痛、午后身热、微恶风寒为辨证要点。初服半小时左右,加盖衣被取微汗,持续30—60分钟,必令通身汗出,且不可如水流漓。汗后避风1日,食以糜粥为佳,忌食生冷黏滑、油腻厚味,以健脾胃运化之权,使病速愈,尤防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