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有贤妻 口福不浅

 昵称21361959 2015-02-27
 

培中 10:30

今天终于可以休息一天了。从大年夜给朋友送些年货,初一初二初三初四,每天安排满满的,明天阿敏的姐姐妹妹弟弟全家齐聚我家,应该有十六、七人吃晚。且一半以上人是上午九点到。玩麻将,还须备午攴。这就是过年,现在老了,感觉累了。

 

培中 10:35

阿敏是我太太,因为是二级厨师,又开过饭店,好多亲朋好友不愿去饭店,喜欢来我家“点菜"。可惜她也老了,明年60,二十人以上吃饭一个人忙不过来了。


 

WZ 10:37

培中夫人好厨艺!

阿福 10:42

培中好福气,二级厨师每天为你服务。我们可没有这么好的福气。

培中 10:48

谢谢大教授夸奖,想当年我父母在世,每年春节都躲到我金山家过年(这可避开多少送礼者),父亲要求中午晚上每顿四冷盆六热炒一汤一点心。大年夜到初七,不能有一菜一汤重复。我太太笑笑:没问题。轻松做到了。

阿福 10:50

真不容易。八天菜肴不重。真本事啊!

培中 10:52

她的爱好是厨艺,我喜欢吃菜换花样。各有所好。

阿福 10:54

什么各有所好,是她的本领满足了你的囗欲。得了便宜还买乖!哈哈!

WZ 10:55

夫人一展身手,培中坐享其成当然不忘点赞,都是投其所好,两全其美!

培中 10:58

她说我进厨房是帮倒忙。我无可奈何,只能不进厨房罗,哈!

徐志宏 11:00

培中太有口福了,你怎么娶到的,爱好厨艺。醒群的太太也爱好厨艺,我与夫人已享受过多次,醒群也有口福。

培中 11:02

她还有个观念:男做家务,越做越穷!男主外,女主内!三个弟弟都说我福气,我只能说:习惯了。

徐志宏 11:05

培中做老爷了!

培中 11:10

在外忙也辛苦!男人注定是劳碌的!这怎么做老爷?徐志宏这观点不对!

培中 11:12

你说,她连跑银行都不会,钱也从来不管。我辛苦不?

谢柱忠 11:12

培中真有福气,这是人天生具有的,不是人人可得的。

魏仪方 11:14

柱忠,你说得太对了!培中有福没气的[呲牙][呲牙][呲牙]

培中 11:14

但我会表扬她呀,多说好话,太太会很开心!

胡雨苍 11:17

培中不仅有福气,而且有本事!

阿福 11:19

表扬几句就有口福,太合算了。我们就没有这等口福。

培中 11:19

沒气是不可能的,要学会“忍"!比我小十岁,小事多让让。妇女节,她生日,我从不忘送花送小礼品,女儿,儿子从不忘母亲节。她开心了,多干些没事,你也舒服了。

培中 11:22

阿福,你也可以多拍拍太太马屁,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阿福 11:25

马屁人人会拍,这不难。但再拍马屁也到不了厨师水平。当然妻子的厨艺有所提高,但级别连助理也未达到。

培中 11:25

家和万事兴,“和"就是让女人开心!……你也开心舒服了。

阿福 11:25

真理啊!向你学习。

徐志宏 11:26

我群里就培中儿女双全,太太又贤惠,关键是厨艺又了得。奇怪,计划生育当年没找他?

培中 11:29

引导!引导她学习和爱好厨艺,家务。我可是计生委批准生二胎的。在深圳特区持暂住证工作滿四年,享特区计生政策。

培中 13:29

志宏选的微场景真太美了,而且说的有理。家庭就是一半包容一半责任。

培中 13:33

哦,忘了回复阿福:你是有福之人。生活在空气如此洁净的蓝天白云之处。会有飞机给你送你要的,包括健康和精神粮食。

朱培军 13:55

培中好福气,令人羡慕。你是优秀的一家之主,对夫人的相敬与相容,对儿女的尽心教育,从你的发帖中看到哲理,所以你的福到是必然的,向你学习。

培中 14:18

培军客气了!我俩都是6432群里"培"字輩,互相彼此彼此。夫妻么,相敬才相爱,相谦才相让。相忍才相和。妻子的相夫才能教子。都有因果的。是吗?

培中 17:34

谢谢月娥的称赞,其实口福乃小福!长輩长寿幸福才是大福!家有老是个宝!


————— 2015-02-25 —————

培中 22:04

回复小璋:肯定有同种食材有完全不同的做法和吃法。单猪肉,可有五十多种做法。任何一种菜肴,都有多种做法和吃法。我现在年纪老了,不怎么讲究了。只要求每攴四菜一汤,一周内不要重复即可。尽量多吃素,尤其少吃肉。

潘小璋 22:08

哇!你要求好高啊!毎歺四菜一汤,一周内不重复。我们家经常重复,冬天经常炒青菜,看耒,赤脚也不行了。[调皮]

培中 22:12

小璋,这要求真不算高,同一种素菜也可多种烧法。我女儿女婿是素食者,每次来可有十道菜,几星期都不同的。

培中 22:16

我自己,惭愧!连炒青菜都不会。不让进厨房“帮倒忙",沒办法。

培中 22:19

家里离铜川路海鲜市场近,各种食材容易买,再说我也喜欢海鲜。

潘小璋 22:26

培中夫人真贤惠,培中真是好福气。四菜一汤几个人吃?

培中 22:28

中午二人,晚上儿子回来就三人。菜的量可以少些,饭可少吃。

潘小璋 22:30

二人也要四菜一汤?

培中 22:34

习惯了,从小就菜的品种多,量少。我祖母是广东人,父亲讲究。我在深圳待了五年,父亲说我嘴比他还刁。传统加环境,补尝文革十年的苦。


————— 2015-02-26 —————

朱培军 09:13

培中,如果可能,请报一周菜谱,让我们学习,我每天为儿子媳烧莱要变化样很煩,排列组合没学好。

培中 12:17

早上,给大家打个招呼,就按预约时间去医院做B超。前几年开刀将胆切除后,前年又胆中管结石再手术取石。以后每年一次磁共振一次B超检查。回来得知我老阿姨弥留之问想吃我太太烧的西洋菜鱼头汤。她已备好午攴,让我吃了,她可去医院送汤。简单四菜:清炒翁菜(当然要放少量的幼滑虾酱一起炒)荷兰豆炒酱肉(自己酱的肉)炒素(香菇,鸡腿菇,马桥香干,几片胡罗卜调色彩)茄汁鱼片。我阿姨吃不了多少,大部份汤就留下自吃了。

潘小璋 12:30

@培中,我昨晚把培写成倍,对不起啊!原来你是广东人,广东人对吃比较讲究。菜系中我喜欢粤菜,现在上海比较好的饭店,茶楼多以粤菜为主。广东人煲汤是一大绝招,以后有机会传授传授。今天去做B超了,一切均好,祝福你了,胆切除了没有关系,少吃油腻即可。但是结石虽然拿掉了,还要注意,平时多喝水,少吃胆固醇高的食品。谢谢你的菜单。[微笑]

培中 12:44

对培军:迟复为歉!刚才如实汇报今日午攴。想怎么给你说呢?说些我常吃的吧,比如鸡,有白斩鸡,葱油鸡,盐局鸡,水口鸡,咸草鸡。这些是冷盆。可:生炒籽鸡,栗子烧鸡,清蒸荷叶鸡,香菇木耳燉鸡,洋葱咖喱鸡,三杯鸡,百宝鸡,山药或土豆炖鸡,新疆大盆鸡(番茄,芹菜,土豆等加孜然做调料)肉类:外婆红烧肉,荷叶粉蒸肉,乳腐肉,东坡肉,金山扎肉,梅菜烧肉,鳝筒烧肉,糟香白切肉,茄汁古老肉,目鱼;冬笋;鱼干等等很多种烤肉。我最喜欢的清蒸豆豉排骨。至于家常的鸡蛋烧肉,百叶节烧肉,禽类烧肉…则更多了。

培中 12:58

谢谢小璋关心,我的确无汤不进饭。既然你也爱喝汤,那我就推荐几道汤吧。香茜皮蛋鱼片汤,相当清口(香茜即香菜)我太太说这个汤最简单,我喜欢的芥菜筒骨汤,也简单但清香。大年夜我家的传统老汤:藕,花生,八爪鱼,猪骨汤。一定要放少量西洋参片和枸杞,最后放一把香菜!西洋菜也可煲排骨汤。那老汤煲的时间要稍长些,适合人稍多些喝。你可一试。

培中 13:07

烧菜讲究的是色,香,味。色很重要,你看老汤,上面绿色香菜飘着点点红色枸杞。还要讲营养,所谓食补,食疗。可辅以黃芪,当归,桑叶,太子参,杜仲等中药,以枸杞和西洋参为最常用。我太太不在家,这里由我瞎吹,一只菜也不会烧的我,但口味较讲究些。大家愿谅!

————— 2015-02-26 —————

谢柱忠 13:31

看了培中提供的菜单,我好像在看一本菜谱。家里有一个专业大厨到底不一样,同一食材经过巧手就能翻出不同花样。以上菜中有些仅靠一般家庭的用具很难达到该有的效果。不是专业就不知用何变通方法处理。培中真有口福。

培中 13:39

当然,偶然吃一下西支里的罗松汤,乡下浓汤也可以。但浓汤不适合老人,这是用面粉加油炒了再做汤的。至于蔬菜,不必都用油炒绿叶菜,可用白灼,水里烫一下用橄榄油少量拌,加花生酱,酱油,醋,胡椒粉冷拌热拌均可。还有宁波人喜欢的烤素菜,也不错。素食绝不限于绿叶菜,豆制品花头很多。功德林素菜馆里以魔芋以主做的糖醋排骨,烤鸭,狮子头……都是如此,玉佛寺,龙华庙的菜也一样。只要我女儿女婿来了,就一桌素食了。鱼类海鲜类,无非是清蒸,水煮生炒,关键是配料,调料和掌握火候。最近再介绍一道:蟹粉蛋。实际上是不用蟹粉炒的家常炒蛋:鸡蛋,野鸭蛋,生姜未和米醋,可以让所有人都以为是真的蟹粉,蟹膏炒的。都想再吃,想学的只能等我太太回来再将方法透露了,哈!罗罗嗉嗉让一个不烧菜的在此乱吹!不要见怪哦!

培中 13:45

培军:我这样介绍你认为可以吗?互相学习探讨,太太来电话,我告诉她我在吹,她说:千万加一句“抛砖引玉"!比我烧菜好的人多的是!

周月娥 14:32

能干加谦虚!讚一个!

培中 14:34

谢谢!

培中 14:35

我会转告她,对她鼓厉,让她高兴下。

周月娥 14:36

马屁精!真乖巧!哈哈

培中 14:38

对太太,要每天赞,每天拍,让她每天乐!再辛苦也高兴啊!

培中 14:41

象我这样不会做家务,又实际完全不做的男人,绝对要拍好太太马屁!

潘小璋 14:46

太太天天烧饭也蛮辛苦的,尤其广东人嘴特刁,培中太太??????一个,我出门去了,回来再聊。另谢谢培中说了那么多汤,是我们家里人喜欢喝汤,尤其广东人煲约汤。

朱培军 15:13

培中,回家一看你介绍的莱,馋煞了。中午朋友邀请在静安寺吃饭还没这感觉。我会按你的介绍试试。我好学烧菜,一是为儿媳服务,二是防老痴,据说一个厨师不亚于一个系统工程师。我记得雨苍提议过,搞一次聚歺,每人带一个菜。这个建议不错,有机会举行一次,我们老了返朴归真,衣食住行乃人生必须,提髙生活质量是共同愿望。

培中 15:22

培军:雨苍的建议我肯定拥护!带菜固然不错,但带来都冷了,味道就品不出了。如果我们去农家乐三日或二日游,其中选一攴自己动手(当然每人都须带自己先生和夫人)。选几位烧菜,各显神通。应该会大家快乐的。

朱培军 16:09

@培中?对,到农家乐自己动手很好,哈!你不帯太太就没戏了。

培中 16:13

对!本人笨,沒办法。习惯了,外出衣物等我也不会理,依赖成自然。

胡雨苍 16:55

培中,你一个无胆英雄还敢大快朵颐,钦佩加羡慕。不过还是要注意不要太油腻。

培中 17:05

谢谢关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