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的歇后语、谚语、俚语(二)

 高山仙人掌 2015-02-28
《金瓶梅》的歇后语、谚语、俚语(二)

 

57老和尚不撞钟──得不的一声。25回)潘金莲和李瓶儿一起打秋千,正逢陈敬济进来,月娘叫他推这两个女人,陈敬济求之不得。估计这是经过作者改造的歇后语。原歇后语是“老和尚撞钟——过一天算一天。”

58东净里砖儿──又臭又硬。25回)在来旺面前,宋慧莲对偷情一事死不认账,作者这样评价宋慧莲。古时候的家宅通常将厕所建在房屋东侧,故名东厕,又叫东净。这是歇后语。

59穿青衣抱黑柱。25回)来旺醉骂西门庆并扬言要杀他。来兴把这事告诉潘金莲,乘机标榜自己对主人绝无二心。据说此句来自佛家语录,原是告诫信众不要做分外之事,但书中则作俚语用。

60左右的皮靴儿没番正。25回)指皮靴的左右脚不分。潘金莲在孟玉楼面前把西门庆与宋慧莲、来旺与孙雪娥偷情的事全部披露,并说西门庆“左右的皮靴儿没番正,你要奴才老婆,奴才暗地里偷你的小娘子,彼此换着做!”其中“番”就是“翻”,这是俚语。

61又吃纣王水土,又说纣王无道!25回)西门庆向宋慧莲核实来旺说过什么话,宋慧莲用这句话辩解来旺不会这样说的。这是俚语。

62剪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剪草若除根,萌芽再不生。25回)西门庆原来只是想把来旺赶出去即可,被潘金莲如此一番话说得如梦方醒。这是谚语。

63咬人的狗儿不露齿。是言不是语。墙有缝、壁有耳。26回)西门庆变卦了,来旺喝醉后又想杀西门庆,宋慧莲一连用了三个谚语骂他,一气呵成。意思是:真正凶恶的人是不会显露出来的,你这样的醉话有个屁用,只有给别人听了去的份。

64你干净是个毬子心肠──滚上滚下,灯草拐棒儿──原拄不定把。你到明日盖个庙儿,立起个旗杆来,就是个谎神爷!26回)宋慧莲接着找到西门庆,埋怨他说话不算数,又一连用了三个歇后语,一气呵成。意思是:你的心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你的性不定,就像灯草做的拐(舵把手),注定不得着力。你可以盖个庙、竖个旗杆,做一个说谎的神爷了!其中“干净”是完全的意思;“毬子”即蹴鞠用的球,“毬子心肠”语出元杂剧《青衫泪》的唱词;“原”是注定、必然的意思,“拄不定把”意为掌不了舵,因为灯草做的把儿肯定无法掌舵。

65老婆当军──充数儿罢了。26回)月娘一边劝宋慧莲、一边这样说自己,月娘知道自己说的话西门庆听不进去。这是歇后语。

66老妈妈睡着吃干腊肉──是恁一丝儿一丝儿的。27回)潘金莲获悉李瓶儿怀孕,心存妒意,冷嘲热讽,西门庆谓她胡说,潘金莲回答:“哥,你多说了话”,并接着说了这句谐音歇后语,“恁”是“这么”的意思,“丝”谐音“事”。

67带个三日不吃饭──眼前花。27回)一场雨后,众人看荷赏花、弹琴唱曲,潘金莲折了一朵石榴花插在鬓上,一边对西门庆说:“我老娘带个三日不吃饭──眼前花。”此系潘金莲不耐寂寞,用双关语挑逗西门庆。接着是“醉闹葡萄架”的淫事,潘金莲真的“花”了,丢了一只绣花鞋。这是貌似歇后语的俚语。

68你媒人婆迷了路儿──没的说了,王妈妈卖了磨──推不的了。28回)潘金莲自己丢了鞋却责怪秋菊,叫春梅逼着秋菊去花园寻找,不见,春梅这样对秋菊说。这是两个歇后语连用,表示春梅也认定秋菊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9还打张鸡儿哩!黄猫黑尾,你干的好茧儿!28回)秋菊在花园里翻出了一只宋慧莲的鞋,潘金莲责问西门庆,这样奚落他。这是俚语与歇后语连用:“打张鸡儿”是说他装傻,这是俚语。后句“黄猫黑尾”是说他表里不一,“猫”谐音“貌”,“尾”谐音“里”;“好茧儿”是指见不得人的事。这句是歇后语。

70踩小板凳儿糊险神道──还差着一帽头子哩!失迷了家乡,那里寻犊儿去?30回)李瓶儿生了子,潘金莲对孟玉楼这样说。“险神道”应为险道神(又名显道神),是最早的门神,原身是《封神演义》中的方弼、方相兄弟。前句说因为人矮,踩了小板凳也无法将门神画贴准,明指李瓶儿怀孕的日期不对——“还差着一帽头子哩”!后句进一步明确:不知道李瓶儿生的是谁的孩子——“失迷了家乡”。虽然言辞刻薄,但说的还是有些道理。这是两个歇后语连用。

71仰着合着,没的狗咬尿胞虚欢喜?30回)蔡老娘为李瓶儿接生,听说用的草纸是月娘预备着自己用的,更激起了潘金莲的妒意,就用这个歇后语诅咒李瓶儿与月娘两人,并说:一个是大老婆,一个是小老婆,明日两个对养,十分养不出来,零碎出来也罢”。没的”即“只怕是”。这是俚语。

72借米下得锅,讨米下不得锅。哄了一日是两晌。31回)应伯爵替吴典恩出主意,干脆向西门庆借银一百两,借债容易讨债难,混一天是一天。果然,后来吴典恩再也没有归还这一百两银子。这是谚语与俚语连用。

73你夹道卖门神──看出来的好画儿。31回)玉箫与书童调情时说的话。其中“夹道”估计应为“央道”,指“恳求着说”;“画”谐音“话”。这是歇后语,意思是你看上了这幅门神图,才说出这些“好话”来。

74屁股大──吊了心。31回)琴童藏壶,玉箫赖小玉,被小玉这样骂。这是俚语。山东方言“吊”与“掉”同音,而且山东一带原本就有“腚眼儿大——漏心”的俚语,应该是同一意思。

75走杀金刚坐杀佛。31回)指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琴童藏壶,忙坏了众人,最后却是虚惊一场。潘金莲指此事与李瓶儿有关,认为李瓶儿不该这样稳坐钓鱼台。“杀”在南方方言中与“死”同义,所以估计这是来自南方的俚语。

76告水灾。丁八。硝子石望着南儿──丁口心。32回)这是李桂姐等妓女的行话,很难理解,书中月娘也说“我不懂,不知说的是那家话”。有些学者说“告水灾”就是“大哭”;大部分学者认为不是大哭,“告水灾”应该是求情,与“求晴”谐音。“丁八”肯定是分手的意思,但怎样理解有分歧,有人说是拆字法,但拆得牵强;本人估计“丁”谐音“定”,而“八”的两笔是分开的,所以意思确实是分手,而且是“铁定分手”。第三句更费解,争论也更大。据金学家黄霖分析,“丁口”是个“可”字;“硝子石”是水晶,水晶“望着南儿”是对着太阳,会生火;“可”与“火”合音“恶”;所以第三句的意思是“恶心”。这样三句连起来就是“求情(没有用),(依旧)分手——恶心”。也有学者认为“丁口”是个“可”字没有问题,但说与“火”合音“恶”太牵强,“丁口心”应理解为“可心”比较合理;而硝子石一句的解释更与黄霖不同,应该是“石”谐音“实”,望着南儿的“南”谐音“难”;所以第三句是“实难可心”。这样三句连起来就是“求情(没有用),(依旧)分手——实难可心”。我认为两者虽然结论相似,但后者的解释角度比较靠谱。这三句话都是俚语。

77门背后放花儿──等不到晚了。32回)“花儿”是指烟花。这是郑爱香嘲笑应伯爵的话,指他心急。这是歇后语。

78寒鸦儿过了,就是青刀马。32回)这是应伯爵针对郑爱香的嘲笑而说的,按应伯爵之前所说“时光有限了,不久青刀马过,递了酒罢,我等不的了”看来,是急着要行事的意思。学者们多认为这是一种谐音黄色切口,用的是浙江黄岩方言,但各种解释都显的比较牵强,故存疑。但这属于俚语是无疑的。

79望江南、巴山虎儿、汗东山、斜纹布。32回)郑爱香回骂应伯爵的话,张竹坡的眉批已作出完整解释:“望作王,巴作八,汗同汗,斜作邪,合成‘王八汗邪’四字,盖婊子行市语也。”这都是俚语。

80今日鬼酉上车儿──推丑,东瓜花儿──丑的没时了。他原来是个王姑来子。32回)又是郑爱香骂应伯爵的话,两个歇后语连用表达了一个意思:“鬼酉”合成“醜”(丑的繁体);“推”谐音“忒”,意同“太”,山东有些地方至今推、忒两字同音,这是说应伯爵丑、太丑,丑的没法说了。最后一句是俚语,据说是用“姑来”两字合音“怪”,说应伯爵原来还是个怪物。

81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树弯──人的名儿,树的影儿。33回)陈敬济掉了钥匙,潘金莲扣着不给,要他喝酒、唱曲,并用这个比喻表示:人人知道你陈敬济会唱,就不要做作了。这是貌似歇后语的俚语。还要说明的是:沈万三是明朝初期的富豪,枯树弯也是传说在明朝初期挖出了大量银两,而《金瓶梅》描写的是宋朝的事,不知作者是自己忘了还是有意提醒读者?

82噙着骨秃露着肉。34回)同“含着骨头露着肉”,可能是方言关系字稍有差别,指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韩道国见妻子王六儿与小叔通奸被捉,央着应伯爵来向西门庆通人情,却又不敢直说。这是俚语。

83虼蚤脸儿——好大面皮!34回)因捉奸王六儿,四个光棍吃了亏,也来央求应伯爵,应伯爵无法在西门庆面前替双方求情,便去找书童,设法通过李瓶儿这条路解决,这是书童回答应伯爵的话。“虼蚤”就是跳蚤,书童说自己人微言轻,恐怕没有这么大面子,实际上是要银子。这是歇后语。

84什么三只腿的金刚、两个觭角的象,怕人瞧见?35回)潘金莲得知西门庆与书童的丑事,说西门庆怪不得“巴巴地关着门儿,什么三只腿的金刚、两个觭角的象,怕人瞧见?”其中“觭”本身是单数,不可能有两个,象也不可能长角;这样的大象与三只腿的金刚一样确实是不存在的。这是俚语。

85只怕睁着眼儿的金刚,不怕闭着眼儿的佛!王兵马的皂隶──还把你不当肏的。35回)这是潘金莲对孟玉楼说的话,显示她对李瓶儿的醋意日益加深。前一句是谚语,颇有哲理。后一句是俚语,十分粗俗且难以理解,后句全文是“老婆汉子,你若放些松儿与他,王兵马的皂隶──还把你不当肏的。”

86冷手挝不着热馒头。35回)西门庆、应伯爵、賁四在谈生意时的话。“挝”在古时同“抓”,言即使手是冷的也抓不到热馒头,不能心急。这是谚语。

87什么话?檀木靶,没了刀儿,只有刀鞘儿了。35回)酒席上賁四说了一个不恰当的笑话,被应伯爵抓住把柄,指賁四的笑话伤了西门庆,就这样说他。对此原来我和大多数人一样,认为后三句是个歇后语,第一句“什么话”三个字与这歇后语无关,歇后语的形式是“檀木靶——没了刀儿,只有刀鞘儿了。”而歇后语的意思是说賁四太狠了,就如拿一把檀木靶(把)的刀刺人,刺的极深,连刀都看不见、只剩下一个刀鞘了。但我当时也有疑问——刀刺的深,怎么会剩下一个刀鞘而不是刀把呢?后来见到一位学者撰文分析了这个歇后语才恍然大悟,他讲的颇有道理,但还不够精确,现将他与我的意见结合起来分析:首先,这歇后语包括“什么话”三字,而且这三个字才是歇后语的引子。其次,这四句全部是谐音,其中“什么话”三个字谐音双关“石磨滑”,这接近河北方言;“檀木靶”是石磨的把手,因为檀木是硬木,很光滑,这三个字又谐音双关“就这话(滑)”;“没了刀儿”谐音“没料到”;“刀鞘儿了”又谐音“道巧了”。这样四句连起来的意思是“什么话——就这话!没料到,只有道巧了”。

88雀儿只拣旺处飞。冷灶上着一把儿、热灶上着一把儿。35回)因为玳安替李瓶儿多拿了一个灯笼,潘金莲就这样责怪他:“哥哥,你的雀儿只拣旺处飞,休要认差了,冷灶上着一把儿、热灶上着一把儿才好。俺们天生就是没时运的来?”这是两个谚语连用,后一句是说做事要公平。

89老儿不发狠,婆儿没布裙。35回)应伯爵关于“檀木靶”的话,让賁四十分害怕,主动送来了三两银子,事后应伯爵得意地如此说。这里的“老儿”、“婆儿”是指夫妻。这是俚语。

90远不一千,近只在一砖。37回)西门庆叫冯妈妈替翟管家找女子,结果找的是韩道国的女儿,韩道国经管着西门庆的绒线铺,可谓一墙之隔。这是俚语,根据“一砖”表示近处,应属于山东。

91坐家的女儿偷皮匠──逢着的就上。37回)西门庆看上了王六儿,要冯妈妈拉皮条,冯妈妈用这句已改造的歇后语嘲笑他。原来的歇后语是“属皮匠的──逢着的就上”,经作者一改更显生动。“坐家的女儿”是指尚未出嫁的女儿,她也偷人了,何况是西门庆。

92弄的我鼻儿乌,嘴儿黑,象个人模样?37回)冯妈妈去找王六儿,王六儿对冯妈妈假意抱怨,说女儿嫁去东京后她思念的很苦,显然她在“卖萌”。绣像眉批:“似坐,似想,似托怨,口角宛然。”这是俚语。

93自古养儿人家热腾腾,养女人家冷清清。37回)冯妈妈回答王六儿的话,说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以示安慰。这是俚语。

94大人家的营生,三层大,两层小,知道怎样的?37回)王六儿回答冯妈妈的话,说不知道女儿过得怎样。绣像眉批:“千古名言”。这是俚语。

95写字的拿逃兵,我如今一身故事儿哩!卖盐的做雕銮匠,我是那咸人儿?37回)冯妈妈原是李瓶儿的帮佣,可现在为王六儿忙的不可开交,难得到李瓶儿这里来了,李瓶儿问她为何好久不来,她这样回答。秀才去捉逃兵,没抓到逃兵,却有很多故事;卖盐的改行做雕銮匠了,没得闲(咸)了。意思是现在她有许多不能说的事情,忙不过来了。其中“雕銮匠”是指从事雕塑的匠人,又称“装銮”、“塑作”。这是两个变化的歇后语连用。

96大风刮了颊耳去──嘴也赶不上。37回)李瓶儿怀疑冯妈妈在别处赚钱,冯妈妈急忙辩解说真是有嘴说不清啊!这是歇后语。

97六月里蚊子──也钉死了。37回)冯妈妈向李瓶儿告辞,李瓶儿说了这句,还说:“不亏你这片嘴头子”。这是歇后语。

98八十岁妈妈没牙──有那些唇说的?38回)潘金莲对李瓶儿醋心大发,雪夜弄琵琶发泄,西门庆与李瓶儿一起邀她过去,她发话说你们不要管,西门庆便这样说,怪她有那么多废话。这是歇后语。

99男僧寺对着女僧寺,没事也有事。39回)潘金莲调侃王姑子的话,以“寺”谐音“事”。这是歇后语。

100贾瞎子传操──干起了个五更!隔墙掠肝肠──死心塌地,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了!39回)官哥寄名这天正值潘金莲生日,潘金莲等到天晚也没见西门庆回来,不由得怒火中烧,便这样恶毒诅咒官哥并嘲笑西门庆和李瓶儿。这是三个歇后语连用,而且层层叠进。第一个是说起个绝早、瞎忙乎了,“干”是“白白的”意思。第二个用“隔墙掠肝肠”比喻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死了心了。第三个“没得绊了”是用“绊”谐音“盼”,说断了念想、没得盼头了。

101乡里姐姐嫁郑恩──睁着个眼儿、闭着个眼儿罢了。39回)陈敬济脱口而出一声花大舅,恼了潘金莲,质问他“是哪门子亲戚?”陈敬济慌了,这样回答,用《打瓜招亲》的典故哀求放他一马:郑恩是赵匡胤义弟,伤一眼;陶三春是种瓜女,故称“乡里姐姐”。这是歇后语。

102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长,我也休嫌你短。41回)月娘擅自替官哥与乔大户家攀亲,西门庆不满意,认为这门亲事不般配,潘金莲如此嘲笑他,险道神身长、寿星身矮,这是没办法的事实。这是歇后语。

103争破卧单──没的盖,狗咬尿胞──空欢喜!吹杀灯挤眼儿──后来的事看不见。41回)潘金莲被西门庆骂哭了,孟玉楼来安慰她,潘金莲恨声说:“一个怀抱的尿泡种子,平白扳亲家。”转而将怒火对准李瓶儿:“你家失迷家乡,还不知是谁家的种儿哩!”便一连用了这三个意思相仿的歇后语,前两个容易理解,最后一个的“杀”原意是“死”,这里作“灭”解,灯吹灭了再挤眼,自然看不见了。

104党太尉吃匾食。41回)潘金莲回房,把气出在秋菊身上,打了她两个耳光后还说:“党太尉吃匾食,她也学人照样儿欺负我。”“党太尉”是宋朝武将,骁勇而不识字,做任何事都看人学样;“匾食”是饺子的别称,“饺”谐音“搅”,所以这歇后语的后半部分是“跟着搅”。这是只有引子没有后衬的歇后语,却是歇后语的本相。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