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 濮阳大弦戏简介

 文化龙乡 2015-03-01

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剧种

濮阳大弦戏简介

 

大弦戏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的曲牌剧种。她拥有含“唐宋大曲”、“罗罗腔”、“青阳腔”、“沟沟腔”、“石牌腔”、“昆山腔”和“俗曲与小令”等七大声腔的300余支唱腔曲牌;拥有含“宋杂剧”、“赤膊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和“古艳段”在内的500余部传统剧目;是一个有着重大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的古老剧种。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所说:“大弦戏既有高雅缠绵的“唐宋大曲”,又有起伏跌宕的“青阳腔”;既有清新宜人的“罗罗腔”,又有气贯山河的“沟沟腔”;既有啷啷上口的“俗曲小令”,还有细腻委婉的“石牌腔”与“昆山腔”。她好像一艘承载着唐、宋、元、明诸代文明史的航母,向现代人赠送了一份古代文明的厚礼。

大弦戏的伴奏乐器是以古老的锡笛为主奏,辅以笙、三弦,称“三大件”。还有特色乐器“尖子号”和打击乐的“四大扇”

大弦戏的表演有粗、细两类,演唱“唐宋大曲”“昆山腔”等细曲时,表演动作文静、儒雅;演唱部分“俗曲小令”时,表演动作则粗犷、威武。若是行军打仗等场面,配以真刀真枪,笛、笙、弦齐奏,尖子号、四大扇俱鸣,场面龙腾虎跃,势若倒海。

《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河南电视台》、香港《大公报》和《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曾以《千年濮阳大弦戏》、《中国最后的宫廷戏班》为题对其进行了报道。200610月,应中国音乐学院邀请,赴北京作学术性展演,得到文化部领导及100余位专家学者的好评。专家们认为:濮阳大弦戏“唐宋大曲”的展示,打破了国外专家关于“中国的古代音乐史是一部无声的音乐史”的定论,填补了我国古代音乐断代、失传的空白,为我国古代音乐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2006年濮阳大弦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国家级传承人戴建平于20082月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濮阳县大弦戏国家级传承人简介

 

    戴建平:河南濮阳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濮阳县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8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弦戏)代表性传承人。

    他能系统的掌握大弦戏七大声腔300余支古唱腔曲牌,为四十余部剧目设计了音乐唱腔,其中《四姐下凡》、《雏凤凌空》、《赵氏孤儿》等十几部戏被中央、省电视台录播。《赵氏孤儿》和他传授的唐宋大曲[海里花]等,在200411月河南省首届民间优秀戏曲汇演中,获得金鼎奖。他设计的现代戏《李二嫂改嫁》曾多次获得省、市级汇演大奖;他创作的锡笛独奏曲《火龙阵》、《黄河谣》在“朱载墒杯全国唢呐邀请赛”中获创作奖。锡笛独奏曲《火龙阵》、《古澶新韵》在河南省第六、第七届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中获银奖。《四姐下凡》、《火龙阵》于200610月应邀赴北京中国音乐学院演出,并入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

    他编汇了《大弦戏音乐集成》上册,搜集整理的民间歌曲《尼姑怨》、《十杯酒》、《黄河号子》、《夯歌》、《放风筝》等二十余首入选《中国民歌集成》、《中国民歌集成河南卷》,撰写了戏曲论文《大弦戏探源》,戏曲理论研究《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一大弦戏概论》,大弦戏教科书《河南大弦戏音乐》。

2008228日,他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陈至立、孙家正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姚继春:濮阳县王称堌人,河南省戏曲家协会会员、濮阳县戏曲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弦戏)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授予河南省民间表演艺术家称号。

1974年进濮阳大弦戏剧团,跟随古典牌第七代传承人戴建平学习大红脸唱腔,主工红生。濮阳大弦戏剧团团长,国家二级演员。

姚继春是党派唱腔的继承人,他唱腔高低盘旋,发音园润宽厚,表演庄重大方。他在《古城会》一剧里扮演的关羽一角,一曲[大青阳](俗称大抹腔),运用党派红生独特的高底盘旋,回肠九转的演唱方法,把关羽那种豪情满怀的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代表剧目为《父子三结友》、《古城会》、《杨府选将》等。

他参演的《赵氏孤儿》于2004年荣获河南省首届民间优秀戏曲汇演金鼎奖,个人荣获金奖。他主演的《古城会》于200610月应邀赴北京演出,同时入选“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多个剧目被中央、省、市电视台录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