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事系统调研报告之一:中国海事发展成效与体系建设

 小行星啊 2015-02-17


3、融入地方经济,成为促发展的生力军

  服务是海事工作的本质属性。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海事作为水上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支持保障力量,需要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培育海事服务理念,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建立海事公共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彰显海事社会价值。

  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认为,作为国家重要的一支经济类执法队伍,海事必须把“促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全力以赴解决好水上客运安全、水域污染防治、船舶节能减排等具体问题外,还要促进航运经济加快复苏进程,增强航运业竞争力;要利用专业技能服务地方港口及城市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他指出,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既要服务涉水经济发展,助推国家沿海、沿江发展战略实施,又要把服务扩展到船舶保安、海洋权益、航运金融、保险等非传统领域,推动服务升级。

  近年来,广东海事局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东莞海事局参与虎门港的开发建设就是较典型的案例。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东莞海事局充分发挥海事专业优势,在积极参与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规划的同时,主动介入虎门港邮轮码头、盛源石化码头等项目的安全评审,同时做好国丰粮油码头、黎川大桥等重大涉水项目的海事服务,并保障了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工程项目67个航次超大型钢板桩拖带作业和按期顺利完成等。天津海事局协助地方政府制定促进航运业发展及减免船员所得税的政策措施,增强了高端航运产业的聚集能力;浙江海事局重点发挥安全保障、政策引导、信息服务三大作用,助推海洋经济发展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等。

  通过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海事执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得到了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土地、岸线、资金、装备等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一方面为海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补充和保障,更重要的是与地方形成共建合力,增强了海事职能的影响力,有助于海事社会地位的全面树立。

  湛江海事局局长王建华表示,他们在做一些尝试,为地方提供重大决策参考。比如,湛江市为理清沿海港口产业布局的乱相,花了三年多时间、三个多亿进行治理,之后实施了钢铁、石油等四大重大“稳增长”项目,打造临港工业园。在这一过程中,湛江海事局提前介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海事的效益不但有直接性,间接的经济效益更明显。比如直接效益方面,通过简化手续、提高通行效率,一天就可以为船方节约几万美元费用等,这只是很小的方面。更大的效益是,推动了航运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地方临港经济发发展。具体而言,通过推动水运经济、港口经济,直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越是外向型经济明显的地方,海事的地位就越突出。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海事部门还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发挥,更需要提高相应的服务能力。从欧洲、美国海事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沿岸经济带的发展优于内陆经济,由于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大宗货物空间位移向沿海地区集中。在沿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海事部门可以为地方政府提供专业支撑。

  小结:服务地方经济和海事社会地位构成正比关系,服务地方经济的力度越大,海事的社会地位会越高。服务地方经济必须提高服务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是真正检验海事管理理念现代化、应用化的标志,也是建设“学习型、责任型、服务型、创新型海事”的核心与目标。

  4、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增强了国家软实力

  21世纪以来,人类发展开始进入海洋世纪,支撑人类发展的陆地资源渐近枯竭,海洋渐成世界政治的中心,世界各国纷纷调整海洋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发展海洋经济,增强海洋管理执法。党的十八大也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而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使得中国海事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任务更加突出。同时,海事工作承担履行国际海事公约义务,又天然具有很强的涉外性。

  据了解,中国已连续12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全面建立直属海事系统履约体系。完成了我国加入SOLAS1974(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MARPOL73/78(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STCW78/95(经1995年议定书修订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如期完成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履约准备工作。顺利接受了国际海事组织的履约审核和欧盟海事局对我船员培训、考试和发证体系的评估。首次担任国际海事组织DSC(危险货物固体货物和集装箱)分委会主席。认真组织参加国际会议,仅2012年就提交了11份提案,在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切实维护国家利益。

  同时,中国海事通过拓展双边多边交流大大增强影响力。2012年9月4日至9日,我大型公务执法船“海巡31”成功访问美国夏威夷,中美双方围绕两国海事管理专业技术领域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并与美国海岸警卫队举行了大规模跨区域海上应急与搜救联合操演。此次出访促进了中国海事局与美国海岸警卫队之间海事安全对话机制的建立,是落实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有关成果的具体行动。该次出访改写了我国海事公务船舶最远距离出访和最大跨度联合操演的纪录。我大型海事巡逻艇出访美国,显示了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决心和自信,也为太平洋地区多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与和平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2012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东盟海事磋商机制第八次会议在粤召开。来自中国海事局和东盟各国海事主管部门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双方围绕国际海事热点、难点及双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深入交流了各方在海事监管方面的有益经验,拓展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海事领域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为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介绍,中国海事一直积极参与国际海事事务,提高公信力。加强对重点国际海事议题的研究,提高国际公约和标准制定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严格履行国际法规定的船旗国、沿岸国、港口国权利和义务,切实维护国家海洋利益。制定国际组织高阶官员的人才培养计划,推荐优秀人才赴国际组织任职。规划建立覆盖全球航运海事关键国家和地区的海事官网络,研究向有关国家和驻外使团派驻海事联络官。

  小结: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不断提高认知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的能力,加大参与国际事务的力度,提高公信力,增强国家软实力。

  5、系统化应用体系,织就了独一无二的“水上执勤网 ”

  海事作为我国海洋事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基本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服务体系:1000多艘执法船艇实现对沿海水域的巡逻值守,VHF通信覆盖沿海近岸水域,VTS对沿海主要港口和水道的船舶实施动态监管和服务,AIS岸基网络规模全球最大,船舶远程识别和跟踪系统(LRIT)监管范围达1000海里以上。通过这些监管手段,能够实时、全面掌控海上交通动态,这是海事参与海洋事务管理的核心优势,被称为中国海域的“独门武器”。据调研,海事系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构造了一个立体化、多元化、专业化的“海网工程”。

  比如在立体巡航方面,建立以“海巡11”、“海巡21”、“海巡31”为主的巡航力量,在重点水域开展空中、水上立体巡航。

  尤其被业内所称道的是,在船舶信息服务方面,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30个船舶交通管理(VTS)中心组织船舶进出港364.8万艘次,向船舶提供信息服务265.1万次。在全国沿海内河18个交通密集区实施了船舶定线制。通过完善船舶通信与监控网络,初步实现了对船舶的跟踪;通过完善助航体系建设,沿海近岸水域基本形成甚高频(VHF)通信连续覆盖,沿海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基本实现对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和水道进行船舶动态监视和服务,建成了覆盖全国沿海近岸水域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中国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正式投入使用,大幅扩大了船舶监控范围。我国沿海设置的各类航标(视觉航标、音响航标和无线电航标)达1万座,基本覆盖了除南海岛屿外的所有水域。发行了覆盖我国海域的交通电子海图,纸质海图和电子海图覆盖我国沿海所有通航港口和航道。

  海洋强国信息化建设事关重大,因此调研组对海事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经了解,全面整合海事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应用,成为海事局的一大优势。

  比如全国165万船员的信息库建设,通过完成海船船员管理系统改造和海船船员卡建设工程实施,各系统全面启动,建立全国集中统一的船员基础数据库,发放船员卡;实施船舶协同监管与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基本建成海事协同管理平台框架和部海事局/直属海事局二级数据交换体系;实施全国海事信息网二期和内河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在前期实现水网地区船舶动态信息的共享交换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地方系统与直属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水平;实施船舶电子标签系统工程,发放船舶电子标签,全面实施船舶识别号管理规定。卫星遥感监视系统工程,将利用卫星遥感图片,对各海区船舶交通状态及船舶溢油进行监视和分析。

  同时,海事是直属中央、实行公务员管理的执法机构,一路发展下来,已拥有3万人的职业化队伍,管辖着国家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和内河干线通航水域。有专家指出,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海事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在亚太地区还是比较强的。与其他管理队伍不同的是,海事监管专业性强、涉外性强、技术水准要求高,中国海事是应对海洋经济竞争,提高国际话语权,更好地加固地方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建设一支现代化、专业化的海事管理队伍势当必行,现有海事队伍具备良好的提升基础。

  小结: 保护水上交通安全,扮演了“水上交警”的角色;防治船舶污染,扮演了“海洋环卫工”的角色;保护船员整体权益,扮演了“水上工会”的角色;实施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扮演了“船舶医生”的角色;履行航海保障义务,扮演了“海上灯塔”的角色;维护国家海上主权,扮演了“海权卫士”的角色。多种角色集一身,让海事部门的职责大、工作重、付出多,其自身具备的水上管理体系优势、信息化优势、队伍优势等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应用。

  除此之外,还值得指出的是,海事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已建立起对国际环境与国内发展的适应力,摸索出一套针对性强、系统化组织的管理服务体系,积累了一定海洋事务管理的经验,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国家财富,无论对于更好地保护国内水上安全与促进经济发展,还是对于下一步海洋强国的实际建设,意义重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