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节、少阳病本证 一、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

 学中医书馆 2015-03-01
第三节、少阳病本证
一、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证:
原文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语译:伤寒或中风经过五六天后,出现恶寒发热交替出现,伴胸胁满闷、默默少言、不欲饮食、心烦、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可出现胸中烦闷、不呕吐,或口渴,或腹痛,或胁下痞满、结硬疼痛,或心悸、小便不畅利,或口不渴,微有身热,或咳嗽等症。这些症状的出现,为病已出太阳,又未入阳明,而是邪入半表半里的少阳证,可和解少阳,用小柴胡汤治疗。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博,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解词:(1)往来寒热——即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
        (2)胸胁苦满——即病人苦于胸胁满闷。
        (3)默默——即表情沉默,不欲语言,心情不爽快的样子。
        (4)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肝胆相连皆属木,脾胃相连皆属土,木本克土,木为高,土为下,因此邪高的肝胆,必然影响到其下位的脾胃,仲景以此来解释少阳喜呕的机制。
提要: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的证治。
分析:
成因: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气虚弱,气血不足,邪气乘虚而入)。
病位:少阳胆、三焦。
症状: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往来寒热,时作时休)——邪侵少阳,病在半表半里,正邪分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正邪互为胜复,故见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胁下硬满、胸胁满不去、胁下满——胆经循两胁,邪侵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心中不爽快)——胆腑气郁,疏泄不利,精神抑郁所致。胆腑气郁,致脾胃纳化失常故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胆火上炎,扰及心神则心烦;干犯胃腑,胃气上逆则喜呕。
脉沉紧(脉弦的变脉)——少阳气郁,气血不能外达故脉沉;少阳木郁,血脉挛急故脉弦。
以上四证加提纲证,共为少阳七主证。
腹痛——肝胆相连,脾胃相关,肝木乘脾则腹痛,胆热犯胃故呕逆。邪气在胆其位高,腹痛在腹其位低,故曰:“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或然证:或胸中烦而不呕——邪郁胸胁,未犯胃腑。
或渴——正虚而邪热伤津较重。
或腹中痛——肝胆气郁,横逆犯脾,脉络不和。
或胁下痞硬——邪结少阳更甚,故由满→痞硬。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邪侵少阳,三焦枢机不利,水道不利,水液内停,进而水气凌心。饮凌于上则心悸;水蓄于下,影响膀胱气化,则小便不利。
或不渴、身有微热——表邪未解而里热不甚。
或咳——水饮犯肺,肺气上逆。
辩证要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注:关于太阳发热恶寒与少阳往来寒热的鉴别:
曹颖甫说:“少阳病之所以异于太阳者,以其有间也。若日再发或二三度发,则为无间矣。太阳所以异于阳明者,以其有寒也;若但热不寒,直谓之阳明可矣,恶得谓之太阳病乎?固知有寒有热,一日之中循环不已者为太阳病;寒热日发,有间隙如无病之人者为少阳病,此麻、桂二汤合用与柴胡汤独用之别也”。
余泽运认为:发热恶寒与往来寒热,单从字面很易理解,但临床上能将二者热型特点分清的的确很难。笔者根据临床观察体会如下:发热恶寒为恶寒与发热同时并见,恶寒如寒风冷雨浸淋肌肤,发热如羽毛覆盖周身,其热势多为中、低热,体温一般多在38-39度之间,伴身痛酸楚,鼻塞喷嚏等肺气不宣之症,多见于外感病初起或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往来寒热为先见寒战,后见发热,或发热寒战交替发作,且寒冷较甚,虽厚覆衣被而寒势不减,伴浑身战抖,蜷身咬牙攥拳,约十数分钟至半小时寒冷过后即开始发热,且热势较高,体温多在39-41度,伴见口苦咽干、眩晕呕吐等枢机不利之症,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的初期、疟疾发作期及感染性疾病的进展期。且少阳往来寒热易很快化热入里进入阳明经热亢盛期。
病机:邪犯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治法:和解少阳,调达枢机(和枢机,解郁结)。
方药: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切)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用法用量:柴胡42g,黄芩15g,人参15g,半夏20g,炙草15g,生姜15g,大枣4枚。
水煎取汁,去滓再煎,分温3服。
使用注意:本方煎法,为去滓后再煎,所以用去滓再煎之法,乃因方中药性有寒温之差,苦、甘、辛之异,功用又有祛邪与扶正之不同,煮后去滓再将药液加热浓缩,可使诸药气味醇和,寒热同行,攻补并施,作用于同一枢机,更好的起到和解作用。
《伤寒论》中煮后去滓再煎的除小柴胡汤外,还有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共7个方剂。但其中柴胡剂是和解半表半里之枢机的;泻心剂是和解半上半下之枢机的。
方解: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清泄邪热;
        半夏、生姜——调和胃气,降逆止呕;
        人参、草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
        诸药合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郝万山说:本方中柴胡散少阳经之邪,疏少阳气郁;黄芩清胆腑郁火。二药相合疏清并行,经邪外解,胆热内清,针对了少阳易经、腑同病,易气郁化火的两大特点。半夏配生姜,一助柴胡疏通气郁;二可和胃降逆止呕,针对了少阳胆热犯胃,胃气上逆的喜呕、多呕的特点;三可化痰、消饮、去水,针对了少阳病易生痰、生饮、生水的特点。参、草、大枣益气健脾养胃,配柴、芩、姜、夏,一可有扶正祛邪之作用;二可防止少阳之邪内传太阴,而达治未病之作用。七药相合,和枢机,解郁热,达三焦,畅气机,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效。
加减:(1)、若胸中烦而不呕者——热聚胸胁,未犯胃腑,去半夏(不呕不需降逆)、人参(有碍邪气),加瓜蒌实一枚(除热荡实);
(2)、若渴——木火内郁,犯及阳明,胃燥津伤。去半夏(温燥伤津),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瓜蒌根四两(益气养阴生津);
(3)、若腹中痛者——木郁乘土,脾络不和。去黄芩(防苦寒伤中),加芍药三两(缓急止痛);
(4)、若胁下痞硬——邪郁少阳之经,阻遏较重。去大枣(甘雍不利气机),加牡蛎四两(软坚散结);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三焦决渎失职,水饮内停。去黄芩(苦寒伤阳),加茯苓四两(利水渗湿);
(6)、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太阳表证未罢,无里热伤津之象。去人参(大补留邪),加桂枝三两(解表),温覆微汗愈;
(7)若咳者——水寒射肺,肺气上逆。去人参、大枣(甘雍不利气)、生姜(走而不守),加五味子半升(敛肺止咳)、干姜二两(温肺暖脾)。
胸烦不呕去参夏,加蒌若渴半易根,腹痛去芩加芍药,心悸尿秘苓易芩;
胁下痞硬枣易蛎,不渴微热桂易参,咳去参枣加干味,小柴临证要当斟。
服柴胡汤后的处理: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服柴胡汤后,病不愈,反见口渴及阳明经他证,为病邪已转阳明,应“随证治之”用白虎汤类。
现代应用:本方临床应用极广泛,临床各科多系统疾病,只要病机符合胆热内郁,枢机不利者,用之多能获效。现在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发热性疾病:可治疗往来寒热,呕而发热,头痛发热,发潮热,差后复发热,热入血室寒热交作如疟。用本方解热时,柴胡要用北柴胡,剂量要在30g 以上。
2、用于治疗肝、胆、胰、胃、肠等消化系统的各类病症,如肝炎、肝脾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功能紊乱、慢性胰腺炎、各类胃炎、肠炎、十二指肠雍积症、胃肠神经官能症、便秘、呕吐、泄泻等。此时柴胡用10g左右就行了。
3、用于治疗精神情志疾病,因少阳枢机的畅利,关系到精神情志的条畅,故本方可治疗精神躁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癔病等,此时柴胡用10g就可。
4、妇科和男科病:如产褥热、月经紊乱、痛经、乳腺炎、乳腺增生、阳萎、睾丸炎、不孕不育等。
5、用于心、肺、肾等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心脏病、尿路感染、急慢性肾炎、尿路结石等。
案例60——感冒合并胃炎:
患者余某,男,7岁,2008年3月诊。
适逢流感季节感寒而发热,又食辣子卷而并发胃炎,症见发热恶寒,呕恶不食,剑突下疼痛,查体温38.5度,经注射安基比林+地塞米松,输注奥美拉唑+头孢唑林钠5天,体温虽降又复升,伴见呕吐不食,两胁胀满,精神不振,时有心烦不安,察其舌红而苔白,脉浮弦。余曰:“此外感邪入少阳,枢机不利也。仲景说:“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治宜和解少阳,调理枢机。方用小柴胡汤。
柴胡30g,黄芩10g,党参10g,半夏15g,炙甘草8g,生姜9g,大枣4个。
2剂。按小柴胡汤去渣再煎,分3次服。
服1剂,汗出热退,呕止纳开,2剂服完,病若失。
按:此患素禀体弱,复感外邪,又因嗜辣伤胃,致胆热犯胃,胃失和降。症见发热持续,呕恶不食,两胁胀满,精神不振,兼心烦不安,舌红苔白,脉浮弦。证属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法宜和少阳而利枢机。用小柴胡汤两投而中,经方之效不得不令人叹服也!                            (余泽运医案)
案例61——郁证(胃神经官能症):
刘某,女,36岁,卢氏县五里川人。2004年7月18日诊。
因婆媳失和,常感郁闷不舒,渐致胸闷胁胀,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嘈杂泛酸,嗳气太息,寐少梦多,按其腹,柔软无痛;察其舌,苔白微腻;切其脉,弦而微涩。辩为木郁乘土,肝胃失和。治以疏肝和胃。方选小柴胡合越鞠汤。
柴胡15g,黄芩12g,太子参15g,半夏15g,甘草6g,生姜12g,制苍术15g,炒栀子15g,炒神曲15g,制香附15g,酒川芎12g,旋覆花12g,代赭石20g。水煎服,5剂。
患者服药5剂,胸胁舒,嗳气消,食欲开。后用原方加减继服5剂,诸证消失而愈。
按:胃神经官能症多由情志郁结,气郁不舒,致肝胃失和,木郁乘土。小柴胡汤能和解少阳枢机,疏肝解郁;越鞠汤解郁宽胸、畅气舒胃,二方合用,舒肝和胃,故效若桴鼓。                 (余泽运医案)
案例62——热淋(急性肾盂肾炎):
王某,女,31岁,2005年3月诊。
患者自诉:1天前因劳累后受凉,初感右腰部酸痛,尿急,尿频,当夜10点突发寒战,冷的打哆嗦,虽盖两床厚被而寒势不减,约持续1小时后开始发热,热势很高,测体温40.5度,伴口苦,恶心呕吐,两胁胀痛,浑身酸痛,腰痛不能转侧,自服三九感冒颗粒1包,发热持续约4小时后出微汗而热势稍减,尿路刺激征不减,第二天急到本所就诊。
刻诊:寒热往来(体温38.7度),口苦、口渴,呕吐不食,两胁胀满,腰痛不能转侧,肾区叩击痛,尿频、尿急、尿黄赤如血,舌质红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化验:尿常规: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蛋白(++)。
血常规:白细胞19000/mm3,中型92%。
诊为急性肾盂肾炎,中医称为“热淋”。辩证为湿热雍滞下焦兼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兼和解少阳。方用小柴胡汤化裁。
1、柴胡24g,黄芩18g,石苇30g,广木香(后下)9g,葎草30g,车前草30g,二花30g,地丁15g,公英30g,半枝连20g,白花蛇舌草30g,茅根40g。
水煎服,每日2剂,分6次服。
2、头孢曲松钠5g+左氧氟沙星水200ml静点,1次/日,连用5天。
上方服3天,热退至36.5度,尿路刺激征消失。后改用猪苓汤加减,用药一周,尿检(-),停服中药,改用西药继服一周。后经随访,愈后未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