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上热下寒格拒证

 学中医书馆 2015-03-01
(二)、上热下寒格拒(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原文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解词:寒格——即下寒与上热相格拒,致食入口即吐。
提要:上热与下寒相格拒吐利的证治。
语译:素有中阳虚久泻不止,复感外邪,医又误用吐下,使脾胃更伤而寒热相格拒,引起上有“食入口即吐”,下有下利便溏之变证,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疗。
分析:成因:中阳素虚,误用攻下。
病性:上热下寒。病位:中焦。
症状:伤寒本自寒下——患者平素脾胃阳虚,久泻不止,复感外邪。
        寒格,更逆吐下——中虚误用吐下使脾胃更虚而上热下寒相格拒,致上热胃气逆则吐,下寒脾不升则利。
食入口即吐(即随吃随吐)——胃热气逆不降所致。
下利——脾寒气陷所致。
辩证要点:本证上热下寒,以胃热为重。见:呕吐为食入即吐,下利便溏,伴见口渴,口臭,食少乏力,腹胀腹痛,喜暖喜按。舌边尖红,舌苔黄白。
病机:胃热脾寒,寒热格拒。
治法:清胃温脾。
方药: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折现代用量(按原量1/2折):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23g。
水煎取汁,分2次服。
方解:芩连——苦寒清热,降胃逆止呕
        干姜——辛温散寒,升脾阳止利
        人参——补中健脾,助脾胃升降。
        诸药合用,清上温下,辛开苦降。
临床体会:刑锡波说:本方证为脾阳虚寒,热邪犯胃。故肠中下利,胃中食入即吐。此方温脾阳以止下利,清胃热以治呕逆,故对中虚胃热之呕吐,寒热错杂之腹痛(或辩不准寒热)确有良效。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均为寒热并用治寒热错杂证,应于鉴别:
半夏泻心汤-芩连姜参-寒热错杂致痞-以心下痞为主兼呕利-辛开苦降-有姜夏草枣。
姜芩连参汤-芩连姜参-寒热错杂呕利-以食入口即吐兼下利-辛开苦降-无姜夏草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