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文 | 百年越剧,曾这样走来(六)

 老貓不吃肉 2015-02-28

《祥林嫂》,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起点。对越剧来说,它连接着一些人物,一个时代,一种精神。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女子越剧在上海生根开花以后,表面上十分繁荣,剧团数量众多,观众评价热烈,但不少有头脑有思想的艺人已经看到了其中潜伏的危机:一是剧目内容陈旧,不适合时代要求;二是艺术性不够强,尤其是演出没有准词准本,没有规范。因此,对越剧进行改革的思想开始在一些演员心中萌芽。


这一时期,被称为“越剧皇后”的姚水娟率先迈出了越剧改革的可贵一步。1938年,姚水娟在上海老闸大戏院演出,请樊迪民为她编戏。这是越剧实行编剧制的开始。后来,她又对布景、道具、灯光、服饰、曲调等进行了许多革新的尝试,还带头演了时装戏,为越剧添加了时代的气息。姚水娟在越剧表演上有很高的造诣,她在上海的演出,为女子越剧进一步扩大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1939年2月,一批剧评家为她编辑出版了《姚水娟专集》,这是越剧史上的第一部演员个人专集。

四十年代初,抗日烽火四处蔓延。在民族危亡的严峻年代,越剧所表现的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已经明显不合时代的节拍,不对观众的口味。此外,文明戏兴起以后,越剧采用的“幕表制”也明显落伍。上海是当时中国的文化中心,戏曲市场竞争激烈,如果越剧不进行及时的改革,完全有可能被淘汰出局。顺应这样的形势,1942年10月,袁雪芬开始倡导越剧改革。


袁雪芬是嵊县杜山人,1933年进“四季春科班”学戏,1936年在杭州演出初获名声,之后常在浙东绍兴一带演出。1938年到上海演出时,已经成为越剧界的后起之秀。1942年,因与她合作的名小生马樟花被社会恶势力迫害致死受到刺激,一度退出舞台。当时,中国人民正遭受着战争的苦难,残酷的事实使她想起了自己在上海看过的《正气歌》、《党人魂》等几部进步话剧,心中受到触动。当年10月,她再度到上海,在大来剧场演出,并明确提出愿意拿出包银的十分之九请编剧、导演和舞美设计,进行越剧改革。就这样,以袁雪芬为主要代表的一场“新越剧”的改革拉开了帷幕。

改革的第一件事是筹组剧务部,建立正规的排演制度。以前演戏,演员最多事先对一对,有的甚至根本不对就在台上随意发挥,致使越剧剧目无法定型。现在,要求按照剧本排戏,一字一句严格规范。化妆方面,废除了沿用多年的水粉化妆,改用油彩。表演上,从话剧中学习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又从昆曲中吸收了优美的舞蹈身段。


改革之初上演的第一出戏是《古庙冤魂》,戏里用了新设计的服装和立体布景,使人耳目一新。之后,他们又在其他的戏中进行了多项内容的改革。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越剧”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


为越剧改革奠定基础的,是1943年11月演出的《香妃》,因为在这出戏的演出过程中,袁雪芬和琴师周宝才共同创出了“尺调”,把越剧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尺调”的出现,是越剧音乐的一大革命,这种曲调深沉柔美,抒情性和可塑性强,演唱上也加强了润腔和韵味,适宜于表现悲愤、沉郁的情绪,因而很快流行起来,进一步丰富后,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


之后,袁雪芬等又相继演了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剧目,扩大了越剧的表现范围。1944年9月成立的以袁雪芬和范瑞娟为首的“雪声剧团”,成为当时越剧改革的先锋。接着,范瑞娟又于1945年1月创出了“弦下调”,进一步丰富了越剧的表现能力。


就在袁雪芬积极倡导越剧改革的同时,著名小生尹桂芳也在龙门大戏院扬起了“新越剧”的旗帜。她不顾老板的反对和阻挠,坚持搞新剧目,进行革新试验。1946年,她邀请竺水招、吴小楼、戚雅仙等一起成立了“芳华剧团”,为越剧改革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