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影23号】人类第一次撞击彗星“深度撞击”

 飘影23号 2015-03-01
\

  2005年1月13日,北京时间2时47分,美国成功发射彗星探测飞船,“深度撞击号”。2005年7月4日,释放出一颗372公斤级的钢弹,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的核,价值3.3亿美元。人类第一次与彗星亲密接触。太平洋时间2005年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炮轰”彗星大片正式上演,整个程序花了3.7秒。
  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目标——坦普尔1号彗星,地面控制大厅里一片欢呼,“炮轰”彗星大片正式上演,整个程序花了3.7秒。成功发射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2005年1月12日13时47分08秒574毫秒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4日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希望借助此次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美宇航局专家表示,这次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的轨道,也不会对地球构成危险。
  这项史无前例的“炮轰”彗星计划始于1999年11月1日,美宇航局于美国东部时间2005年1月12日13时47分08秒574毫秒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17B发射台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在4日撞击彗星之前,“深度撞击”号走过了4.31亿公里的漫长太空之旅,终于迎来了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的激动人心时刻。  撞击器击中彗星的彗核后,会在其表面轰出“弹坑”,使其内部物质暴露出来供研究。据预测,撞击会造成彗核表面的冰雪、尘埃等溅起,好比在太空中放出一个大“焰火”。  科学家们认为,彗核中含有太阳系初生时遗留的物质,希望借助此次撞击对太阳系诞生的过程有更多了解。美宇航局专家表示,这次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的轨道,也不会对地球构成危险。
  是否会威胁到地球安全
  庞之浩说,这次撞击是在距离地球15000万千米时进行的,虽然到时将产生相当于4.5吨TNT炸药爆炸时的能量,但相对于这样一个遥远的距离,这样的能量是绝对不会威胁到地球的。联系“坦普尔一号”彗星的大小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比喻,“深度撞击”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就像蚊子冲进一架波音747飞机。撞击器撞击彗核的相对速度是10.2千米/秒,这将使得彗星的速度变化0.0001毫米/秒,使得彗星的近日点减少10米,轨道周期减少数远小于1秒。与此相比,当彗星在2024年通过木星附近时,其近日点将变化为3400万千米。换句话说,“坦普尔一号”彗星因“深度撞击”引起的变化与彗星通过木星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确保准确击中彗核
  撞击器携带能提供25米/秒推进速度的肼推进系统,以推进必要的轨道修正和姿态控制。导航系统使用肼推进器将飞行路径变化控制在1毫米/秒的精确度内。另外,曾在“深空一号”探测器上试验过的自动导航软件也“帮助”撞击器准确执行过任务。“深度撞击”探测器的有关专家认为,错过目标的几率小于1%。
  撞击器主要材料为铜
  彗星看上去像是一个浓烟滚滚的火球,但实际上它是由冻结的水、岩石和气体物质凝聚成的,其成分不含有铜元素。因此,铜为主要材料的撞击器撞击彗星彗核后不会混淆彗星物质组成,科学家能够更容易地区别检测出彗星成分。
  撞击成功后的结果
  大概会出现6种可能:  (1)按预定推算,在彗核上形成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撞击坑,75%的抛射物质降落到彗星表面。这种情况说明彗核是由疏松的、原始的、未受影响的物质组成。  (2)如果彗核是由固态的冰物质构成,撞击后会形成一个普通房间大小的弹坑,50%的抛射物质降落到彗星表面。这种情况说明彗核不是原始的、未受影响的物质组成,彗星在撞击下能很好地保持在一起。  (3)撞击坑直径比预期的更小,坑很深,但产生一个很小的抛射锥角,说明彗星物质太疏松。  (4)若彗核由一些与泡沙岩类似的坚硬多空的岩石组成,则碰撞只能把彗核物质进一步挤压紧密。  (5)假如彗核是由高密度的粉末状物质组成,撞击器可能会“穿星而过”。  (6)彗星在撞击后被冲碎瓦解。
  如果撞击不成功会怎样
  美国宇航局做了两手准备,如果“深度撞击”没有按预期的计划击中“坦普尔一号”彗星的话,那么它会继续飞行,去探测另外6个替代彗星。
  撞击彗星的意义
  彗星彗核的内部保存了彗星形成和演变过程的重要信息,对于研究彗星乃至整个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变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次人类亲密“接触”彗星,不仅能首次获取大量彗核碎片样本,为人类探索太阳系起源提供新的线索,而且还能为地球避免与小天体相撞提供有用的数据。(部分内容来源: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 仅供参考!)

【飘影23号】制作:图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