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道不在远 2015-02-17

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键词]   脾胃学说;临床研究;医学综述

中医的源头是开始于《黄帝内经》,在这部浩大的医学著作中,其基本思想是阴阳五行理论,从而形成了藏象学说。《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异十八日寄治。道出了脾在五脏的中心地位,为后来脾胃学说的和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在宋代以前,脾胃学说的发展都是以《内经》为基础,并且以脏腑学说为出发点不断地完善。多以单一脏腑寒热虚实做为主线,忽视了多脏腑之间的联系。到了金元时期脾胃学说有了重大的突破。以张完素、李杲为代表对脾胃学说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明清时期,起代表是朱丹溪。总的来是或都是以经典为指导,由单一到多元化模式,由重点学说到完善补充发展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中医的重视和中医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结合了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个中西结合的新思路。近年来,对于脾胃学说的研究不断地了新的突破新的进展,用现代科学成就去研究发展新型的脾胃学说[1]完善和发展了脾胃学说。加快了临床应用。脾胃学说应用几乎涉及临床所有系统,心血管、呼吸、泌尿、血液、骨伤、妇科疾病的应用归纳探讨如下;[2]

1、脾胃学说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    中医认为“脾生血”、“脾统血”,心脾有经络相通。心血源于脾胃的供给,若脾胃运化失职,精微不能上供于心,则可导致心血不足,心神无所存,而致心悸、易惊,血不养心可致心胸闷痛。营气不充于脉,则可见脉结代。另外,“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运化无权,水湿停滞,变为痰饮,水停心下则见怔中,晕弦之症,痰阻经络,脉道不通变生诸症。近年来对心血管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可谓五花八门,而调理脾胃是其中之一,其常见的方剂有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生脉散、温胆汤等。在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高血压病,虽然以阴虚阳亢为多,但也有痰湿壅盛而见眩晕头重、胸闷、心悸、纳少、呕恶痰延、苔白腻厚者,当以半夏白术天麻汤调理脾胃以祛湿化痰。冠心病其基本的病机是“本虚”,治病必求其本,采用健脾调气汤以健运脾胃,调理气血治疗冠心病52例,显效46.1%,好转44.2%,未愈9.7%,好转率为90.3%。名老中医路志正深谙心与脾生理、病理的关系,以治脾之法调治冠心病常获良效。有人对脾气虚证血液流变学的初步研究表明,脾气虚者多为心气虚并存,临床可见心绞痛或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这也可视作心病补脾,心脾同治法则的依据。高血脂症属于中医学中的痰湿、血淤的范畴,其病机主要是脾胃运化功能失调,转化为痰湿内滞,侵入脉管血流受阻,导致血淤继而诱发胸痹心痛等症。脾为生痰之源,脾失健运是高血脂症发病的重要病机。曾常春以健脾药为主治疗高血脂症77例,显效44例,有效2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99%。

2、脾胃学说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脾虚则生湿,湿聚为痰,湿流为饮,痰饮上犯于肺,气机的出入升降受到影响,故出现咳嗽痰多,痰阻气机则喘。所以呼吸疾病的临床表现的症状和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呼吸系统疾病中如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都属于脾虚型则从脾胃治疗。应用健脾行气、利湿化痰法,可选用六君子汤、二衬汤、苓桂术甘汤等。临床报道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辨证过程中采用健脾之法,不仅有临床疗效,还可以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有学者结合现代医学研究中医“培土生金”法的机制,并做了探论,认为培补脾土可以促进肺组织的修复,增强呼吸肌的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防御机能。从而改善肺功能状态。赵东英等用益气健脾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69例,显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5%

3、脾胃学说在泌尿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泌尿系统有调节水盐代谢等多种功能,肾脏的某些疾病可引起水肿、中医认为水肿形成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就脾而言,脾能运化水谷,能制水。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水失所养则侵入肌肤形成水肿,故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说。因而对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有从脾胃治疗,更有脾胃同治者。如实脾饮、五苓散、补中益气汤、苓桂术甘汤等。危北海以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健脾益气药物组成方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44例,总有效率86.3%。胡仲仪等以阳离子牛血清造成的家兔模型肾炎模型,用益气健脾方可减少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减低a2球蛋白及胆固醇,肾小秋基底膜之病理损害也明显减轻。

4、脾胃学说在血液疾病方面的应用    “脾统血”,脾气虚而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出现气血虚。包括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内。脾虚不能统摄则血离经脉而外溢,为肌衄(皮下出血)、吐血、咳血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引起的出血中一部分为脾失统摄所。在治疗上以补脾为主或兼补血,以复生化之权,可选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黄芪建中汤随证加减。叶书敏用健脾益气之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等治疗慢性再生性障碍性贫血24例,治愈1例,基本治愈8例,明显进步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7.5%。根据药理研究发现健脾补气之人参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促进骨髓的胆固醇、磷脂、蛋白质、DNA的合成。同时使血中红细胞、白细胞及骨髓细胞树显著增加。临床试验亦证明,人参使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增加。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减少症的效果。另外人参还有收缩毛细血管作用,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健脾益气之黄芪对治疗缺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常和人参配伍使用。

5、脾胃学说在骨伤科方面疾病的应用[3]    对于创伤病人应调理脾胃使骨髓得以充分营养而愈合加快。《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骨折后局部肿胀,脾气的健运有利于肿胀的消退,加快骨折的愈合。脾主生血统血,中焦脾胃是血液化生的基础。脾气健运则消化吸收旺盛,血液充足,骨髓受伤后也容易恢复。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及手术等原因,往往导致脾胃虚弱,脾虚不能统血则血液妄行,影响淤血和肿胀的消退,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脾主四肢肌肉,经云:脾主四肢肌肉,脾气虚则四肢不用。所以在在治疗骨折的整个过程中应健运脾胃,以生化气血,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同时,脾肾两脏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肾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骨得滋养才能坚强有力。肾中精气有赖于脾胃化生水谷不断滋养才能充盛。近年来,有的学者研究结果证明了中医脾肾功能的密切关联、相互滋生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对于骨折的患者在治疗中健脾的同时顾及肾脏,回、会有更好的效果。孙新华等用补中益气汤治疗骨折临床愈合后下肢肿胀79例,服药3到5剂消肿者47例,6到8剂消肿者26例,9到13剂消肿者6例。曾少平等早期应用健脾汤治疗下肢骨折肿痛40例,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鸡血藤、川弓、牛膝、骨粹补、苡仁。结果肿胀改善情况显效33例,占83%,好转6例,占15%,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因此脾胃学说在骨伤科的临床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6、脾胃学说在妇科方面疾病的应用    脾胃乃气血化生之源,为后天之本。内而脏腑经络的温养,外而四肢百骸的濡润,无不抑给于仓禀之官胃的纳谷和喔的散精。至于妇女则又以血为本,一生中的行经、胎孕、临产等耗血量多,迫切需要随时加以调节,这就更依赖与藏营、统血的脾和多气多血之胃的影响。所以脾胃为经孕产乳的基本依靠,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妇人的经孕产乳。若脾胃功能失健,气血化生不足,则可引起经少、经闭、乳汁不行、乳汁过少、产后发痉、胎萎不长;脾气虚陷则见阴廷、坠胎、产后恶露不尽、产后血崩;脾失统摄则见崩中漏下、月经先期;脾运失职,水运失常则见妊娠水肿;水湿下注则见带下不孕之证[11]。所以临床治疗妇科疾病要重视脾胃的调理,以助气血化生之源,调节经孕产乳的正常生理功能。张小红[13]养胃润肺治疗月经过少,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临床效果极为可佳;健脾和胃治疗闭经,药用党参、黄芪、白术、陈皮、桂枝、白芍,赤勺、炙甘草、木香、生姜、大枣。服9剂后食欲增加,继用上方去木香,加当归、川弓、柴胡,继服12剂,证除经行而愈。朱惠云[14]用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加减治疗产后汗证,药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当归、升麻、柴胡、防风、浮小麦、五味子、竹叶、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服药3剂,汗出明显减少,随证加减,继服7剂,诸症缓解。潘佩光等[15]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孕期脾虚,药用白术、党参、莲子等平补之品,气滞可选砂仁、木香、枳壳行气而不破气,随证施药。

脾胃学说是脏腑学说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认为脾胃居中焦,上连心、肺,下及肝、肾,是五脏气机升降的枢纽。为五脏治疗提供能源,脾胃健旺生化有源,五脏安和,百病不生;脾胃失和,则气血不足,脏腑不安。此为东恒所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中医之脾胃具有多功能,它反映着一定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及一定病理过程。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培补脾胃为主治疗后整个机体状态都得到改善,抗病能力增强,提高了人体免疫功能。“脾胃学说”在现代临床治疗上已成为独特的体系应用于临床实践,其作用还待今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2]

[参考文献]

[1] 王永利.脾胃学说发展探要[J].中医函授通讯,1998,17(5);32-33

[2] 朱亨炯等.脾胃学说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4,26(10);799-800

[3] 邓丰承等.脾胃学说在骨伤临床中的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64-1065

[4] 马志杰,陈少冬.调理脾胃法治疗骨折迟缓愈合25例[J].新中医,2005,37(2);72-73

[5] 徐升,刘友章,杨晓军.从脾胃论治重症肌无力[J].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1);227-228

[6] 孙媛.冠心病从脾胃辨治体会[J].河北中医,2005,27(3);191-192

[7] 张葆青,邢向晖.脾胃学说与儿科临证[J].山东中医杂志,2005,22(11);643-645

[8] 淑香.脾胃学说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杂志,1999,5(1);48-50

[9] 王冠庭.脾胃学说与胃癌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7,5(1);3-5

[10]邱绮玉,李国或.运用脾胃学说治疗疑难杂证[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4,2(1);47-48

[11] 杜培俊. 略谈脾胃与经孕产乳[J]. 陕西中医,1999,20(9); 431-432

[12] 王少华,王淑善,王卫中. 脾胃学说在妇科领域内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1982, 4; 16-17

[13] 张小红.浅谈脾胃学说在月经病中的应用[J].陕西中医,2005,26,(12);1380

[14] 朱惠云.脾胃学说在妇科临床应用的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2);13-14

[15] 潘佩光等.论脾胃学说与孕期中医体质保健[J].新中医,2006,38(10);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