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医生谈幸福与成长

 大杨家庄子医院 2015-02-27


关注健康报·医生频道,来到医生之家



(本文为健康报·医生频道原创作品,转载请标明来源)


导语:


近日27岁女生陆盈盈成浙大教授、博导一事备受媒体关注。一个人如果有担任教授的能力,应该不问年龄。换做医学领域,谁说小大夫不能有大作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 琤


这一年,每每打开微信朋友圈,总有些不愿看到的消息闯入我们的视野:“急诊医生被打成急诊患者”、“半个月内3名骨干医生倒下”……转发者多是些“医院人”。负面消息看多了,难免悲从心生。特别是那些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医生,他们远不像电视剧中那般潇洒、自信。职业前途、风险几何,成为他们内心隐隐的困扰。然而,哪怕只是临床中一项操作、一次问诊、一场沟通,只要帮患者解决了问题,他们感受到的就是满满的“幸福”。


  在不久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办的“第六届青年医师沙龙”上,“幸福感”成为青年医生畅谈的主题。那么,对于这些入院时间最长不过3年的年轻人来说,成长与幸福究竟有着怎样的意味呢?

  谁说小大夫就不能有大作为

  在医院“等级森严”的生态环境中,小大夫就只能是被人呼来唤去的小当差?其实不尽然。

  腹部外科医生王征的一位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吸氧后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上级医生担心发生了凶险的肺栓塞,准备行气管插管。这时,王征突然发现患者的吸氧面罩拿下来时竟然没有通气。他仔细一检查,原来是导管中间折了一下。把导管处理好之后,病人的呼吸马上就顺畅了。谁说小大夫就不能有大作为!

  由于年资低,小大夫常常遇到自己难以处理的问题。泌尿外科李亚健进科第一天就被安排给病人拔肾脏引流管。如果是常规引流管,把固定线剪开一拉就出来了。可那天他试了一下,居然不行。患者是个东北大汉,很能忍痛,让他用力再试试,但李亚健还是选择找高年资大夫来看一下。上级医生看完后脸色都变了,原来这是个里面带水囊的特殊引流管,如果用力拔了,患者的肾就保不住了。所以说年资低也有好处——解释不了的问题、没有把握的事情,可以请教上级医生,不但能得到保护,还能学到本领,这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有梦想的支撑就能走得更远

  麻醉科的张明珠在一次乘飞机时,遇到了广播求助。刚开始,她担心自己经验不多,怕处理不好问题,便没有起身。但当呼叫声第二遍响起时,张明珠感觉自己的良心不能再受煎熬了。她立即站起来走到患者身边,给予对症处理,直至对方转危为安。这件事情让她由衷地感受到了医生这个职业的魅力:在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医生即使赤手空拳也比钱袋子更有力量。

  刚从事医学影像工作的方艳常常遇到熟人带着片子让她帮忙看看的情况。一开始她不好意思自己看,只能找上级医生拿主意。随着工作经验与日俱增,亲朋好友发现她给出的诊断结果和后来高年资医生说得差不多,还能耐心回答相关问题。这些三言两语的认可让方艳感觉特别幸福。她说:“无论是在临床工作中,还是在科研项目里,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人总能发现快乐。”她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带着目标去工作就不会感觉累,每一点收获都是给予自己的肯定,有梦想的支撑就能走得更远。

  给出善意便能得到善意的回馈

  张仁知有一次给一位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B超检查,他边做边问了句:“你的胆囊做过手术是吧?”没想到病人马上回应道:“大夫你真好!上次做超声的时候,我的报告上还写着肝胆胰脾未见异常。实际上,我10年前就做过手术切掉了胆囊。”事后张仁知总结说:“一般医生都会觉得这么一个分期早又做过CT的乳腺癌患者其他脏器不会有事,但我的认真细致立刻就赢得了她的信任!”

  头颈外科的黄辉开始单独和病人进行术前谈话时,只会照本宣科。一次遇到一位棘手的病人,因为手术可能造成毁容,术后生存情况也不乐观,病人和家属当场失声痛哭,谈话也就无法继续了。同情之余,黄辉不禁说起自己早年失去父亲的经历,没想到对方听完竟然停止了哭泣,后面不但沟通顺利,病人还表示感谢。看来适时地采取“共情”方式,也能获得病人的认可。

  李亚健说:“我相信只要对每位患者给出善意,大部分人都会以善意回馈。”他在跟病人沟通时经常鼓励却不盲目乐观,诚实地告知对方病情以及对策,让患者感到任何时候希望都是存在的。凭着这些沟通技巧,一位号称“住哪科告哪科”的病人都跟他成了朋友。

  幸福不幸福,关键还是看心态

  病理科李琳引用裘法祖院士“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的名言,表明幸福感就来自于个人的知足与不知足。他说:“毕业后能来到自己向往的医院工作,已经很幸福了,更何况医院还为青年医生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良好空间。尽管母亲说我这个博士若是从事别的工作,不知道会有多么舒适、多金,但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心甘情愿为之付出。”

  胸外科张帆也认为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总能体会到成就感与幸福感,而这种感觉是其他工作给予不了的。“美国一家报社曾办过‘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的有奖征文,最佳答案有四个,居首位的是历尽风险开刀以后,终于挽救了生命危急患者的医生。幸福和不幸福都是相对的概念,其实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自己在职业生涯中获得了什么,而不要太过在意缺了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