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瑞谷宣德世家】宣德炉——铜器文化的文艺复兴(上)

 RK588 2015-02-28

中国铜文化有两个高潮。一是商周至汉末之青铜文化;二是明代之黄铜文化。西方称之为“文艺复兴”。青铜文化,作为中国早期文化之巅峰,当之无愧。随着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青铜文化逐渐为铁器、陶器、木器、竹器……所取代。中国人站在“四大发明”之巅时,却依然留恋青铜文化之恢宏,以致唐宋元明清以来,瓷器、景泰蓝、竹、木、牙雕器等得以发达,而依然仿青铜文化之型制、纹饰。


在明、清制造之大量黄铜器中,能以皇帝年号命名且成器者,非宣德炉莫属。明代郑和下西洋,远播中华文明同时,使诸夷朝贡。当暹罗国将灿若黄金之黄铜进贡给宣德皇帝时,续燃了宣德帝青铜文化之情节,宣德帝便将所贡三万斤黄铜精炼,统统仿古,制成礼器,以取代原青铜等礼器。为各厅、堂、斋、室铸造香炉等实用佳器——宣德炉因此得名,亦盛传于世,经久不衰。


据相关记载,宣德三年首批成炉18000件许,其后加铸补鋳若干。后经“十厄”(十次熔炉铸钱,中国古代黄铜为钱),至今所存无几,以至于真宣之辩,时无定论。宣炉之型制,传约百余,实则四十余种,常见者,十余种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