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颗鱼胆吃出尿毒症?可诱发尿毒症的坏习惯

 残云伴鹤归 2015-02-26

导读

肾脏被称为人体的“清洁工”,它将人体不需要的废物和过量水分排出体外。若代谢物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致使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则称之为尿毒症。

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肾病患者肾功能减退而不自知,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结果造成尿毒症。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已成为尿毒症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并非危言耸听。

1.滥服损伤肾脏的药物 近年临床不断发现,长期大剂量服用防己、厚朴、青木香、天仙藤、关木通等中草药,以及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去痛片、消炎痛、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西药,可引起肾损害,如延误诊治则可能导致尿毒症。

2.一颗鱼胆吃出尿毒症 民间有生吃鱼胆清火、明目甚至治疗咳嗽的说法,但并无科学依据,反倒造成有人因生吃鱼胆而中毒。到目前为止,鱼胆中毒无特殊解毒药物,主要靠血液透析治疗,如果延误就医时机,将出现严重尿毒症并可能导致死亡。

3.误食毒蘑菇 误食毒伞属蕈 褐鳞小伞蕈及秋生盔孢伞蕈等毒蕈引起中毒时,可出现实质性脏器损害,严重中毒病人在发病2~3天后出现肝、肾、脑、心等内脏损害的症状,肾脏严重受累时,可出现少尿、无尿、血尿,而出现肾衰竭、尿毒症。

4.过度喝高度酸性的饮料 人体通过自身调节保持酸碱平衡,软饮料和运动饮料普遍为高度酸性,饮用后体内酸碱度明显改变。而肾脏是调节人体内酸碱度的主要器官,长期过度摄取软饮料及运动饮料,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5.饮水过少 如长时间不喝水,尿量就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会增加。临床常见的肾结石、尿路感染等都和长时间不喝水密切相关。充分喝水可稀释尿液,保护肾脏,有利于排出废物和毒素,否则可诱发尿毒症。

6.饮食偏咸 有的零食盐分含量过高,会让人不知不觉吸收过量盐分,导致血压升高,使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从而诱发肾病。

7.有机溶剂毒物 接触高浓度有机溶剂毒物几天至几周内,出现少尿、浮肿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尿糖、尿蛋白亦升高,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若长期接触高浓度有机溶剂毒物,会导致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或加重原有慢性肾脏病变,加速进展至尿毒症。

8.汞中毒 据报道,长时期使用“三无”产品“增白祛斑霜”会造成汞中毒,该产品经检验,其汞含量超过卫生规范要求7.4万倍。汞有增白祛斑作用,但汞也可以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身体,长时期接受此类定期美白美容疗程的人,可能在二至六个月左右即可出现尿毒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