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这是今年最后一个周末了,“油田捷安特”发帖骑行河北魏县的牙里镇看冰雕。如果没有刻意的活动,这就是今年有组织的收官之骑了,所以我就特别在意,不论到哪都具有标志性意义。说实在的,对牙里的冰雕并不看好,你想吧,一些农民利用闲置的冷库,刻凿一些象形媚俗的东西,打上光怪陆离的灯光,就是卖票收钱的艺术品了,农村的闲人看看热闹可以,感受艺术的熏陶简直就是不挨边儿的事。这有看过的骑友的说法为证:骑这么远,不看后悔,看了更后悔!所以,自上路就打算不看,到地方也不进去。不过,此行还是有私下的心仪之地,那就是路过的南乐仓颉陵,这地方已经相当于南乐的文化名片了,不久前的十月中旬还召集了全球的史性名流,在陵园举行了祭拜大典,还将原来的吴村改称为史官村。因为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而仓颉是华人的造字圣人。还有一点,这里已经成为公益、教育性景点,不收门票了。玩户外的就喜欢省钱的地方,哪儿不要钱就喜欢到那里,再到仓颉陵参观拜访,就不用讨价还价、费尽口舌,那般地不仗义了,更何况今年我好象还没来过。今天还是刮小南风,气温不低,就是有些轻霾,太阳光惨淡不亮。骑友不少,后来吃饭时统计有五十人之多。来回都经过清丰和境内的古城、青石磙,以及南乐的元村。去时还随着几个骑友买了十块钱的元村豆腐干,据说这东西有名,也尝了几块,回味不错。过仓颉陵,大家在其中游走了大半个小时,果然把这里当做了此行不是重点的重点了,从中也圆了自己的小心思。下来鬼使神差般地更有意思了,大队人马沿着两省交界处的乡间烂路,磕磕绊绊十多公里后到达目的地牙里后,骑友们兴冲冲的到了冰雕的冷库前,不料预期的五元价门票怎么也说不通,还遭遇了不友好的话语,所以大家一任性就掉头离开了。我没随去,而是等在了牙里的饭店,见大家鱼贯回来,还真高兴,窃想如此以来自己也不是另类了!牙里虽是魏县的一个镇,规模不小,长长的街上经常堵车,但毕竟是处于不发达的农业县中,又是河北省的最南段,大路两边都是各种垃圾的堆积场和集散地,环境极差,所以也就吃不上什么好东西了。过了正午的午餐味道不佳,价格也不低(A费22元,无酒)。下午两点二十才打道回府,过清丰就华灯初上了,谨慎地伴着滚滚的汽车狂流到家了。全程130公里,自然又是几身透汗,换得一时的畅适和心安。下来决定,这就是我的收官之骑了!
仓颉,史皇氏,传是今南乐县吴村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有南乐仓颉陵
![]() 数九冬日的骑队仍是浩浩荡荡,骑在清丰古城的公路上
![]() 路过清丰最北边的村庄---青石磙
![]() 南乐元村的豆腐干有名,五块一斤
![]() 到了南乐仓颉陵,原来的吴村已经改名史官村了
![]() 虽然因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改名具有历史渊源,但也有所媚俗了
![]() 免票游客也寥寥,我们骑来后随意参观
![]() 偌大的陵园广场宽阔无扰,骑友们把这里当作目标地其实很好
![]() 这面石碑好象也是新立不久,题字的陈俊生好象是当过政协副主席
![]() 进去好好看看。用玻璃罩上的石柱是原来的老物件
![]() 仓颉大殿,四目的仓颉坐像就在其中
![]() 里面还有一通仓颉的老画像石,可惜因为保护的玻璃,看不清、拍不清了
![]() 大殿前的“第一圣人”石碑也是老东西了
![]() 陵侧,还有两块四面碑,写有:万圣之宗,三教之祖,显然也是古物,据载来自北宋名臣寇准
![]() 仓颉陵,墓碑有点意思,形状就是“字圣”啊
![]() 这里在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午到达魏县牙里镇
![]() 在牙里镇北的饭店就餐,招牌的皇家姥姥鱼其实就是当地的村级味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