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稱】元 馬琬 暮雲詩意圖
【年代】元代
【簡介】立軸,絹本,設色,縱95.6厘米,橫56.3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描寫山嶺深處日暮雨後之景。層巒逶迤,或隱或現,平崗陂陀上林木深秀,臨水有亭,隔溪板橋相接。山嶂煙岚輕動,茅屋村舍掩映。巨崗坡石用凝重柔和的披麻皴層層勾皴,表現出渾厚偉峻的形勢。全圖在水墨勾皴的基調上,略染淡淡的青綠,山巅陽面暈染薄薄的赭石,樹葉點染花青,使物像呈現出暮色蒼茫的氣氛。
馬琬,生卒年不詳,元末畫家。宇文璧,號魯鈍生,灌園人,秦淮(今江蘇南京)人,元末客居松江(今屬上海市)。洪武三年授官撫州知府。少時就學于楊維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官撫州知府。擅畫山水,遠法董源、巨然和米芾,近師黃公望,畫法多作淺绛,筆墨清潤,構圖密茂。頗負時譽。約卒于明洪武年間。
馬琬善詩文,尤工于古詩歌行,擅長書法和繪畫,當時有“三絕”之稱。其詩文著作有《灌園集》。
傳世作品有至正二十六年(1366)作《春山清霁圖》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至正九年(1349)作《暮雲詩意圖》軸,藏上海博物館;《雪岡渡關圖》藏故宮博物院;《青山紅杏圖》冊頁,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夏山欲雨圖》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溪山行旅圖》軸,藏美國高居翰先生景元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