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独阳不生,孤阴不长。”就是说女人要找个男的嫁了,男的要找个女的娶了,不能孤独着,阴阳要匹配,男女要和谐。 古代的养生书《三元延寿参赞书·欲不可绝篇》中说:“黄帝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又曰:两者不知,若春无秋(就好像只生发不收敛),若冬无夏(就好像只收敛不生发),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于闭密以守天真也。” 意思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阴阳是平衡的,人体也必须维持平衡,才能保证健康。如果出现阴阳偏盛或偏衰,就会生病。适度的性生活正是调和阴阳的手段。 道教中人很重视养生,也讲究生育之道,他们在两性生活上提出了这样的主张: 首先,道教认为禁欲是违反自然规律和人性的,会有损健康。男女相需好比是天地相合,男子“精盛则思室”,女子“血盛则怀胎”。男人精足才会想着成家,女人血盛才能够生育。所以应该顺应人的本性,让阴阳和谐。 其次,道教认为欲望不可过早,不可过炽,不可过强,两性生活应该有节制,要适度。反之,也会伤害到人的身体。纵欲过度不仅会引起头昏、心慌等症状,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患过结石病、肝脏病等慢性病的人,房事过度也会导致旧病复发或恶化。 儒家文化非常强调婚姻的作用,它认为婚姻可以约束性情,安定社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认为婚姻生活是可以养生的。 婚姻生活如何能养生呢? 第一,婚姻生活可以养廉耻心。 在中国古代的婚配中,媒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老龄妇女愿意充当媒人,用老话来说叫“说媒拉纤”,即撮合姻缘。 婚姻——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为什么婚姻中需要媒人?因为古代礼教认为,人在恋爱生活中过于主动的话,是没有廉耻心的表现。 举个例子,中国人常说“衣食住行”,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人活着首先要吃饱饭,应该将食放在第一位,为什么却把衣放在了第一位?衣,就是廉耻心。没饭吃可以,但如果没衣穿,你就没法儿出门。 古代认为婚姻是人伦的开始,因为婚姻第一可以养廉耻。 第二,婚姻生活可以养德行。 古人在选择配偶上,首要看重的不是富贵,而是德行。他们提出:“先察其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富贵。” 首先,古代看人一定要看他家庭的品德。 现在在男女婚恋问题上,如果你想知道对方人品怎样,也要先了解他父母的状况才稳妥。很多年轻人觉得,我要嫁要娶的是他(她)这个人,干什么还要见他(她)的父母?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只有了解了对方的父母,才知道对方家庭的背景是什么样的,他(她)所受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恋爱中的人其实往往都会伪装,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在对方面前;而恋爱中的人又往往很傻,看不到对方真正的面孔,现在这么高的离婚率跟这些方面有关系。 我们在交男女朋友的时候应该多去对方家里走动走动,跟对方的父母多接触,这对达成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中国古代强调婚姻中不能贪图对方的富贵,因为女方家太富贵的话,定会轻慢夫家。 汉武帝为登上王位,娶了自己姑姑的女儿阿娇,才得到姑姑的政治支持。阿娇自幼娇纵,她不忘汉武帝是靠自己娘家才当上皇帝的缘由,所以轻慢丈夫。 古人认为:“妇家富贵则轻其夫,傲舅姑,性骄妒。”古代将丈夫的母亲称姑,丈夫的父亲称舅,“傲舅姑”就是轻视公婆。如果男人娶到这种妻子,就很倒霉了。 从传统文化来讲,阴阳和谐是一个最基本的大道理。男女和谐在中国文化里的最佳体现就是家庭的和睦,也就是夫妻的和谐。 和谐婚姻的意义有三: 第一,和谐社会的根基就是男女和谐。构成社会的是人,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社会自然少不了和谐家庭的构建。 第二,人一生精神上的愉悦或羁绊都与情爱有关。不要以为看了很多爱情小说就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情是要亲历亲为的一件事,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是人修养情操等方面的体现。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有情有爱的一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即使你是个事业上强者,但回到家后没人疼没人爱的话,生活的意义也是失去了大半。 第三,夫妻和谐的关键在于双方心灵上的沟通,矛盾起于隔阂,感情贵在沟通。良好的沟通,就像滋润夫妻之树的阳光,铲除杂草的工具。 夫妻的不和谐,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会正确的表达情感所致。比如说情人节到了,女人希望男人送自己花,而男人觉得我已经娶了你了,工资奖金我也全给你了,你自己爱买什么都可以,何必非要我买。 但女人就不这么想,她们会觉得很委屈,因为这不是钱的事,是心意,是你心里有没有我。男女不同的表达方式导致了矛盾的产生,使得在很多家庭中,女人变得越来越唠叨,男人则越来越烦躁。
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很可能就把问题解决了。中国男人不太喜欢拥抱,女人一唠叨,很多男人采取的方式不是斗嘴吵架,就是摔门而去,周而复始,问题得不到解决,夫妻感情破裂。 婚姻生活是需要经营的,要懂得去不断地制造惊喜,比如说你看到别人手里拿着玫瑰花,那甭管是什么子,也买一枝回去送给夫人,一定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我在《从头到脚说健康》一书里还讲过父母唠叨的问题。常爱唠叨的父母一定内心都非常孤独寂寞,他们想多和孩子沟通。 而当他们的唠叨得不到子女的关爱时,他们的心境会越来越糟,直至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子女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西方人在这点上就做得很好,他们非常注重夫妻关系,认为儿女长大成人后都会离开自己,相濡以沫的只有配偶,所以夫妻关系最为重要。 西方男人常会在结婚纪念时定下饭店,将孩子托给别人照顾,和妻子两人一同纪念这个子。 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因为假如老公真定了一个饭店,首先老婆就会心疼钱,认为没必要,然后就会担心孩子,怕孩子哭,担心离开的时间里孩子会出这样那样的各种意外。这就是中国女性和西方女性最大的不同。 中国的女人往往喜欢为家庭奉献一切,那么作为老公,就应该更多一点关心,尽量满足老婆的感情需求。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去理解中医常说的“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这句话,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有情有爱,在精神层面上获得满足的生活才是和谐生活,才是养生大道。 和谐的婚姻是对男女生命最好的滋养。男女的和谐是为了满足生命最本源的需求,是为了熨贴人孤寂的心灵。这才是最高的养生境界,最好的养生方法。 (责任编辑/贤一) |
|
来自: 豆2071011110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