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月陕味 | 年味儿

 真友书屋 2015-02-21

/《三联生活周刊》

过年前,总要去西安鼓楼后面那油腻、喧嚷又轻烟缭绕的回民街。地道说法是“坊上”,各条小巷自成一派。年货在本地,总是要赶在冬天季节性的食物才好吃,而西北人的饮食习惯又很传统古旧没新意,过年过节就非得依仗着一些清真食品,才能对付过去。过年第一艰辛是亲戚们每年轮换着去排队买烧鸡,大概得一上午等。清真馆子的烧鸡一点没热气,鸡肉不见汁水,咸味很淡,只是香而绵软,淡黄色的外皮是我的最爱,因为回民的烧鸡是要把鸡油完全焙干,鸡皮是薄而筋道,像一层油黄的纸,让上面冷凝住的一点油脂在嘴里融化,凉的烧鸡才好吃。鸡皮和鸡肉之间还有厚厚脂肪这件事,是我后来吃广东菜才发现的。

而且年节下的甜食零嘴,是必然要去清真店里买的,因为回民不像我们那么嗜甜,反而能把各种甜味的层次搞得分明。柿子饼是冬天的一记甘味。柿子饼不能吃真空包装的那种,很多店里的货色一眼看去就知道粗制滥造,白色发硬得可疑。温水或石灰水泡起,给11月到12月的柿子脱涩。陕西有好几个地方出好柿子。又大又脆的金黄色柿子,作为水果甜而扎实。而火晶柿子是另一种,熟得恰到好处,皮薄而质软,稍微一碰就破了,得马上吃掉。硬柿子脱涩后,先晒一冬天,再拿回阴处捂,等柿霜的出现,实际上是一层柿子的糖,因为风干很好保存,而里面是透明的金黄色,好像拉开的软糖。喝茶简直是上品。本地爱喝汉中产的半烘烤型的绿茶。但是和日本的和果子一样,再好的味道,吃三分之一也就够了。

至于黄桂,算是陕西特有的一种香型。黄桂柿子饼就和前面所说的柿子饼完全不同,算是一种甜的油炸面食,陕西人爱好桂花香味,柿子饼是炸好后有桂花香,稠酒是里面要放真的桂花酿制出奶黄色。年货中的黄桂稠酒类似米醪糟,只不过冬天烫烫喝确实舒服,其实是一年四季都备下来的饮食。冬天却不一定要吃热的,就和冰糖葫芦一个道理,冰天雪地一口冰凉但不拔牙的脆甜,那种趣味才好。

我最喜欢的甜食是回民街的蜂蜜凉粽和枣泥劲糕。这些东西没什么漂亮包装,本来是桌子上的“团圆八宝甜饭”的变种,买来应景,却一定是每家大菜桌上最先吃完的宝贝。但每次让我去买我就很痛苦,因为这些以米为原料的甜食很清爽,不适合一群人分享。最开心的就是一个人蹓跶着吃独食。蜂蜜凉粽就是一个手臂那么粗的巨大粽子,长条形,一共就拿纱布包着雪白两条,老板隔着小玻璃摊子,只给你切一小块,再拿个油桶来狠浇一下蜂蜜。愿意加糖的来一小勺白糖,不是绵白糖,是砂糖。当然花生青红丝芝麻这些小碎物也有,但是我不喜欢杂味,从来不加。枣泥劲糕也是同理,直径一米多的蒸锅上的大糕,老板永远用个小钢铲给你刮一点点糕,又侧起铲子,把边上的枣泥给你抹抹,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枣泥只用一种水晶蜜枣,不仅没核,连皮都是透明的,这种枣泥特别甜,江米就是白味,可是这还不够,下面还有一层密实的大红豆,用来把枣泥的甜都在舌头上摊匀了。这种从整块大件上卸下来的宝物,我不舍得拿回家被大家分光光,不如就趁着有压岁钱,自己吃个爽算完。

好吃好送人的东西,纸皮核桃比较应景。陕西有好多干果爱好者,因为市面卖的贵,又离不开,一到冬天就跑到陕南和关中的山里去弄大核桃,这种劲头就跟猕猴桃和石榴上市的时候一样,动不动就是一货车拉回来分。两手一捏,核桃皮就能破,但是回民的香酥椒盐味道却不好学,就跟花生米一样。看着回民就用一个大锅,里面是一个慢慢转动的电铲子,粗的盐粒里有少量花椒,一边炒一边手工翻动,确实酥得不得了。我觉得不管炒货还是肉,清真馆子对于油味的把握很精准,怎么样又香又不腻是关键。

回民做的腊牛羊肉也是年节必备,但陕西的腊并不是南方的腊味,腊牛羊肉只是略干一点,腊汁肉家馍所谓腊,其实说的是老汤,而且都适合冬天吃。买回来的大块牛羊肉,给大人们喝酒倒有点好汉的趣味。牛羊肉在陕西人手里焕发出另一种荤得要命的感觉,靠的是一口汤。羊肉泡馍也罢,灌汤包子也罢,都是要喝汤的。尤其是泡馍,任何一个清真馆子都能看见那雪白的汤色,羊油是羊油,汤是汤,肉是肉,做的时候各得其所,哪个先放哪个后放,绝没有混吃的道理。这种特殊的鲜汤,靠的是骨头,而不是肉。一个羊头煮得白白的,一丝肉都没有,一锅汤在门口滚开,或者牛棒骨砸碎了煮。

有一年冬天我早上8点多去清真市场给家里买年货,被那一筐筐的大牛羊骨头,论盆装的巨大的牛心、牛肺震撼得不行。这就是招牌。有个老太太告诉我,要吃某家的牛肉馄饨,因为那个汤头虽然做成酸辣口,喝到后面居然是甜味,“就是汤里有牛骨髓”。食髓知味,是牛羊肉的关键。接受这种味道,就是你接受西北的干冷的关键,如果冬天里不是一周一碗滚烫泡馍,一头冰冷的糖蒜,这个冬天过得就没劲。还爱吃贾家的灌汤包子,冬天总是和几个同学一起骑车去贾大,要一笼羊肉汤包,一碗撒了葡萄干和伊拉克枣的八宝稀饭,贾三因为名气太响总是不尽的人流,对于学生就难得耐心,更多的是老年人喜欢。说白了还是陕西人没个变通,清真是顶顶心爱的,夏天就细扦子烤羊肉串和麻酱涮牛肚一把把地吃,冬天就泡馍汤包,一年四季牛羊吃不厌。

我印象里过年把女人们搞得很辛苦,大多是因为蒸碗和炸果子。农村好像还要做更美丽复杂的花色面食,但是城市人家也要搞案板工程显示贤惠。陕西菜本来就以蒸菜著称,只是蒸碗太费工夫了,先煮再炸再蒸,可能因为能保存好几天,又有鸡汤入味,所以特受欢迎。蒸碗里原来好像有八样才合格,现在简化了,但主流的小酥肉、黄焖鸡、丸子却不能省略。尤其是一到过年就没食欲的孩子,蒸碗很小,大部分都是一锅蒸两三个小碗,晶莹剔透,现在有海参之类的了,鸡汤煨好了更出彩,不过只能算几个点缀的辅助菜。炸果子比较像个全家总动员的游戏,我帮家人做了好几年的麻叶,就是把面片拉个口子,翻个花,更复杂的是馓子和麻花,这些面食加入了大量鸡蛋和花椒水,做一大桶也不够人多吃的,只好都交给放心的点心店,一到年前就去订十斤才行。香脆和绵软,就是陕西非清真食物没止境的搭配,也是身在他乡,过年最怀念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