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34)

 老好人儿 2015-02-27
西直门内大街的故事(34)

三、第一次下饭馆吃饭 

 

再后来大家说该吃饭了,爸爸就对我说,咱们走吧,吃饭去。把其他的叔叔扔在了门市部里,带我去了马路对面的一个小饭馆。

那个小饭馆叫什么呢,不知道 ,香港美食城吧。屋子不大,几张简陋的桌子,有十几平方米,人很少,随便找个座坐下。



 

我先要了一个大伙烧,就是过去二两粮票6分钱的那种,圆圆的厚厚的,中间还用碗底咯出个圆圈印。现在的孩子多幸福,给他一个干伙烧他啃得下去吗?事先说明,不是驴肉伙烧、肉夹馍或者烧饼夹肉,也不是什么芝麻的油酥的椒盐的麻酱的,那时没那么多名堂。我却一把把那个大伙烧抓过来,也不管爸爸,独自一个人大吃起来。连说,好吃好吃!想起来真的令人难以置信难以置信,一个不满6岁的小孩,把那个伙烧就全吃光了,直到现在连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再接着服务员端上来一小盘熬海带,好香啊。我又吃了满满二大碗米饭。一个上车都不用打票的小孩,头一次下饭馆,看什么都好吃。这就是困难时期人民群众的美食。

我那时在幼儿园,不爱吃菜。甚至连茄子扁豆都不爱吃。幼儿园的炒芹菜、炒洋葱、熬土豆,想起来就恶心。而且说是北草厂幼儿园,也叫托儿所。

  
 

那个托儿所就在北草厂胡同,卢新华同学她们院,每个孩子收费是每月15元,管孩子三顿饭,管吃不管住,早上送来晚上接走。卢新华家住在前后院之站过道的两间南房,托儿所占的前院几大间正房,后院还有一棵挺大的桑树。

 
  
我在幼儿园不吃饭,回到家觉得家里饭香总在家里吃,其实家里的饭也不过是热汤面或者用酱油泡饭,但是就是吃着香。
 
  

妈妈就叨叨,这孩子在托儿所怎么吃的饭啊。为此又找到幼儿园老师,说我们孩子吃不饱。

 
 


幼儿园老师说我们这儿不限制孩子吃啊。她们就在吃饭时盯着我,见我吃饭时或者吃一点,或者根本就不吃。老师还亲自喂过我一次,是别的小朋友没有的待遇。强令我吃下给我盛的那一小铁碗饭菜,带皮的熬土豆,喂着喂着,喂得我一阵恶心,我竟然把强咽下去的东西全吐出来了。老师无可奈何。

 
  

带过我的幼儿园老师最早是许阿姨,后来是刘老师,还有一个耿阿姨是所长。她们其实都很喜欢我。后院做饭的有一个王奶奶是我们马相胡同王燕明、王燕鹏哥俩的亲奶奶。

 
 

 

所以爸爸带我去吃饭馆,我感觉饭馆做的饭菜真好啊,尽管那只是一小盘熬海带而已。现代人真麻烦,到了饭馆三荤俩素的,还得有条鱼再点个虾,还得再来一个汤,来点饮料,一边吃一边聊着天,还说改革开放不如以前了?

那天确实是吃多了,回到厂子里还又睡了一觉。晚饭可能也没吃吧。1961年那一天我的英雄事迹马上就在厂里传开了,这小孩吃了六两粮食,怎么吃的?伙烧好吃,也成了我的一个长期的概念,直到后来有了更好的,再吃那种伙烧就不那么好吃了。

 
 


1961年,我国还没有走出困难时期,我听说1960年的时候,每人的定量就是每天六两粮票,我那天吃了那么多,可能把父亲定量里的粮食也吃了。年轻的爸爸那天却没有告诉我,那年他33岁,与现在的我比起来,那时的他还是个小青年。

父亲是今年仙逝的,今年他88岁,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步,永远的离开了我。仅以此文献给父亲的在天之灵,您的音容笑貌还在儿子的心中。


 
 

(未完待续)下一章   人口红利与餐饮业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