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教授透析“泻心汤类方”

 德中TCM教育 2020-04-26

泻心汤类共有五方,即半夏泻心汤、三黄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且把旋覆代赭汤列于其后。

泻心汤是治疗心下痞气的主方。它是因于脾胃之气不和,升降之机乖戾,使气痞于心下所致。因此,它兼有胃气不降的呕吐、噫气和脾气不升的大便下利等证。

至于热邪结于心下的热痞,以及上热下寒导致的卫阳不能固表的恶寒汗出之痞,虽不能完全归咎于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然气机痞于心下,而使胃脘之气不和则一。

所以,五个泻心汤中,调和脾胃阴阳而治心下痞气则只有半夏泻心、生姜泻心、甘草泻心汤三方。余如三黄泻心汤和附子泻心汤,乃是针对寒热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它们虽有心下痞证,而其病机似应另当别论。

旋覆代赭汤证,也兼见心下痞,可以作为泻心汤的类证,但病机属于胃虚肝逆,而又痰气相因,故虽有噫气不除之特点,然无呕吐下利之变,而与脾胃升降失序者又有不同,故亦不得混为一谈。

半夏泻心汤

【药物组成】

半夏12克,干姜6克,黄芩6克,黄连6克,党参9克,炙甘草9克,大枣7枚。

【适应证】

本证的特点:中见心下痞满不舒,上见呕吐或带酸苦,下见大便泻利,舌苔白腻,脉多见滑,而是其候。

【方义】

本方系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清上温下,苦降辛升,蠲痰消痞,为治疗心下痞的主方。方中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甘调于一炉共治,为和解脾胃寒热而设之方。

属于和解剂,病机中州气机升降不利,中焦痞塞,胃气不降而生热,故以芩连之苦寒以降之;脾气不升而生寒,故用干姜之辛热以温之;痰饮扰胃,上逆作吐,故用半夏化饮降逆止吐;脾胃气弱,不能斡旋上下,故以参草枣以补之。

【方歌】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

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滓重煎调胃肠。

【适应证】

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病证。如运用得当,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三黄泻心汤

【药物组成】

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芩6克。

大黄苦寒,泄热而破结; 配黄连之苦寒,以清心胃火邪。黄芩增强清热泄痞之功。

【方歌】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

清热泄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煎服法】

服用本方不必煎煮,而以沸水浸泡片刻,然后绞汁去滓即可服用。

这种制药方法,在于取其寒气之轻扬以泄热,避其苦味之重独以攻下。

【适应证】

心下痞满,按之不痛,心烦溲赤,大便不爽,兼吐血、衄血等火热迫血妄行证。

本方临床上应用较广,不仅是治疗热痞的主方,也能治疗因火邪的诸般血证:三焦积热之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心膈烦躁、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粪门肿痛等证

附子泻心汤

【药物组成】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一枚

【煎服法】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适应证】

上述之热痞,而又兼见恶寒汗出之证。

【方义】

大黄、黄连、黄芩苦寒泄热,沸水浸渍以泄气分之痞;附子辛热,别煮取汁,用以扶阳固表止汗。共为寒热并用,正邪兼顾之剂。

【按语】

本方中三黄生用,沸水浸渍,是取其轻清之气,以泄上焦之热。

尤妙在附子熟用另煎,是取其醇厚之味,以温下焦之寒。

如是,阳得附子而复,则恶寒汗出愈;

热得三黄而除,则心下痞满自消。

本汤证应与热痞兼表未解者相鉴别。

如果其人恶寒汗出,而又有发热脉浮、头项强痛等证,则宜汉遵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

宜用桂枝汤先解其表,表解后,方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泄其痞。

【方歌】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

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医案选录】

宁乡学生某,得外感数月,屡治不愈。延诊时,自云腹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

时夏历六月,以被围绕。取视前方,皆时俗清利,搔不着痒之品。

舌苔淡黄,脉弦。与附子泻心汤。

阅二日复诊,云药完二剂,疾如失矣。

为疏善后方而归。

(摘《园医案》)

生姜泻心汤

【药物组成】

生姜()四两 甘草() 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煎服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肠鸣下利,或胁下作痛,小便不利,脉沉弦,舌苔水滑。

【方义】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生姜而成。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噫,嗳食也。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土得不及而水邪为殃也。故以泻心消痞,加生姜以和胃。

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生姜健胃以散水饮,佐以半夏涤痰消痞气;

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

干姜、甘草以温里寒;

黄芩、黄连以泄痞热。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运,故饮食难于消化,致使水饮内停而成痞。药用干姜温中以去寒邪;人参、甘草、大枣甘温扶虚,补中益气;黄芩、黄连苦寒而降,以治胃气上逆。

【选注】

《医宗金鉴》“名生姜泻心汤者,

此方备乎虚水寒热之治,对胃中不和下利之痞,焉有不愈者乎?”

尤在泾:“汗解之后,胃中不和,既不能运行真气,并不能消化饮食,于是心中痞硬,干噫食臭。

《金匮》所谓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是也。

【按语】

本方治胃不和而有水气之痞,此证水气虽已波及胁下,但病根犹在于胃。

因寒热互结较重,故心下痞满且硬。

胃虚食滞,故见干噫食臭等证。

本方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而以水气之患为突出。水气不化而横流,故胁下作痛;

若水走肠间,则腹中雷鸣下利。

所以,本方重用生姜之辛散以和胃散水,他药则与半夏泻心汤同。

本证如见小便不利,亦可酌加茯苓为要。

【方歌】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不和痞为殃,

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医案选录】

潘某,女,49岁,湖北潜江人。主诉心下宿塞, 当胃脘处高起如鸡卵大小,噫气频作,呕吐酸苦,大便溏稀,肠鸣漉漉,饮食少思。

查其人体胖,面浮肿,色青黄而不泽;视其心下隆起一包,按之则没,抬手则起。

六脉滑而无力,舌苔水滑。

辨为脾胃之气不和,以致升降失序,中挟水饮,故而成痞。

气聚不达则心下隆起,然按之无物,但气痞耳,故按之则消。

为疏生姜泻心汤加茯苓,连服八剂,痞消包平而愈。

(刘渡舟医案)

甘草泻心汤

【药物组成】

炙甘草12克,黄芩9克,人参9克,干姜9克,黄连6克,半夏10克,大枣7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下利频作,水谷不化,干呕心烦不得安。

【方义】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减人参,加重甘草之剂量而成。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也。

用甘草、大枣之甘,补中之虚,缓中之急;

半夏之辛,降逆止呕;

芩连之寒,泻阳陷之痞热;

干姜之热,散阴泻痞除烦,凝之痞寒,缓中降逆,寒热并用也。

【按语】

本方用于反复误下致使脾胃气虚较重,成痞利俱甚的心下痞证。

原书本方却无人参,与半夏泻心汤相比较,只是增加了一两甘草,却少了三两人参。

按林亿所云此方无人参,乃脱落之过,故本方当有人参为是。

【方歌】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

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总结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均为治疗心下痞的方剂,皆以脾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而出现的心下痞满与呕利等证为主。

三方药物相仿,治疗略同,但同中有异。其中辛开苦降甘调而各有偏重。

如半夏泻心汤证以心下痞兼呕为主;

生姜泻心汤证则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与下利为主;

甘草泻心汤证则以痞利俱甚,谷气不化,客气上逆,干呕心烦不得安为主。

临床应细心体察每方的特点,而选择运用。

旋覆代赭汤

【药物组成】旋覆花三两 人参三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

【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胃虚而肝气挟痰饮以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甚至呕吐痰涎,头目眩晕,舌质淡,苔白滑,脉来弦。

【原文】第161条。

【方义】

旋覆花疏肝利肺,除水下气;

代赭石质重下沉,镇肝降逆;

更以半夏、生姜温化痰饮,消痞散结;

人参、炙甘草、大枣补中益气,以照顾中土之虚。

【选注】

罗天益:“汗吐下解后,邪虽去而胃气已亏矣。胃气既亏,三焦因之失职,清无所归而不升,浊无所纳而不降,是以邪气留滞,伏饮为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也。

方中以人参、甘草养正补虚,生姜、大枣和脾养胃,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

更以代赭石之重,敛浮镇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气涤饮,佐人参以归气于下,佐半夏以蠲饮于上。浊降则痞硬可消,清升则噫气可除矣。

观仲景治少阴水气上凌,用真武汤镇之;

治下焦滑脱不守,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之。

此胃虚气失升降,复用此法理之,则胸中转否为泰。其为归元固下之法,各极其妙如此。”

【按语】

本方原文中有“噫气不除”一证,考其意义有三:一则噫气不除,持续不断,频频发作;二则心下痞硬,不因噫气而减;三则或已服生姜泻心汤,而噫气与心下。

痞硬不除。因本证为中虚有饮,虽与生姜泻心汤证同,但土虚木乘,肝气上逆,故噫气不除乃是本证的特点。且噫气不除,重于干噫食臭,而无腹中雷鸣下利等证,故既要补虚和胃化饮,更须要降逆平肝,方能获效。

方中旋覆花、代赭石、生姜三药之剂量比例 3:1:5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切不得任意改动。

本方用于治疗杂病的呃逆、呕吐,反胃等证,凡符合本病情的也同样有效。有人在临床用治美尼尔氏综合征的呕吐,据说效果很好。

【方歌】旋覆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参草姜枣半夏子,赭轻姜重方奏功。

【医案选录】一妇女,噫气频作而心下痞闷,脉来弦溃,按之无力。辨为脾虚肝逆,痰气上攻之证。为疏:

旋覆花9克,党参9克,半夏9克,生姜3片,代赭石30克,炙甘草9克,大枣3枚。

令服三剂,然效果不显,乃请余会诊。诊毕,视方辨证无误,乃将生姜剂量增至15克,代赭石则减至6克,嘱再服三剂,而病竞大减。

余曰:仲景此方的剂量原来如此。因饮与气搏于心下,非重用生姜不能开散。代赭能镇肝逆,使气下降,但用至30克则直驱下焦,反掣生姜、半夏之肘,而于中焦之宿则无功,故减其剂量则获效。

本文摘自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