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术器械使用教程 【8】

 建华1968 2015-03-01




形意三剑
戚门十三剑
少林护门双刀
南派少林凳术
尹氏少林单刀破棍法-
典韦放哨双戟
活把春秋大刀-
《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形意三剑----杨洪友

 

作者简介:本文动作示范杨洪友,动作说明杨洪友之弟子刘金青。杨洪友,天津形意拳师杨义清(1913—2006,“北方剑侠”傅剑秋之弟子,九岁学艺,深得形意拳技艺宗法)之子,接受父亲技艺传授,熟悉形意拳技艺理法,现为天津形意拳研究会的顾问。

源流

形意三剑是在杨义清先生所传授的五行剑劈、崩、钻、炮、横和十二形剑的龙、虎、猴、马、鼍、鸡、鹤、燕、蛇、鸟台、鹰、熊合演的单练剑法基础上,重新加以整理编排而成的。在编排过程中并得到刘恒忠老师的指点。

剑谱云:“剑如飞凤,剑走美势,剑如游龙_”,此套路演练起来动静缓急仰俯,跳跃进退起落,:步伐灵活稳健,剑法清澈多变,行剑刚柔相济,神剑合一,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合天地灵气,呼吸自然。

要求

剑为短兵器之“君”,想要把此套路练好,除了有很好的形意拳基础外,还要掌握形意剑的要领和“剑点”,使剑法、用法、步法、步形、身法、身形明智明会,规范正确,势正法清。练剑除了要有很好的身法外,还要有腕力。先父当年跟师爷付剑秋学剑时,师爷用竹片做成两把竹剑用牛筋缠在一起,让先父每天练完功就用竹剑去点击墙根下斜放的一块青砖,什么时候用竹剑点开青转,什么时候才可以开始学剑。此外有了腕力还要练习剪剑,使手腕灵活,所以练剑对腕部要求很严,是学而为用。虽然今日对一般人来说只是锻炼身体,但对门里人来说,若要使锻炼效果达到高层次,还是应该先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

演练时:剑势变化吞吐自如,步动身宁剑随身行,腰活如蛇,神剑合一,动则有法,定则有型,动似蛟龙,静势如虎。行剑时剑、指、步法、身法配合一致,一动百动,一静百静,束而不拘,展而不过,走势圆活而不懈,发力抖擞而不僵,刚柔相济。要有腰的拧劲、后脚的蹬劲、腿臂的拧劲、撑劲和全身的抱劲,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周身浑然一体,气贯长虹。

“形意三剑”除了形意剑点的劈、砍、刺、撩、裹、挂、剪、划、拨、圈的技法外,还包括了脚蹬、指点、掌击、膝定、足踏等丰富的技法,在演练时,可快可慢,根据自身条件,势断意连,劲变势连。形意三剑继承了形意剑法的朴实,朴实中见功力,剑拳一道,懂剑法后,自卫时用小棍代剑就可以做到工、顺、勇、急、直的要领,随心所欲运用剑法克彼致胜。

动作名称

预备式、1起势、2童子拜佛、3虚步交剑、4乌牛夺食(进步崩剑)、5回身反刺剑、6挂劈剑、7蚊龙戏水(交剑)、8提膝刺心、9回身青龙探爪(左蹬脚)、10饿虎掏心(龙形剑)、11金鸡点头(弓步点剑)、12退步反刺剑、13进步劈剑、14燕子投并(提膝点剑)、15转身提膝反刺剑、16进步反臂撩剑、17进步钻剑、18鹞子回头(回身撩剑)、19鹞子钻天(跃身后劈剑)、20寸步立刺剑、21弓步平刺剑、22进步反臂撩剑、23鹞子入林(上步炮剑)、24回身马步托截剑、25金鸡抖翎(推点剑)、26提膝平刺剑、27转身提膝云剑、28烈马撞槽(横抹剑)、29回身劈剑、30龙虎相交(左蹬脚)、31回转下刺剑、32转身刺带剑、33烈马截蹄(撩顶剑)、34虚步立刺剑、35进步云抱剑、36野马分鬃(马步横崩剑)、37进步横剑、38马步反臂撩剑、39回身马步立刺剑、40猿猴跳涧、41回身白猿献果、42雄鹰捉兔(鹰形剑)、43伏身后穿剑、44铁指点石、45寸步踏掌、46姣龙翻江(绞剑)、47金鸡抖翅(青龙献首)、48回身提膝立刺剑、49蚊龙入海(歇步劈剑)、50左神龟翻江、51右神龟翻江、52大蟒翻身、53蜇龙出现(拗步崩剑)、54回身斩剑、55金鸡懒翅(撩架剑)、56鸡蹬爪(右蹬脚)、57白蛇出洞(蛇形剑)、58燕子击水(后点剑)、59回身狸猫上树、60回身弓步劈剑、61乌龙取水(跳身刺剑)、62剪步平刺剑、63雄鸟台(造宇)捉兔(鸟台形剑),64:青龙出水(退步立刺剑)、65三才交剑、66收势。

动作说明

预备势

两脚并齐,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左手反握剑柄,剑身贴靠在臂后,右手剑指向下,目视前方。

1、起势

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进,两脚略分,同时两臂向前抬起与肩宽,高与眼平,随之吸气,两臂下落时呼气(图1)。

2、童子拜佛

接上势,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身向左转,随之右脚跟进并在左脚旁,两腿微蹲成并步;同时右剑指左裹屈肘,手心向左,指尖向上与胸平,目视前方(图2)。

3、虚步交剑

接上势,右脚后退一步,身向右转,成左立体步,同时左手剑屈肘贴靠在胸前,手心向外,剑尖向前与肩平;随之右手剑指甩摆在头部右侧,手心向外,指尖向前,腕内扣,目视前方;接上势,右手接握剑柄,身向左拧,同时右手持剑下落在右胯外侧,剑尖向前与胯平,左手剑指下落在左胯旁,指尖向前腕内扣,目视前方(图3)。

要点:2、3动作连接要连贯。

4、乌牛夺食

接上势,左脚向上一步,同时右手剑向前直刺,成立剑,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右拧,右脚上提在左脚内踝内侧成左磨胫步,同时右手剑回带在腹部右侧,剑尖斜向上,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左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二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崩出,剑尖略高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4)。

要点:整个动作要连贯,带剑时要挺腕屈肘,借助腰力,力在剑前身,崩剑与立剑,腕快速下沉,用腕力弹力猛上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剑尖,剑尖斜向上。

5、回身反刺剑

接上势,左脚为轴,右转身,右脚后退一步,同时右手剑向下手挂,随之左剑指外展腕内扣,与肩平,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右后转,右脚尖外摆,成右剪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屈肘撩架在头部右侧,剑尖向前与眉平,目视前方;接上势,身向左拧,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进提在左脚踝内侧,成左磨胫步,同时右手剑向前立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外侧,指尖向上,目视剑尖(图5)。

要点:整个动作要连贯,刺剑发力于臂,力达剑尖,臂与剑成直线,下刃向上为反臂刺剑,成立剑。

6、挂劈剑

接上势,身向左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从左后贴身挂抡,双手握剑柄向前劈,与胯平,目视剑尖(图6)。要点:挂劈剑要贴身走立圆;劈剑发动于腰臂,力达剑中身。

7、蛟龙戏水

接上势,身向左拧步步动,右手剑腕外翻向左裹后腕内旋腰要拧,右手会拎在右侧与胯平,剑尖向前,目视剑尖;接上势,腰要拧,右脚后退一步,两腿略曲,同时右手剑腕外旋,从右向左圈一个圆后腰右拧,抽带在腹前随之左剑指,从右腕下向左绕一圈附在右腕内侧,目视剑尖(图7)。

要点:整个动作要连贯,裹剑以腰带臂,外旋屈肘,健身斜向上,剑尖向前,略高于头。腕要内拧而卷,力在臂肩。力达剑的前身,剑刃成前后,交剑S型绞剑时,腕内卷,肘要带,肩要抽。腰要拧,腕要活,劲在腰、腕、臂。力达剑的前身,圈剑是立剑绕一圈。圈不要大,全靠腕部。肩要松,抽带时要有腰劲,剑身平有下压之意,整个动作以腰来完成。

8、提膝刺心,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身向左拧,右脚屈膝吊起成右独立式,同时右手剑腕内旋,成立剑向前平刺出。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8)。

要点:刺剑上步要同时,独立步要稳;两肩抱圆,力贯剑尖要有寸劲。7、8动作要连贯。

9、回身青龙探爪

接上势,右脚为轴,从左侧后转身,左脚向前腹部蹬出后撤回,同时右手剑随之转身拎至头前上方,从右向左圈一圈后抱在腹前,成平剑随之左剑指由右腕下向左圈一圈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图9-1);不停,身向左拧,右脚前落,脚尖外摆两腿屈蹲成左歇步,同时右手剑向前下方刺出,与膝平。左剑指后拉在左胯外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9-2)。

动作要点:动作要连贯,转身要快,圈剑蹬脚、抱剑、撤腿要同时。刺剑,落步也要同时,刺剑身要略前倾,上圈剑为云剑,剑行平圆。云剑时剑指必须配合一致,剑动指动。

10、饿虎掏心

接上势,左脚先前一步,右脚跟进提在左脚踝内侧成左磨胫步,同时右手剑由右向左圈一圈抽在腹前,剑尖与胸平。随之左剑指,从右向左绕一圈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不停,右脚向前落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平剑向前刺出,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10)。

要点:动作要连贯,两肩抱圆,剑身要平,要有寸劲。

11、金鸡点头

接上势,左脚向斜上方一步,右脚跟进提在左脚踝内侧,成左磨胫步,同时腰左拧,右手剑腕内旋,由前向下向后贴身圈一圈后,腰右拧,右手腕外旋,由前向后贴身立圈抱在右胸前,剑身斜向上,随之左剑指从右腕下向左绕一圈后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左拧,右脚擦地向后退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下方点,与踩骨平,随之左剑指撩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11)。

要点:动作要连贯,挂剑腕要活,要快。下点剑与退步要同时,腿耍绷直,脚落实后而蹬,腰要抒,以助点剑之力,点剑力在腕,腕要沉,使剑尖猛向下,臂要直。力达剑尖。抱剑时胸要含,点剑时要展。

12、退步反刺剑

接上势,身向右拧,左脚擦地后退一步,着地有声,右脚尖外摆,两腿略屈,成右剪步,同时右手剑从右向身后抡摔,屈肘上架在头部右侧,成立剑,剑尖向前,剑身要平,然后向前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从胸前回到右腕外侧,剑指向上,目视前方(图12)。

要点:后甩剑要贴身,刺剑与左脚落地要同时。

13、进步劈剑

接上势,左脚向前一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向左下方挂,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式,同时右手剑由后向前抡劈,与胯平,随之左剑指摆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13)。

要点:动作要连贯,劈剑有力。

14、燕子投井

接上势,左脚后退半步,身向右拧,同时右手剑上划后抱在右肩外侧,剑尖向上,左手剑指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右脚向前一步,身向左拧,左脚屈膝吊起,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剑向前下方点击,与膝平,随之左剑指撩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14)。

要点:动作要连贯,点剑时身略向前倾,独立步要稳。划剑时,手腕向前上方后甩为上划剑,没有向外的横劲,用腕甩摆要快,距离要短,发力于腕,力达剑的前身。

15、转身提膝反刺

接上势,以右脚为轴,身向左拧转,左脚向后一步,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剑甩腕屈肘架在头部右侧,肘后拉,剑身平,剑尖向前,与眉平。随之左剑指推伸与胸平,指尖向上。目视剑尖;不停,右脚弧线向前一步,脚尖内扣,转体一周,左脚屈膝吊起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反臂力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手剑指回在右手腕外侧,剑指向上,目视剑尖(图15)。

要点:转体拧身要快,掉腿刺剑要同时,独立步要稳。

16、进步反臂撩剑

接上势,左脚向前落步,脚尖外摆,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屈肘上裹,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从左贴身先前反臂撩出,与肩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16)。

要点:动作要连贯,撩剑发力于腰臂,力达剑的上、中刃。

17、进步钻剑

接上势,左脚向前半步,脚尖外摆,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向左下方划剑,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双手握剑柄向前上方平剑刺出,剑身斜向上,剑尖与胸平,目视剑尖(图17)。

要点:动作要连贯,右手腕向下后甩摆为下划剑,要用寸劲。其他要点与上划剑相同。钻剑时要有寸劲。

18、鹞子回头

接上势,以两脚为轴,身向左后转身,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先前撩出,手心向上,与裆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图18)。

要点:撩剪时手心向上为正撩剑,其他要点与反撩剑相同。

19、鹤子钻天

接上势,左脚向后退'步,身向左拧,左脚蹬地跃起,同时右手剑玩内旋身向右拧,从左向右后抡劈,随之左剑指向右臂下穿摆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19)。要点:劈剑时经胸前与剑指要十字交叉,剑抡立圆。剑指甩摆也要甩圆,跃身时身要轻灵,落步时要稳。

20、寸步立刺剑

接上势,落地后右脚蹬进半步,左脚随之成左三体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外旋贴肋立剑向前立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下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20)

21、弓步平刺剑

接上势,向右拧转右脚,左腿提在右脚踝内侧,成右磨胫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屈肘横托,剑身要平,略高于头,随之左剑指下按在腹前,指尖向右,目视剑身;不停,左脚屈膝上提,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向左下方划剑后抱在腹前,剑指向上;不停,左腿向左斜上方落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平刺,剑尖与胸平,随之左剑指后拉在左胯外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21-1、21-2、21-3)。

要点:18、19、20、21动作要连贯,身法要配合协调,动作整齐;上托剑时发力在臂,力达剑后身,手心向外,为内托剑。

22、进步反臂撩剑

接上势,左脚先前一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内旋,由前上拎至左后下,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外侧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贴身由后向前撩出,与裆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22)。

要点:反撩剑时走立圆,步剑合

23、鹤子入林

接上势,右脚先前一步,脚尖外摆,向身左拧,同时右手剑立剑向左拨,与头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不停,左脚先前一步,右脚跟进半步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剑平斩击,剑尖与头平。随之左剑指,由右腕下向左绕摆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23)。

要点:斩击时剑身略向左斜,以腰带剑。

24、回身马步托截剑

接上势,身向右后转,右脚落在左脚旁,两腿略蹲,同时右手剑随转身下挂后横剑上拖,左剑指随之,落在胸前,腕拧,指尖向上,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成骑马步,同时右手剑向下横截,与膝平,随之左剑指上穿摆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24)。

要点:动作要连贯。

25、金鸡抖翎

接上势,右脚后拉半步,身尚右拧,同时右手剑向右侧头上方划剑后抱在腹旁,剑尖向上,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成马裆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立剑向前推点,剑尖高与头,随之左剑指后拉在左胯外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25)。

要点:动作要连贯,推点时要有腰胯之抖动,剑尖要有寸劲。

26、提膝平刺剑

接上势,右脚后拉半步,身向右拧,同时右手剑由右向左圈一圆后抽带腹前,手心向上,成平剑,与腹平,随之左剑指从右腕下向左统一圈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左拧,右脚向前一步屈蹲,左脚屈膝吊起,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平剑刺出,与腹平,左手剑尖不动,目视剑尖(图26)。

要点:圈剑时,圈不要过大,以腕为轴。   (待续)

27、转身提膝云剑

接上势,以右脚为轴,身向左拧转,左脚向前一步,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剑随身向左下拎,随之左剑指屈肘从左腋下穿出,目视剑指;接上势,身体继续左转一周,右脚弧线向上一步,左脚屈膝吊起,成右独立步,同时右手剑随身上拎在头前上方从右向左圈一圆,剑身斜向上与肩平,随之左剑指从右臂下向左甩摆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27)。

要点:拧身转体要快,圈剑与剑指要同时进行,独立步要稳,身略前倾;在头上或两侧圈一周,平圆为云剑,云剑时立剑外拔,平刃横击,以腕口为轴,用腰助力。

28、烈马撞槽

接上势,左脚向前一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屈肘左裹,剑尖高于头,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臂下,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屈肘向前横抹剑向左,与胸平,随之左剑指屈肘贴胸向左横拉,剑指向右,与肩平,目视剑身(图28)。

要求:动作要连贯,两肘要有挣拉之劲

29、回身劈剑

接上势,右脚为轴,身向左转,左脚抬起,同时右手剑随身后转,向左下方后挂,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臂下,目视剑尖;接上势,左脚落地,右脚向上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二体步,同时右手剑从后向前抡劈,与胯平,随之左剑指甩摆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

要点:向后拧身要快,挂剑要贴身,抡劈要走立圆。

30、龙虎相交

接上势,身向左拧,右手剑腕外旋屈肘,由前向上向后从左上提在胸前,剑身斜向上,随之左剑指后拉在左胯旁,腕内扣,同时左脚向前蹬出,与胸平,目视前方。

要点:动作要连贯,蹬脚要有弹性。

31、回身下刺剑

接上势,右脚为轴,身向左后拧转,左脚随身后转,向前落步,脚尖外摆,两腿略屈,成左剪步,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向前头上方撩出,随之左剑指摆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由上向前下方刺出,与踝骨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31)。

要点:回身要快,下刺剑要稳重,30、31要连贯。

32、回身刺带剑

接上势,以两脚为轴,身向左后转,成左三体步,同时左手剑腕外旋贴身向前立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土,目视剑尖;接上势,震右脚,左脚提在右脚踝胫内侧,成右磨胫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屈肘带架在头部左侧,与眉平,随之左剑指向前推伸,指尖向上,目视剑尖(图32)。

要点:回身刺剑要同时,震脚要响,回带剑时借助腰力。

33、烈马截蹄

接上势,左脚先前一步,右脚屈膝抬起,与胸平,同时右手剑外旋上撩,与头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33)。

34、虚步立刺剑

接上势,右脚向前落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向前立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前伸,臂要直,指尖向前,目视剑尖(图34)。

要点:顶膝时身略后仰,33、34动作要连贯。

35、进步云抱剑

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脚尖外摆,身向左拧,左脚跟进一步,并在右脚内侧,成并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头上方,由右向左圈一圈后拉抱在腹前,剑尖斜向上,随之左剑指,从右臂下向左绕一圈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35)。

要点:与上云剑同。

36、野马分鬃

接上势,向右拧身,左脚后退一步,成骑马步,同时右手剑向右平剑横崩,与腹平,随之左剑指外展在左胯外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36)。

要点:横崩剑要拧腰抖胯,剑指与剑要有挣拉之劲,35、36两个动作要连贯。

37、进步横剑

接上势,右脚向前斜上方一步,同时右手剑向左拨,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下,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左拧,左脚先前一步,右脚跟进半步,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双手握剑柄向前横砍,剑尖向右,与胸平,目视剑尖(图37)。

要点:动作要连贯,横剑为砍,以腰助力,使用剑的上身。

38、马步反臂撩剑

接上势,左脚向前盖步,脚尖外摆,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屈肘左裹,剑尖斜向上,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上目视剑尖;不停,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成骑马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由前向后贴身立圆先前撩出,与裆平,随之左剑指经胸前穿摆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38)。

要点:剑、步、指要配合协调。

39、回身马步刺剑

接上势,右脚为轴,由右向身后拧转,左脚上步内扣,并在右脚内侧略蹲,成并步,同时右手剑随之先后转,向右甩腕屈肘外拨后,停在右胸前,手心向内,剑尖指右前,与臂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两脚离地撑蹬,落地有声,成马步,同时右手剑向前立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撩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39)。

要点:动作要连贯,骑马步撑蹬时,两脚不要跳得过高,脚后跟先着地有声,裆要开,膝要抱,腰胯要坐。

40、猿狼跳涧

接上势,左脚向前斜上方盖步,脚尖外摆,两腿略屈,身向左拧,略前倾,同时右手剑向左上与外拨后腕外旋,抽带在腹前,剑身斜向上;随之左剑指从右腕下向左绕一圈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左脚向前一步,蹬地身跃起,同时右手剑向前斜下方立刺出,抽会在腹前,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两脚落地后右脚蹬进半步,左脚随之,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平剑刺出,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40-1、图40-2)。

要点:动作要连贯,第一个刺剑要在空中进行,落地要轻,平刺剑两臂抱圆刺剑力贯剑尖有寸劲。

41、回身白猿献果

接上势,以两脚为轴,从右后转身,同时右手剑随转身向后外拨,剑尖高于头,随之左手剑指附在右腕下,目视剑尖;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横砍,与胸平,目视剑尖(图41)。

要点:转身外拨剑要同时,横砍剑时腰向右拧,以助其劲,拨剑时手腕向外弹抖,剑身斜向上,成立剑,发力在腕,力达剑的前身。

42、雄鹰捉兔

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剑腕外旋立剑向前斜身刺出,剑尖高于头,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左拧,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进半步,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双手握釗柄向前劈出,与胯平,目视剑尖(图42)。

要点:动作要连贯,劈剑要迅猛。

43、伏身后穿剑

接上势,左脚后退一步,身向左拧,伏身,同时右手剑上拎至左后,腕内旋,扣腕,从右腋下向前立剑刺出,与胯平。随之左剑指向左外展,腕内扣与肩平,目视剑尖(图43)。

要点:下伏身拧腕要快。

44、铁指点石

接上势,右脚为轴,身向右拧转,左脚向前一步成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屈肘撩架在头部右侧,与眉平,随之左剑指缓左腹穿出,指尖向前,目视剑指(图44)。

要点:上步、架剑、点指要同时进行,剑指要拧翻,劲贯剑指。

45、寸步踏掌

接上势,右脚跟进半步,左脚也前进半步,三体步不变,同时右手剑下落在右跨外侧,臂略后拉,剑央略高,与胯平,随之左剑指变掌向前踏按,目视前掌。(图45)

46、蛟龙翻江

接上势,左腿后退一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腕外旋,由右向左前左后,腕内旋向右前拎剑绕一立圆,随之左掌变剑指,回在右肋下,目视剑尖;接上势,右腿后退一步,身向右拧,由右向后向前腕外旋绕立一圈,剑身斜向上,高于头,随之左剑指当右手剑向右后抡圆时,剑指从右肋下屈肘前伸,指尖向右,与胸平。石手剑向前上方时,回在右肋下,目视剑尖(图46)。

要点:剪倒时臂要略屈,以腕为轴,内外旋转,剑在身体左右前后上下,贴近身体抡划立圆,动作要快,要松肩活肘卷腕,拧腰力达剑前身。

47、金鸡抖翅

接上势,左脚尖外摆,身向左拧,右脚向前一步,成马裆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右上向左贴身论划由后上提拉,屈肘在胸右侧,剑身斜向上随之左剑指后拉在左膀外侧腕内扣,目视前方(图47)。

要点:剑首与剑指要有挣拉之力,意在剑首顶击要有寸劲,46、47动作要连贯。

48、回身提膝立刺剑

接上势右脚向后一步,身要拧转,左脚屈膝吊起成独立步,同时右手剑随转身贴肋立剑刺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48)。

要点:转身与刺剑,吊腿要同时进要快捷。

49、蛟龙入海

接上势,以右脚为轴,身从左继续后转,左脚向前落地,脚尖外摆,两腿屈蹲成歇步,同时右手剑随转身从后前抡劈,剑尖与头平。随之左剑指摆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圈49)。

要点:转身要迅捷整齐,步落,剑劈,48、49动作要连贯。

50、左神龟翻江

接上势,左脚向左斜上方一步,右脚跟进提在左脚踝内侧成左磨胫步,身向左拧,同时右手剑在前上方左拨,随之左剑指附在右腕下,目视剑尖;接上势,右手剑腕外旋双手握剑柄抹带在胸前左侧剑尖向前,与肩平,目视剑尖(图50)。

要点:上左脚与拨剑要同时,上右脚与抹剑要同时,云剑同上。

51、右神龟翻江

接上势,右脚向右斜上方一步,脚尖外摆,同时右手剑向右前上方外拨,随之左剑指外展左胯旁,腕内扣,目视剑尖;接上势,左脚向前一步,成左三体步,身向右拧,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双手握剑柄抹带在胸前右侧,剑尖向前,与肩平,目视剑尖(图51)。

要点:50、51动作要连贯迅捷,抹剑时用腰拧转之力,拨剑同上。

52、大蟒翻身

接上势,左脚向前落步,脚尖外摆,身向左拧转,右脚向前一步,脚尖内扣,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向前上撩,剑尖向前,高于头,随之左剑指屈肘腕内旋,从右腋下后穿,手心向上,目视剑尖;接上势以右脚为轴,身体继续拧转一周,左脚向前一步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随转身下落在右胯旁,屈肘后拉,剑尖向前,与胯平,随之左剑指从腋下穿出后,屈肘在腹前抱圆,剑指向右腕内扣,目视剑尖(图52)。

要点:拧身转体要迅捷,转身时,剑尖始终在前,不可随身而动。

53、蛰龙出现

接上势左脚向前一步,右脚跟进半步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崩出,与胸平。随之左剑指回附在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53)。:

要点:崩剑同时。

54、回身斩剑

接上势,两脚为轴,身向后转一周,同时右手剑向右外拨,与肩平,随之左剑指外展在左胯旁,腕内扣,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左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双手握剑柄向前斜下方劈出,与胯平,目视剑尖(图54)。

要点:回身拨剑同时,斩剑由右向左斜劈。坐腰,坐胯,迅猛,下坐沉实。

55、金鸡懒翅

接上势左脚向前一步,身向左拧,成左三体步,同时右手剑腕外旋屈肘向左裹,腕内旋,撩架在右头部外侧,剑尖向前,身向右拧后仰,剑后拉,剑身平,与头平,随之左手剑指由右臂下前推,指尖向上,与眼平,目视剑尖(图55)。

要点:剑指前推与剑拉后,后仰身同时,要有伸拉劲。

56、金鸡蹬爪

接上势,身向左拧,后脚向前等处,脚尖外摆,与胯平,而后撤回左脚旁,两腿略蹲,成并步,同时右手剑向前斩劈,下落在左侧,剑尖向后,剑身斜向上,随之左剑指撤回右侧胸前,指尖向上,目视前方(图56)。

要点:蹬脚、斩剑要同时。

57、白蛇出洞

接上势,身向右拧,右脚向前一步,左脚跟进半步成右三体步,同时右手剑向前挑出,与裆平,随之左剑尖指下拉在左胯旁,腕内扣,目视剑尖(图57)。

要点:55、56、57动作要连贯。

58、燕子击水

接上势,身向左拧震脚,左脚踢在右脚踝内侧,成右磨胫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向左向上向右后抡点,与肩平,同时左剑指,由右臂下向左上撩,臂要伸直,剑指向前,与肩平,回头目视剑尖(图58)。

要点:震脚、点剑要同时,两臂在身前交叉时,剑指在里,右手剑在外。

59、回身狸猫上树

接上势,以右脚为轴,身向左拧,左脚向前半步,脚尖外摆,右脚抬起,脚尖外摆与膝平,同时右手剑由后向下向前贴身上拎与头平外拔,随之左剑指附在右手腕上,目视剑尖;接上势,身向右拧,右脚向蹋落,脚尖外摆,左脚跟进半步成右剪步,同时右手剑腕内旋屈肘横抹,后抽在右侧,剑尖向前与肩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59)。

要求:58、59动作要连贯不停。

60、回身弓步劈剑

接上势,身向右后转,左脚后退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剑随转身从后抡剑前劈,与腹平,随之左剑指摆架在头部左侧,腕内扣,目视剑尖(图60)。

要点:回转、撤步、抡劈剑要同时。

61、乌龙取水

接上势,身向左拧,左脚向前半步蹬地跃起,同时右手剑由后向前斜下方立剑刺出后抱在腹前,手心向上。随之左剑指附右手腕上,目视剑尖(图61)。

要求:腾空时把剑刺出。

62、剪步平刺剑

接上势,两脚落地,左脚尖外摆,右脚跟进半步,成左剪步。同时右手剑平剑向前刺出,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62)。

要点:剪步要稳,力贯剑尖,要有寸劲;61、62两个动作要连贯。

63、雄鸟台捉兔

接上势,左脚向前一步,脚尖外摆,右脚跟进提在左脚踝内侧,成左磨胫步,同时右手剑由头前上方,由右向左圈一圆后双手握剑柄向前劈出,与胯平,目视剑尖(图63)。

要点:劈剑时要坐腰胯,发力迅猛,双重步;云剑同上。

64、青龙出水

接上势,右脚向前一步,以两脚为轴,向左后转身;同时右手剑抱在腹前,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接上势,左脚向后撤拉,脚尖外摆成右前步,同时右手剑向前立剑刺出,与胸平,左剑指不动,目视剑尖(图64)。

要点:回身、撤步、刺剑要同时进行,力贯剑尖要有寸劲。

65、三才交剑

接上势,右脚后退一步成左立体步,同时左手接剑背在臂后,自然下垂,成立剑,剑尖向上,随之右剑指回在腹前,腕内旋向前伸出,臂要直,指尖向前与胸平,目视剑指(图65)。

要点:交剑退步要同时。

66、收势

接上势,身向右拧,右剑指由下向右绕至头平时随之吸气,然后剑指扣腕往下按在腹前,剑指向左,腕内扣,随之呼气,同时右脚向左脚并起,身体直立,剑指下垂,目视前方(图66)






戚门十三剑----魏庆新

 
戚门十三剑,据说为戚继光所传。因剑法有刺、崩、劈、挂、抹、云、架、缠、穿、撩、斩、截、点十三种,故名十三剑。此剑在山东十分流行,鲁西一带主要为武术家魏金章先生所传。

 第一段

预备式:面向南,两脚并步站立。左手反握剑柄,使剑垂于左臂后面,剑尖朝上,右手五指并拢贴靠右腿外侧,两肘微屈。目视正前方。(图l)

1、仙人指路:右手变剑指,由下向上举,剑指向上,目视左方(图2)。然后,右剑指下落至肩部后向右指出(图3)。身体左转,右剑指再向前指出,目视剑指(图4)。

2、歇步接剑: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两腿全蹲呈歇步。左右屈臂于胸前,右手接剑,左手变剑指,指向左前方。面向南,目视剑指方向。(图5、6)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3、并步下刺:身体直起,左脚向前上步,右脚跟进呈并步。右手持剑向前下方刺出,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处。面向东,目视前方。(图7)

4、虚步崩剑:右脚抬起后落于原地,左脚向前上步呈虚步的同时,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右手持剑,以腕关节为轴,使剑尖朝下,经身体右侧向后向上向前圆形绕行一周,随即屈肘,屈腕崩剑。面向东,目视剑尖。(图8)

5、高虚步上刺(霸王举鼎):身体直起,左脚收回半步呈高虚步。右手持剑向上直刺,左手剑指附于左大腿处。面向东,目视前方。(图9)
6、弓步刺剑(斜步插花):左脚向前上步屈膝呈弓步的同时,右手持剑下落至腰间再向前直刺,左手剑指向后指出。面向东,目视前方。(图10)

7、提膝横截:身体直起,左腿提膝的同时,有臂屈肘,腕内旋,使剑横截于膝前。左手剑指附于剑身,目视前方。(图11)

8、仆步劈剑:左脚向前落地,身体右转,有腿屈膝呈仆步的同时,右手持剑从身前向右侧直劈。左手剑指向左侧直臂伸出。面向南,目视剑尖。(图12)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9、右踢腿撩剑:身体直起有转,右腿向上踢出的同时,右手持剑向上撩起,左手剑指上摆至头顶上方。面向北,目光随剑走。(图13)


10、左踢腿撩剑:有脚落地后,身体右转一周,左脚向上踢出的同时,右手持剑下落后向上撩起,左手剑指下落后摆至头顶上方。面向北,目光随剑走。(图14)

11、望月平衡:左脚落地,身体左转半周,右手持剑下落使剑尖向后,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图15)。右脚上步后身体右转半周的同时,右手持剑,右臂外旋,以腕关节为轴,使剑由身体右侧向上向前圆形绕行一周后,向右后下方刺出,左手剑指在左侧平举(图16)。左腿朝后上方抬起,右手持剑反撩至头顶上方架起,剑尖向前。左手剑指在前方上举。面向南,目视后方(图17)。
12、弓步下刺: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屈膝呈弓步,右手持剑向右前方下刺。左手剑指收回腰间后向左侧平伸。面向东南,目视剑尖。(图18)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13、仆步斩剑:身体直起,左脚后撤一步全蹲呈仆步,右手持剑外旋腕花,然后内旋腕花至胸前后直臂向右平斩。面向北,目视剑尖。(图19)

14、弓步后削:身体直起,左脚向右脚后插步,右手持剑收于腹前,剑尖朝上,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图20)。右脚向右侧跨一步,左腿屈膝呈弓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削向右后下方(连续做两次)。面向北,目视剑尖(图21)。


 

第二段

15、回身下刺:两腿不动,身体左转,右手持剑外旋,使剑尖向上再向前下方刺出,左手剑指从右向下向后伸出。面向西,目视剑尖。(22)
16、高虚步上刺(霸王举鼎):身体直起,左脚收回呈高虚步,右手持剑收回腰间再向上直刺,左手剑指在身前下按。目视前方。(23)
17、弓步斜刺(斜步插花):左脚向左前方上步屈膝呈弓步,右手持剑下落于身前向右前方直刺,左手剑指向身后直臂伸出。面向西,目视剑尖。(图24)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18、弓步斜劈:身体直起,右腿提膝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在右小腿前绕过(图25),然后右脚向前落地,左脚再向左前一步屈膝呈弓步,右手持剑由后向上向前下方斜劈。左手剑指由后向上向下绕行一周后直臂伸出(连续做三个)。面向西,目视剑尖。(图26)

19、退步平斩:身体直起,右脚向右后退一步,右手持剑抱于胸前,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的同时(图27),右手内旋,使剑向右平斩,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面向西北,目视前方。(图28)
左脚后退一步的同时,右手外旋并双手抱剑于胸前(图29),然后右手内旋,使剑向右平斩,左手向左侧平伸。面向西北,目视剑尖。(图30)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20、提膝抱剑: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腿提膝的同时,右手持剑抱于胸前,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面向西北,目视剑尖。(图31)

21、坐盘上撩:右手持剑稍向后拉,左手剑指,左臂经下向左前方挑出;左脚向左前方落地后用力蹬地跳起,有脚前摆,在空中击碰左脚,双腿伸直,脚面绷平,左腿在前;身体腾空时上体姿势不变,目平视前方(图32)。左右脚相继落地,左脚向右脚后插步下蹲呈坐盘;右手持剑经胸前由左向下向右上方撩出,左手剑指落在右胸前。目视剑尖。(图33)
22、仆步平刺:身体直起左转,左脚向左侧伸出,右腿全蹲呈仆步的同时,左手顺左脚方向伸出(图34),右腕内旋,使剑顺向右臂,然后右腕外旋并顺势刺出。面向西南,目视剑尖。(图35)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23、歇步下刺:身体直起左转,右脚向前上步,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右手持剑外旋,使剑从后向上向前直劈(图36)。右腕内旋目视使剑从左向上向前直劈。双臂屈肘,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右手持剑向前下方直刺,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的同时(图37),左脚向有脚后插步全蹲呈歇步。面向东南,目视剑尖。(图38)

24、仆步下劈:身体直起,左脚向后撤一步,身体左转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尖向左后下刺(图39)。身体右转,右脚向后撤一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外旋,使剑尖从上向前向右后直刺(图40)。身体左转,左脚向后撤一步,左腿屈膝全蹲呈仆步的同时,右手持剑从上向下直劈,左手剑指向后平伸。面向东北,目视剑尖。(图41)

戚门十三剑(上)----魏庆新




第三段
25、提膝架剑:身体直起,右转,左腿提膝的同时,右腕外旋使剑从下往上平架于头顶上方,左手剑指向前平伸。面向东,眼看剑指。(图42)
26、虚步平斩(弧形行步):左脚向左前弧形上步,脚尖稍向里扣(图43)。如此这般右脚与左脚交替走六步(图44),路线呈弧形。右手持剑平举于前上方,左手剑指平伸于身后。左腿屈膝呈虚步,右手持剑外旋,使剑平斩落于头部上方。左臂伸直,左手剑指指向前方。面向东,眼看剑尖。(图45)
第四段
27、高虚步亮剑:身体左转半圈,右腿伸直,左腿微屈,脚尖点地呈高虚步。右手持剑内旋经体前上架于头部上方,左手剑指附于体前。面向西,眼看前方。(图46)
28、歇步架剑:右脚向前一步,左腿屈膝呈虚步,右手持剑外旋,使剑向前平斩,左手剑指向后平伸(图47)。左脚向前上步,双腿屈膝呈歇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屈臂,使剑经体前上架于头顶上方,左手剑指落于腹前。面向西,眼看前方(图48)。(歇步架剑连续做两次)
29、探海平衡:身体直起,右脚左脚先后上步,右手持剑向右划弧后向前平刺,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处,右脚向身后举起,脚掌朝上。眼看剑尖。(图49)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30、提膝抱剑:右脚向后落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向右平抹,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图50),右手持剑外旋,屈臂使剑向左平带至胸前,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图51)。左脚向后撤一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向右平抹,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右手持剑外旋屈肘使剑向左平带,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图52)。右脚向后撤一步,左腿提膝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向右平抹,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右手持剑屈肘抱剑于胸前,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面向西,眼看剑尖。(图53)
31、歇步平斩:左脚向前落地后用力蹬地跳起,右脚前摆,在空中击碰左脚(图54)。右脚与左脚相继落地,随即左脚向右脚后插步,两腿屈膝呈歇步,右手持剑向前直刺后屈臂内旋,使剑经体前向右侧平斩,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面向南,眼看剑尖。(图55)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32、仆步穿剑:身体直起,左脚向左侧撤步,身体右转半周,右脚向右撤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从下向左上撩(图56),右腿提起(图57),向右后落步蹬直,左腿屈膝呈仆步,右手持剑反臂向右下方穿出,左手剑指从右臂内向上穿出。左腿蹬直,右腿屈膝呈弓步(图58)。右手持剑向前直刺,左手剑指直臂向后伸出。面向北,眼看剑尖。(图59A、59B)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33、提膝上刺:身体直起,右转半周,右脚后撤,左腿提膝的同时,右手持剑外旋,使剑下落后再向上直刺,左手剑指收于胸前。面向南,眼看左方。f图60)
34、右踢腿撩剑:左脚向左侧落步,右脚上踢的同时,右手持剑上撩,左手剑指在左侧上举。面向东,眼看前方。(图61)
35、左踢腿撩剑:右脚向前落地,身体右转,左脚上踢的同时,右手持剑上撩于头顶上方,左手剑指在左侧平伸。面向东,眼看前方。(图62)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36、探海平衡:左脚向前落步,右脚再向前一步的同时,上身挺胸向前平俯,右腿直立,左腿向身后举起,脚掌朝上。右手持剑,左手剑指,分别向两侧划弧至身前,左手剑指附于右手腕后,右手持剑向前刺出。面向东,眼看剑尖。(图63)
37、仆步斩剑:左脚向后落步屈膝呈仆步,右手持剑从左向右平斩,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举。面向北,眼看前方。(图64)
38、提膝上刺:身体右转,左腿伸直,右腿屈膝呈弓步,然后右腿蹬直,左腿提膝,右手持剑,左手剑指,分别向两侧划弧至身前后,右手持剑上刺,左手剑指下按。面向东,眼看前方。(图65)
39、提膝亮指:左脚向前落步,右腿提膝的同时,右手持剑下落至身前,剑尖向上。左手剑指上架于头顶上方。面向东,眼看前方。(图66)
40、提膝上刺:右脚向前落步,左腿提膝,右手持剑向上直刺。左手剑指在身前下按。面向东,眼看前方。(图67)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41、歇步下刺:左右脚先后向前上步,左脚向右脚后插步全蹲呈歇步的同时,右手持剑下落后再向前下方刺出,左手剑指向左侧平伸。面向北,眼看剑尖。(图68)
42、虚步点剑:身体直起,左脚后撤一步屈膝呈虚步的同时,右手持剑内旋,使剑由左从上向右平点,左手剑指从右向下向后平伸。面向东,眼看剑尖。(图69)
第六段
43、歇步下截:身体右转,左脚向左侧撤步,右脚向左脚前盖步后全蹲呈歇步的同时,右手持剑从上向左下截,左手剑指经胸前向左侧平伸。面向北,眼看剑指。(图70-1A、70B)
44、蹲步下劈:身体直起,左转半周(图71)的同时,左脚向前跨步后,右脚向前跃起(图72),左脚跟进,双腿屈膝呈蹲步。右手持剑外旋,使剑从上由左向右侧下劈,左手剑指由右向下向后平伸。面向南,眼看右前方。(图73)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45、左踢腿撩剑:身体直起右转,右脚上一小步,左脚向上直踢的同时,右手持剑向上反撩,左手剑指顺势向前平伸。面向北,眼看剑尖。(图74)
46、右踢腿撩剑:左脚落地,身体左转,右脚向上直踢的同时,右手持剑向上反撩,左手剑指向前平伸。面向南,眼看前方。(图75)
47、弓步斜带:右脚向右前方落地,身体右转,右手持剑从左下向上带至头顶上方,左手剑指附于右腕。面向西南,眼看前方。(图76)
48、云剑虚步接剑:身体左转,右手持剑内旋,手心朝下,屈肘以腕关节为轴,使剑尖从前向左,并由脸部上面向后向右向前圆形平绕一周,至身前时,手心朝上,剑尖朝前上方;左手剑指在云剑时屈肘附于右腕,在云剑结束时变掌准备接握右手之剑,眼看剑尖(图77)。左手反握剑柄将剑接回,顺势使剑尖从上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弧形绕行,左脚向前半步,脚尖点地,右腿屈膝呈虚步,左手持剑屈肘下垂,手心朝后,剑身垂直贴靠于臂部后面,落于身体左侧,右手变为剑指,从上向下向右向上弧形绕行,屈肘横举,手心朝前上方,手指朝左,目光向左平视。(图78)
收式:右腿直起,左脚向后退一步的同时,右手剑指从上向前向下直臂弧形绕行。右脚向后退一步的同时,右手剑指从下直臂向后,屈肘向上弧形绕行。左脚后退与右脚并齐靠拢,两腿伸直的同时,右手剑指从上向身体右侧直臂下沉,变掌垂于右腿外侧,左手持剑不变。目光向前平视。(图79)
 
戚门十三剑(下)----魏庆新




少林护门双刀 ----刘义军

 


    双刀是武术中常见的双器械之一。尊师尹公长松曾经说“单刀看缠头裹脑,双刀看刀花”,因此要学好双刀,要求演练者基本功扎实,刀花熟练。一般要在少林拳术及单刀的基础上再学练刀花,我所学习的少林双刀刀花主要有:甩刀花、里交叉花、外交叉花、里追刀花、外追刀花、跳步砍刀花、歇步砍刀花、缠头裹脑花、滚堂花、左封、右封等等。刀花均可单式练习,待学练好单项的刀花后,再练习套路,这样就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
  武谚云:“单刀看闲手,双刀看步走。”因此练习双刀,除要求动作的协调以及走向的正确外,还要求刀法与步法的准确灵活、快捷有力。只有勤学苦练,不断雕琢,方能练达“人与刀合,刀与神合”之高深境界。
  少林护门双刀,又名开门双刀,是由我的师公刘其武(湖南省洪江市人,参加过1932年四川青羊宫全国擂台赛)传授给尊师尹长松,再由尊师于1988年传授给我。今把它整理出来与同道共研。
  预备式:双刀拜月
  并步直立,左手抱双刀贴于身左侧,目视前方,心平气和(图1),紧接上动,身体向右转,左手持双刀画弧向右,同时左脚微提起成丁步(图2),接着向左转身双手向左画弧(图3),然后身形随势下落,再转向右侧,双膝平蹲成左丁步,右手护于双刀把外侧,行双刀礼,古称“双刀拜月”(图4)。
  最后右手接外侧刀,左右两手分持一刀,在身侧画弧各向前绕圈一周后,重心提起成左虚步亮刀,左低右高,头同时摆向左侧,目视左前下方(图5)。

少林护门双刀 <wbr>----刘义军
  动作要求:静极生动,先柔后刚,双刀拜月画圆弧,虚步亮刀抖刚劲。
  1.左封右封
  接上式,右刀在头顶云刀,然后身体左转,接着左手也同时云刀,右脚提起向左后侧竖迈出一步成左弓步封刀式,目视前方(图6)。
  上动不停,然后身体右转,同时左刀在头顶云刀,接着右手也在头顶前云刀,最后成右弓步封刀式,目视前方(图7)。
  动作要求:封刀略有停顿,胸前花要抡圆,头顶云刀要平,封刀要严,左右均衡,协调一致。
  2.砍刀花
  紧接上式,右手在身左侧画弧绕刀,左脚上步左刀下砍成左弓步砍刀花,右刀收于身左外侧(图8),然后左脚收回,左手在身右侧画弧绕刀,右刀也接着画弧于身右侧(图9),紧接上动,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砍刀花,刀法同左弓步砍刀花(图10),然后右脚收回,双刀画弧(图11),紧接上动,左脚上步左手持刀下砍成左弓步砍刀花(图12)。
   动作要求:弓步砍刀成定式,两臂要抡圆,收回之脚未落地时,另一脚跳跃向前,实为用脚跳换步,跳起要灵活,落步要沉稳,左右要协调一致。
  3.坐盘花
  紧接上式,双刀逆时针画弧成交叉,同时右脚前插,重心下落成交叉步,目视左侧前下方(图13),紧接上动,翻身右转,然后左脚上步成砍刀花(图14),接着又成交叉步(图15),如此翻身砍刀三次,最后翻身后提右膝,双手在胸前合刀,双刀把平握在胸前(图16,背面图见图17)。然后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左右手平分刺刀(图18,背面图见图19),接着身体左转重心落在右脚,左脚收回成左虚步,双手持刀,刀把后拉,双刀在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图20)。
  动作要求:砍刀要猛,转身要快,只在交叉步时微有停顿,作为转换。

少林护门双刀 <wbr>----刘义军
  4.交叉花
  接上式,左脚提起向前迈出踏实,双手持刀交叉同时扬起向上,双刀刀口向上,双手相架(图21),然后右脚提起,双刀向外分开同时向上撩出,宽度约与肩齐(图22),然后右脚踏实进左步再向前撩刀(图23)。如此反复三次到左弓步双手交叉上撩刀,即图23。
  上动不停,身体左转,左脚提膝向右侧内扣护裆,两手各持一刀在胸前分刀亮式,右刀在上,左刀在下。目视在左侧前方成定式(图24)。演练时,所有定式略停顿半秒,并抖劲发力,以下同。
  动作要求:双手同时同方向同角度向外撩刀舞花,刀起身起,刀落身落,要求动作协调,一起一落。
  5.外追刀花
  接上式,左脚落地,双刀起追刀花,同交叉花,但左右刀画弧相错开,双刀按次序向前撩出(图25),一刀追一刀(图26~28),步法是双脚屈膝半蹲用平脚掌迈进,胯部左右摇摆,如鸭子走路(称为鸭子步),如此迈出八至十步鸭子步,最后重心提起,左转身成左高虚步,同时右手持刀上刺,左手持刀下砍,目视左侧前下方成定式(图29)。
  动作要求:两手协调,前后次序分明,如车轮滚滚之势,绵绵不绝。
  6.缠头裹脑花
  接上式,左脚踏实,右脚提膝,同时右刀刀口朝外,向左侧下落,右手持刀过左肩下右肩成缠头刀(图30),然后提左脚跟,身体向右转,左手过右肩下左肩成裹脑刀,身体继续右转成右缠头刀(图31),如此连续三次,然后左脚跟落地,右脚也落地,双刀在左侧前方成对刀式,双刀刀尖相对,目视左侧前方(图32),然后右转身右脚后撤,同时双刀在胸前逆时针画弧云刀后成右倒弓步封刀式,成为定式动作(图33)。
  动作要求:当起刀缠头时,支撑脚要脚跟提起,一缠一提,左右互换,刀舞身转,似陀螺旋转,双刀护体,生生不息。

少林护门双刀 <wbr>----刘义军

  7.跳步砍刀花
  接上式,重心前移,左手刀向前砍出(图34),然后重心前移,左脚蹬地,右刀向前砍出,身体在跳跃的过程中向左转身,右脚落地,同时左转身,左刀扬起,右刀向前砍出(图35),如此连续三次,以两刀为一次。最后由右手刀前砍,左手刀扬起,然后身体左转,双刀后拉成左虚步双持刀定式(图36)。
  动作要求:转身要快,在空中有砍刀动作,落地后也成砍刀动作,连续不断。
  8.里追刀花
  接上式,刀花往里走,成挂刀势,先挂右刀,左刀收于右身侧(图37),然后两刀按次序,一刀追一刀(图38、39),与外追刀花相似,唯刀的运行方向相反。如此反复三次,然后成交叉步,双刀在胸前相交叉(图40,反面见图41),然后翻身左提膝下砍刀,右手刀下砍,左手刀上架,成定式动作(图42)。
  动作要求:同外追刀花。
  9.甩刀花
  接上式,左脚落地后,双手持刀在身侧左右甩刀成双手甩刀花(图43~45),目视前方。
  动作要求:两刀不停顿,左右协调成一气,待熟练后逐步加快速度,双手快舞,刀光闪辉。

少林护门双刀 <wbr>----刘义军

  10.滚堂花
  此式动作可根据场地及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演练。如演练,可以抢背方式前滚翻,或以后倒方式着地,落地后,以乌龙绞柱为基本腿法,配合双刀在身侧舞动,右手持刀在头上盘(云刀),左手持刀在地面上平抹(背后刀),同时配合翻滚连续云抹刀,连绵不断。
  动作要求:右手云刀和在地面上的平抹刀相配合,左手刀在背后时要求刀翻身而过,不得与身体接触,以圆圈为练习方法,一般一圈翻滚四式,正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刀法要密,翻身要快。非勤学苦练、另加明师指点,难得其秘。可演练一圈或二圈,然后用“鲤鱼打挺”起身,最后接下面的收式动作。
  收式:并步抱刀(行刀礼)
  接上式,双手刀合于左侧(图46),左手接右刀后,左手抱双刀,右手护刀,双手画弧,侧身左丁步行双刀礼(图47),最后左脚踏实,右脚后撤一小步,左手持双刀画弧落于身左侧,同时左脚也收回,右手掌下按成侧身并步抱刀式(图48)。
  动作要求:一起一收,动如风,静如岳。起于礼,止于礼。
  全套演练要求: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少林护门双刀 <wbr>----刘义军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一、南派少林凳术简介:

凳,俗称“板凳”、“长凳”,在广大的乡镇农村作为家具使用。作为一种武术器械,其练习方法流传于南方各省市乡镇农村。在湖南邵阳、娄底地区,把南拳、短棍(齐眉棍)、钢刀、板凳称为“看家四宝”。凳术的主要步法有:马步、弓步、倒弓步、跪步、丁步、跃(跳)步、虚步等;凳术的主要技法有:冲、砸、绞、扫(挤)、拦(挂)、压、拖、架、藏、挑、缠头、裹脑等。南派少林凳术套路充分体现了少林派功夫直来直去,刚劲有力,技

击性突出的特点,同时又体现了南少林朴实无华、桩法稳固、劲法分明的特点。由于此套路中包含有南拳的劲法、南棍法和刀法,因此要求习练者在南拳、短棍、单刀的基础上再进行练习。

   

二、(南派)板凳凳谱

1、行拳礼;2、左右弓步缠头裹脑凳;3、丁步藏凳;4、弓步冲凳;5、马步砸凳;6、跃步弓步冲凳;7、左跪步右拦凳(左挂匾);8、右跪步左拦凳(右挂匾);9、上弓步挑冲凳;10、退马步架凳;11、上左弓步扫凳(左挤);12、上右弓步扫凳(右挤);13、右倒弓步绞凳;14、左倒弓步绞凳:15、右倒弓步冲凳;16、左右缠头裹脑凳;17、左倒弓步拖凳;18、上弓步扫凳;19、马步压凳;20、平步持凳;21、左右弓步缠头裹脑凳;22、丁步藏凳;23、弓步冲凳;24、马步砸凳;25、跃步弓步冲凳;26、左跪步右拦凳;27、右跪步左拦凳;28、上弓步挑冲凳:29、退马步架凳;30、上左弓步扫凳;31、上右弓步扫凳;32、右倒弓步绞凳:33、左倒弓步绞凳;34、右倒弓步冲凳;35、左右缠头裹脑凳;36、左倒弓步拖凳:37、上弓步扫凳;38、马步压凳;39、并步持凳;40、收式。

   

三、分解动作说明:

1、行拳礼:把凳摆在演练者的前面。演练者并步直立,目视前方(图1),上步坐于凳上,左掌右拳行拳礼(图2)。

2、左右弓步缠头裹脑凳:按上式,起立双手握凳(图3),左转身成左弓步,凳从左身侧缠头扫出(图4、图4正面),紧接着右转身成右弓步裹脑凳(图5)。眼视前方略下。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3、丁步藏凳:左脚收回,成左丁步,右脚屈膝下蹲,双手竖凳于右身侧,眼视前方(图6)。

4、弓步冲凳:上左弓步,双手斜冲凳,力达左凳头(图7)。

5、马步砸凳:上右步,左转身成马步,凳顺时针上绕,然后下砸凳,击响地面,眼视下方(图8、图8正面)。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6、跃步弓步冲凳:双手提起凳,前跳跃步(图9),下落后成右弓步冲凳(图10、图10正面),力达凳头。

7、左跪步右拦凳(左挂匾):退右脚横开左跪步右侧拦凳(图11),力达同侧凳面。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8、右跪步左拦凳(右挂匾):紧接上动,左脚后撤,左转身,右腿下跪成右跪步,同时两手逆时针旋转90度,双手拿凳向左身侧拦凳(图12)。

9、上弓步挑冲凳:起身左脚提膝上步侧身挑起,顺时针转凳,左脚下落成左弓步斜冲凳,要求挑冲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图13)。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10、退马步架凳:左脚后退成马步,双手举凳上架,发寸劲,眼视上方(图14)。

11、上左弓步扫凳(左挤):上左弓步平肋扫凳,势成侧面挤压(图15)。

12、上右弓步扫凳(右挤):上动不停,上右弓步平肋扫凳,成侧身挤压势(图16)。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13、右倒弓步绞凳:后撤右脚,凳随身势右侧后绞(图17),绞者,绕身翻动,前后互换,左右相生也。

14、左倒弓步绞凳:紧接上动,后撤左脚,凳随身势左侧后绞(图18),两式须相连。

15、右倒弓步冲凳:紧接上动,再转右侧成右倒弓步,在到达右侧身后时冲凳(图19)。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16、左右缠头裹脑凳:此势同动作2类似,前式为定步,左右变化。此式的方向为前后,同时此动作为一步一动,先左转身,上右步起凳,左上右下(图20),紧接着继续向左身侧转动,同时缠凳,变为左下右上(图21、图22),然后左脚后撤左倒弓步摆凳,变为左上右下(图23),此为缠头凳,同;1法之缠头法。上动不停,紧接着向右转身上左脚裹脑凳,变为右上左下(图24),继续右转身,变为左上右下(图25),然后右脚后撤成右倒弓步摆凳,变为右上左下(图26),此为裹脑凳,同刀法之襄脑法。此凳法为逆时针旋转一圈(缠头法),接着顺时针旋转一圈(裹脑法),身器合一,护身而行,使凳形成两个圆。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17、左倒弓步拖凳:重心后移,成左倒弓步,凳随势走成拖凳式,劲力内含于凳身(图27)。

18、上弓步扫凳:上势不停,上右弓步由拖凳变为扫凳,拦腰横扫(图28),劲力斜下。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19、马步压凳:上动不停,左转身成马步下压凳(图29正面)。演练时是背面,此图为正面图,眼视右侧下方。

20、平步持凳:起身站立,双手持凳于胸前,双脚右实左虚,此势为过脚动作,一晃而过(图30正面)。演练时是背面,此图为正面图。

21、左右弓步缠头裹脑凳——38、马步压凳(同动作2-动作19),只是动作为一去一回,方向完全相反。

39、并步持凳:接上式,马步压凳后,左脚收回同右脚并拢咸并步,同时双手上平举凳(图31)。

40、收式:紧接上式,双手把凳放于身前。然后并步直立,双手行拳礼(图32)。演示完毕。

 南派少林凳术----尹长松传授;刘义军整理

 

 







尹氏少林单刀破棍法----刘义军

    少林单刀法,架刀必进步。
  接刀先洗手,刺刀必封喉。
  藏刀如藏宝,出刀必见血。
  挂刀如游凤,腾空如飞龙。
  落步如大雁,展翅有妙招。
  最毒舍身技,一击必见杀。
  欲求刀法精,拳为艺之源。
  除非有德人,切莫轻传技。
  尹氏少林刀法,是尊师尹长松在原有少林刀法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器械的特有属性,如棍的无刃、刀的单刃、剑的双刃、达摩杖的钩等独有性,充分发挥器械的特长而创。尤其在以短进长、以短破长的对抗中,充分体现出轻巧缠绵、虚实互变、见血封喉的特点,发挥出了短器械的优势。
  下面介绍的单刀破棍法,充分发挥了刀的短巧以及单刃等特点,重点以少林刀法为主,主要刀法有洗刀、抱刀、架刀、绞刀、藏刀、劈刀、刺刀、砍刀、拦刀、截刀、挂刀、按刀、斩刀、撩刀等。
  备注:以下对练演示,持齐眉棍者为甲方,持单刀者为乙方。要求练习时循序渐进,由慢到快,最好有老师旁观并指导,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架棍洗刀
  1.甲方持棍由上向下劈击乙,乙避开甲棍法的锋芒,以靠近刀柄处的刀根斜接对方下劈之棍(图1)。
  2.上动不停,乙方借助甲方下劈之势,刀锋向前下削击甲方前手,甲方因手受伤而脱棍,乙方可进一步攻击甲方(图2)。
  【刀法说明】
  乙方接棍不能正面直接迎接,而是要顺着对方棍劈下来的劲道引进,同时微左转身,旋转刀身以卸去对方的主要劲力;另外接棍时要保持刀有一定的斜角,约为刀口向前的15度角,然后才好顺势向前削击对方的前手。
  此式刀法,古称“洗”法,主要是洗削对方前手,使敌受创而失去战斗力。刀谚云:劈击斜拦,逢进先洗。
  二、抱刀击裆
  1.乙左手抱刀式,甲向乙劈棍袭击,乙无法躲闪,只有顺势用左手刀根处斜架对方之棍(图3)。
  2.上动不停,乙方借对方下劈之力,起右脚,以脚背弹击甲方裆部(图4)。

尹氏少林单刀破棍法----刘义军

  【刀法说明】
  接棍不能正面直接,而是要顺着对方棍劈下来的劲道引进,同时微左转身,用旋转刀身之法卸去对方的主要劲力;另外接棍时要保持刀有一定的斜角,此处约为刀口向后的15度角,然后才好顺势起右脚向前弹击对方的裆部。
  此式打法,古称“毒蛇吐芯”,主要是借助对方的劈棍,对方是上实下虚,我方上虚下实,以实击虚。刀谚云:抱刀斜拦,毒蛇吐芯。
  三、藏刀劈击
  1.甲方在右侧以直棍冲击乙方,乙方以左虚步右藏刀式接棍(图5)。
  2.乙方接棍后,顺势进步,以右刀由上而下劈击甲方头手等处(图6)。
  【刀法说明】
  甲方向乙方冲击棍时,乙方以躲闪为主,同时左手出手防止对方变棍,不要强行去格挡或抓拿,只须避开冲棍之锋芒即可。然后右脚上步,右刀由上向下顺势劈击对方,无论是头面部,还是身手部,均可使敌受创。
  此式打法,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先藏刀于身后,对方出棍,即以抡劈式后发先至,直劈对方。刀谚云:藏刀裹锋,出手见红。
  四、挂刀刺喉
  1.甲方在右面持棍点击乙方腿部,乙方右脚提膝,同时右刀由上向下扫挡甲方棍之梢节(图7)。
  2.上动不停,甲方顺时针画弧欲变棍扫击乙方,乙方则顺势落步右腕顺时针挂刀,同时刀尖向前刺向甲方喉面部(图8)。
  【刀法说明】
  甲方点击乙方时,乙方须先行提膝闪躲,同时下截刀击响敌棍,一响后便挂刀调头,刺向对方咽喉或面部。
  此式的打法,为“下惊上扰”之用法。刀与棍相接,最忌讳以力相持,因此在接棍过程中,正如拳谚所云:一接必变,一变必杀。远则求近身,一进取要害。
  五、绞刀斜劈
  1.甲方在右侧持棍斜劈乙方,乙方以刀护身,身体右转,侧身用刀刃一侧根部接棍,左手护刀背(图9)。
  2.上动不停,乙方借甲方进棍之势,右手下拉,左手画弧下压,以刀绞压甲方之棍(图10)。
  3.上动不停,甲方棍被压,欲挑起,乙方顺势左手抓住或压住敌棍,右手持刀斜劈甲方头颈侧面(图11)。
  【刀法说明】
  乙方需要充分利用甲方下劈之势,以刀接棍,旋转刀身,用绞压之力,接近刀根,使甲方之棍在贴身处无法施展,然后用左手接下压之力,右刀则可攻击对方。
  此式的打法,是通过绞压的变化,控制住棍的运行轨迹,然后再行杀法。刀谚云:绞压卸力,以短制长。
  六、绞压撩刀
  1.甲在左侧用棍向乙方头部劈击,乙方双手持刀用刀近根处接甲方棍之梢节(图12)。

尹氏少林单刀破棍法----刘义军
  2.上动不停,乙方借甲方下劈之势,双手压刀,同时刀身向下旋转,控制住棍(图13)。
  3.上动不停,在甲方欲变棍时,乙方双手向上斜撩刀,以刀尖撩击对方胸或头部(图14)。
  【刀法说明】
  双手刀法,在单刀法中时有运用,其优点在于能够加大迎接和击打的力量,但缺点是转换有所不灵,幅度相对小一些。
  此式刀法,主要是通过双手持刀绞压来控制棍,但不控死,敌方受压欲起棍时,借势撩击对方,势如破竹。刀谚云:双手撩刀,左右逢源。
  七、斜格翻劈
  1.甲方低冲棍,欲攻击我下三路,我偏身右插步进身,以刀斜压接棍(图15)。
  2.上动不停,乙方向右旋转身体,同时翻身用刀由头上画弧劈击甲方头部(图16)。
  【刀法说明】
  乙方接棍要等对方旧力将尽新力未生之时,以刀御棍,同时用插步进身,然后翻身下劈,迅雷不及掩耳。
  此式刀法,古称“凤凰展翅”,借旋转进身,借旋转劈击。刀谚云:凤凰展翅,变化莫测。
  八、腾空反击
  1.甲方持棍扫击乙方腿部,乙方顺势跃起,双手扬刀上架(图17)。
  2.上动不停,在甲方棍扫过之机,乙方在落地的过程中,即以刀反击,直刺甲方头面部(图18)。
  【刀法说明】
  乙方需等甲方棍扫时才跳起,同时刀向上扬,使敌不明我之变化,在向下落时,即以刀尖刺向甲方。
  此式刀法,古称“飞龙在天”,借对方扫棍腾起,借下落之机攻击对方。刀谚云:飞龙在天,闪电一击。
  九、舍身杀法
  1.甲方用棍直接劈击我的头部,我偏身用手接棍或拦棍,无论是否接住,我即用刀拦腰斩击对方腰部,此为舍身刀法之一(图19)。
  2.甲方用棍劈击我的身体,我以左后插步上步,左手接棍或拦棍,右手直接砍击敌腿部,此为舍身刀法之二(图20)。
  3.甲方用棍劈击我头部,如我刀身正在左侧,则我左手上架棍,右刀斜砍甲方腿部,此为舍身刀法之三(图21)。

尹氏少林单刀破棍法----刘义军
  【刀法说明】
  舍身杀法,是以刀对棍,同时出击,接棍或挨棍打,换取对方中刀的必杀技。如上面所例的三法,第一法是斩腰刀法,第二法为斩马(腿)刀法,第三法为反斩马刀法。
  此式刀法,以攻对攻,以杀对杀。刀谚云:勇无遮拦,一击必杀。
  (传授/尹长松演示/谢华刘谢婉儿)






典韦放哨双戟----王子平、胡振国

 


前言:

  本篇介绍的“典韦放哨双戟”是一趟稀少的传统武术套路,是由前“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门长王子平老先生传授的。王老先生因臂力过人,当年在武林界曾获有“千斤王”之美称。

  “放哨双戟”的演练方法独具一格,既有别于刀剑,又近似于鞭锤,对增强体质锻炼力量极有帮助。我有幸少年时即习得此技,经过长年练习,至今,虽已年逾花甲,但却臂力未衰,而且横劲超乎常人。俗话说:人有直劲少横劲,直木虽能托千斤,但稍加横力即可使之倒下。这就是人们在竞技中常用来形象比喻的“四两拨千斤”。而这趟双戟套路恰好是增添横力极好的锻炼方法。初习者以每只戟的重量为2—3斤为宜,以后如能练到每只戟的重量为5—6斤,且运用自如,则顿感周身有力,横劲猛增。戟之长短以本人垂臂握戟戟头近地为宜;柄之粗细,亦因人而异,以握之称手即可。总之戟的长短、轻重要适合习者的自然条件,这样练习起来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今为了缅怀前辈,提高读者学习武术的兴趣,特将家中收藏五十余年的这趟双戟演练图说整理成册,奉献给大家,供广大武林爱好者学习,研究和参考,从中获益。

  动作分解

  第一式:预备式

  两脚并立面向南,上体正直,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执戟分置于身体两侧,两戟指地,两手手心向内,眼向前看(图1)。

  第二式:跨虎献花

  接上式左脚向前出步,脚尖点地,左腿微屈,右腿屈膝下蹲后坐成左虚步;同时两手将双戟直臂向前向上向后平行举起,两手手心相对,两手虎口向后,两戟间距略比肩,腰背上拔,眼向前看(图2)。

  第三式:马踏落花

  接上式左脚原地踏脚提起,仍向原地落步,右脚接着也踏脚向后提起,随即向前上步,左脚顺势跟进向右脚并步靠拢,两腿直立;同时两手将双戟直臂由上向前向下分落于身体两侧,两戟指地,两手手心向内,挺胸收腹,眼向前看(图3)。

  第四式:左插步右上双劈

  接上式,左脚提起向左摆落步,脚尖外撇,身向左后转体180度,面向北;右腿向东横进一步,左脚顺势向右腿后倒插步,右腿微屈,左腿自然蹬直。同时两手将双戟稍向右侧扬起,随即顺左摆转体之势,由右向下向左小腿外侧劈下。不停向上绕环趁势向右侧上方劈去,两劈伸直斜举,两手手心相对,两戟平行,上体稍向右侧倾,腰背上拔,眼看右戟(图4)。

 
  第五式:左翻身左弓步单双轮劈

  接上式以右脚跟和左脚掌为轴,身体速向左后翻转成左弓步,同时双戟随身体翻转由右上向下向左向上绕环,左戟先,右戟后,向前劈去,左戟劈后不停顺势向左后落下,左臂伸直,虎口向下。右戟前劈,右劈伸直平举,虎口向前,眼看右戟(图5)。

  本式要领:轮劈动作,左戟先,右戟后,要与身体翻转相协调,动作要快,要猛,但不能因此而身体摇动;翻转时要注意仰面挺胸挺腹,双戟轮劈要走立圆。
典韦放哨双戟(上)----王子平、胡振国
  第六式:右盖步右上双劈

  接上式左手将戟由左后向前向上挪移至右手戟下,两手手心相对。动作不停,向后回身右转,双手将戟直臂上绕由左向上向右侧上方迅速劈去,两臂斜举,两手手心相对,两戟平行,同时右脚向左腿前盖步横落,脚尖外撇,右腿微屈,左腿自然蹬直,上体稍向右侧倾,腰背上拔,面向南,眼看右戟(图6)。

  第七式:右丁步双崩

  左脚由右腿后向前(东)跳步落去,左腿屈膝微蹲,右脚随之跟进内收,脚尖点地,腿微屈,身体回转向西成右丁虚步,同时两手直臂摇肩将双戟由右上向左向下绕环向前翘腕上崩,右臂伸直,平举,手心向左,左臂屈肘紧靠右肘内侧,手心向右,两手虎口向上,眼向前看(图7)。

  
典韦放哨双戟(上)----王子平、胡振国


  第八式:左虚步双盖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步,右腿屈膝下坐,左脚脚尖随之提起,腿微屈成左虚步,同时两手将双戟向裆前欠身下按,左戟压盖在右戟上,两戟交叉成十字形,两手心向下,眼向前看(图8)。

  动作要点:双戟下按压盖时要注意直背塌腰,防止弯腰拱背。

  第九式:马步左右分劈

  接上式身体向上立起,两手将戟交叉上举,身向右后急转,左脚提起,顺势向东横进一步,面向南,两腿屈膝下蹲成马裆,同时两手举戟随体右转,由上向两侧分砸劈下,两臂向左右伸直平举与两戟形成一字形,两手手心向前,眼向右看(图9)。

  典韦放哨双戟(上)----王子平、胡振国
  第十式:左右弓步崩架劈

  接上式身向右转,两脚原地变马步成右弓步,面向西,同时右手翘腕上崩将戟向右肩外侧倒去,随即将戟身举臂上架,再快速向前劈去,右臂伸直平举,虎口向前,左戟仍在左后平举未动,眼看右戟(图10)。动作不停,两脚原地向左后转体成左弓步,面向东,同时左手翘腕上崩将戟向左肩外侧倒去,随即将戟身举臂上架,再迅速向前劈去,左臂伸直平举,虎口向前,右戟仍在右后平举未动,眼看左戟(图11)。

  动作要领:两戟一崩一架一劈的动作,均是在下体(弓步)不动的状态下进行的,要求快速有力,节奏分明。

  第十一式:右盖跳马裆左右双崩架劈

  接上式右脚向左腿前盖跳步落地,左脚提起再向前上步,身向右转,两腿屈膝下蹲成马裆,面向南,同时两手由平举状态,直劈翘腕上崩,将两戟向两肩外侧倒去,随即将戟身举劈上架再快速向两侧平劈,两臂与两戟成一字形,两手手心向前,眼向前看(图12)。

  第十二式: 钻天右后转马步左右分劈

  接上式两手将戟由左右向下向胸前抄抱,两臂屈肘,右手在左腋下,左手在右臂外,两戟直立,两手虎口向上,身体随之稍向下沉。动作不停,两脚用力蹬地向上纵身跳起,在空中迅速向右后转体,两脚同时落地成开裆站立,顺势两腿屈膝下蹲成马裆,面向北。同时两手抱戟随体右转向上举臂左右分开向下平劈,两劈伸直与两戟成一字形,眼向前看(图13)。

  动作要领:纵身上跳时要尽力跳高,空中转体要快,两脚要同时落地;马裆与向下平劈动作要同时完成,身体不可晃动。

  第十三式:右插歇步右双过顶左下双劈

  接上式上体稍前俯,两脚未动,左手将戟向下经身前向右挪移至右手戟下,两手手心相对。动作不停,身体随之立起并稍向后仰,同时两手顺势将戟绕向身后,双臂向上举起将双戟由右向左平行过顶(过顶时两手虎口向后),向下向左侧双劈近地,两臂伸直,两手手心向内,两手虎口向左。同时右脚向左脚后倒插步,两腿屈膝下蹲成右插歇步,上体稍向左倾,眼看双戟(图14)。
典韦放哨双戟(上)----王子平、胡振国
  第十四式:右磨扫右转360度左丁虚步双拉托护右耳

  接上式身体向上立起,右脚向右横开一步,身体随之向右转,左脚向前(东)进步。动作不停,身体继续向右后转动,右脚再向前(东)退步,转体向北,右腿屈膝半蹲,左脚稍内收,腿微屈,脚尖点地成左丁虚步。同时两手将戟由左向右近地磨扫,随转体之势,绕向身后,两臂上举,将双戟由右向左平行过顶(过顶时两手虎口向后),至左侧时,两臂屈肘将双戟由左向右平行拉带,左戟在外,两手手心相对,右手手背靠近右耳外侧,两手虎口向左,眼向左看(图15)。

  动作要领:本式是以向右不断转体的动作中向东连进三步,共转体360度。双戟磨扫绕转过顶动作,要与转体上步相协调,中间不可有停滞现象。拉戟平托,要与虚步动作同时完成。

  第十五式:蹬左脚钻把右弓步前刺

  接上式身体向上立起,左脚向前(左)向上踢起(脚尖上翘),顺势向前落步,以左脚为轴,身向右后转体,右脚随之屈膝上提;同时两戟方位未变仍指左,两手将戟上举,头从双戟下钻过,两臂屈肘,双戟平落胸前,左戟在外,两手手心相对。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落步,身微右转成右弓步,面向西,两手顺势将双戟并排向前平刺,两臂伸直,眼向前看(图16)。

  动作要领:左脚蹬腿要超过腰高,脚尖尽力上翘,力在脚跟。转体过顶,提膝动作要迅速,上下协调,身体不可摇晃。前刺动作要与右弓步同时完成。

  第十六式:左双面花并步双盖

  接上式两臂由前稍下沉,肘微屈,两手向左转腕将双戟由前下向左向上经面前向右绕转,上体随之稍向后仰,右戟继续由右向下向左绕去,左戟由右向前向下,加盖在右手戟上,两戟交叉下按,两手手心向下。同时右脚向后向左脚并步,两腿并膝下蹲,身稍前倾,腰背挺直,眼向前看(图17)。
  



  第十七式:大鹏展翅

  接上式动作不停,身体迅速上挺,右腿挺直,左脚屈膝上提,脚尖向下,成右独立步;同时两手将双戟由身前下方,向左右分开翘腕上崩,两戟直立,两臂伸直平举,两手手心向前,两手虎口向上,眼向前看(图18)。

  第十八式:左右弓步双擒拦左弓步双劈

  接上式稍停,左脚向前落步成左弓步,上体稍向前俯,同时两臂内旋向内转腕,左手将戟由左向前向下向右后绕转,右手将戟由右向前向下向左后绕转,两臂在身前屈肘环抱,右臂在上,两手虎口向后,两手手心向内。动作不停,右脚向前继上一步,同时两臂外旋,向上向外翻腕,右手将戟由左后向上向前向下向右后绕转一圆环,左手将戟由右后向上向前向下向左后绕转一圆环,两臂随之向左右分开向下伸直,紧靠两侧胯旁,两手虎口向后,两手手心向外。动作不停,左脚再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由身体两侧直臂上举,将双戟由后向上向前并排劈去,高与胸平,两手虎口向前,眼向前看(图19)。
典韦放哨双戟(上)----王子平、胡振国
  动作要领:本式向西不停地连走三步,双戟擒拦与前臂动作,是在行走的过程中完成的,要求做到上下协调,前后连贯,中间不可停顿,一气呵成。(待续)

   第十九式:左虚步分提双抱

  接上式重心后移屈右腿,左脚稍内收,脚尖点地,腿微屈成左丁虚步,同时两手将戟由前向下向左右分开上提,两臂平举,两手虎口向下,动作不停,下体虚步末动,两手再屈肘向胸前抄抱,将两戟向身后插去,右手在左肩外,左手在右腋下,两手手心均向下,两手虎口均向后,眼向前看(图20)。

  第二十式:左绞丝歇步左右分刺

  接上式左脚踏实,右脚向前跳步,身向左后旋转,左脚提起向前退步,身体继续向左旋转,右脚顺势再向前上步,两腿开立成撑裆,同时两手抱戟姿势未变,随体向左旋转,动作稍停,遂以两脚为轴原地,向左后转体,面向北,成左前右后之绞丝步,同时两手将戟向前向上向左右分开,两戟戟柄相对于胸前,两手手心向上,动作不停,两腿交叉屈膝下蹲成右歇步,同时两手将双戟向左右分开平刺,两臂伸直,两手手心向上,眼向右看(图21)。

  说明:本式是以旋步的方式向西连进三步,动作要求,抱戟旋转,绞丝步翻戟,歇步分刺等三个阶段分明,快速连贯,上下协调,最后分刺动作要与歇步下蹲同时完成。

  第二十一式:后拍顶拍左歇步左右分扑

  接上式身体向上立起,右转向东,右脚随之向右前斜上一步,同时两手将两戟向下向身后一碰击,随即左脚再向前上步,同时两手将两戟由身后向左右直臂向上举起,在头顶上一碰击,动作不停,右脚再向左腿前盖步横落,脚尖外撇,右转向南,两腿屈膝下蹲成右前左后交叉歇步,同时两手将双戟由顶上顺势快速向下向左右两侧扑打至地,两臂伸直,两手手心向下,眼向右看(图22)。
典韦放哨双戟(下)----王子平、胡振国


  第二十二式:右歇步圈戟

  接上式身体向上起立,两腿右前左后交叉,遂以两脚掌碾地,身体向左后翻转一周,两腿顺势交叉盘坐下蹲成右歇步,同时两手将戟向面前身下,戟头相对,随身体向左翻转,左戟直臂上提,右戟直臂上顶,向上绕环,顺势左戟向身体左侧落下,左臂伸直,左手虎口向上,左戟直立,右戟向头前上方横架,右臂伸直,右手虎口向左,两戟戟头仍相对,眼看双戟(图23)。

  第二十三式:右扑步右下劈戟

  接上式,身微起,右脚由左腿后向右擦地伸出,右腿挺直,脚尖内扣,左腿仍屈膝下蹲成右扑步,同时右手将戟由上向下向右腿内侧直臂下劈近地,虎口向前,身体随之稍向前俯,左手持戟未动,眼看右戟(图24)。

  第二十四式:右弓步担山

  接上式重心前移,右脚脚跟稍向内磨转,脚尖朝前,右腿屈膝前弓,左腿随之在后挺直,脚尖内扣成右弓步,同时右手随势向前向上翘腕,将戟上崩挑起,两臂前后平举,两戟直立,两手虎口向上,眼看右戟(图25)。
典韦放哨双戟(下)----王子平、胡振国

  第二十五式:左击步右弓步崩劈

  接上式右弓步未动,两手将两戟直臂垂腕,前后下点平劈,左脚随即由后向前,碰击右脚脚跟,右脚顺势向前进一大步,仍为右弓步,同时两手将两戟直臂翘腕,前后上崩挑起,两戟直立,随即两手将两戟再直臂垂腕,前后下点平劈,两臂右前左后平举,眼向前看(图26)。

  注:左击步右弓步崩劈动作要连续重复做三遍。

  第二十六式:左插歇步左双过顶右下双劈

  接上式身向左后回转,两脚原地,重心左移,左腿微屈,右腿伸直,同时右手将戟由右向下向左摆移左手戟下,两手手心相对,动作不停,左臂外旋,右臂内旋,两手将双戟绕向身后,随即两臂上举,从左向右平行过顶(过顶时两手虎口向后),身腰顺势向右回转,将两戟由上向右,下劈近地,两臂伸直,两手手心向内,两手虎口向右,同时左脚向右腿后插步,两腿屈膝下蹲成左插歇步,上体随之稍向右倾俯,眼看双戟(图27)。

  第二十七式:左磨扫左转360度右丁虚步双拉托护左耳

  接上式身体向上立起,左脚向东横开一步,身向左转,右脚向左脚前上步,身体继续左转,左脚再向前(东)退步,左腿屈膝蹲下,右脚稍内收,腿微屈,脚尖点地,转体向南成右丁虚步,同时两手将双戟由右向左顺地磨扫,顺势绕向身后,两臂上举,由左向右平行过顶(过顶时两手虎口向后),过顶后顺势将双戟由右向左平行拉带在左耳外侧,两臂微屈,右戟在外,两手手心相对,两手虎口同右,眼向右看(图28)。

  动作要领:同第十四式。

  第二十八式:右丁步左后双下劈

  接上式右丁虚步不动,上体回身向左,同时两手将戟顺势由右向上向左向下回劈近地,两臂伸直,两戟平行,两手手心向内,上体随之稍向左侧倾俯,眼看双戟(图29)。

  第二十九式:左插步左架右上挥(右犀牛望月)

  接上式右脚稍向右横移挪步,左脚顺势向右腿后倒插步,右腿微屈,左腿自然蹬直,同时右手将戟由左下向右侧上方直臂斜挥,手心向下左手臂外旋,将戟屈肘向上横架于头前左上方,手心向外,虎口向右,两戟戟头均指向右上方,身体稍向左倾俯,眼看右戟(图30)。

  第三十式:右插步右架左上挥(左犀牛望月)

  接上式左脚由右腿后向左横跨一步,右脚随即向左腿后倒插步,左腿微屈,右腿自然蹬直,同时双戟由上向右落下,随势左手将戟直臂向左侧上方斜挥,手心向下,右手屈肘将戟架于头前右上方,手心向外,两戟戟头均指向左上方,上体稍向右倾俯,眼看左戟(图31)。

  第三十一式:左歇步左右分扑

  接上式右脚由左腿后向右开步,右腿微屈,左腿自然蹬直,两手将戟由上向左落下成败式拖戟之势,身向右后转体,左脚向西进步,右脚向西退步,面向东,同时两戟随体右转,左手屈肘将左戟由左下向右向上经面前绕一面花,继续向左向右下绕去,右戟紧随左戟之后,也屈肘从左下向右向上经面前绕一面花向左和下绕去,盖压在左戟之上,两戟交叉,身体随之稍向前俯,动作未停,两脚原地向右后磨转,身腰直起成右前左后之交叉步,随即两腿屈膝下蹲成左歇步,同时两手将戟由身前交叉上举,随体右转顺势左右分开向下扑打至地,两臂伸直,两手手心向下,眼向前看(图32)。
典韦放哨双戟(下)----王子平、胡振国


  第三十二式:左虚步左右分提

  接上式身体起立,两腿右前左后交叉,同时左手将戟由左下经身前向右下扫去,右手将戟由右下经身前向左下扫去,两臂相叠交叉,右臂在上,两手手心向下。动作未停,两脚原地向左后磨转,转体向东,同时以两肘为轴,右手戟由左向上经面前绕一面花,继续向右向左下绕去,左手戟由右向左向上经面前绕一面花,向右向前向下压盖在右手戟上,两手手心向下,上体随之稍向前俯。动作不停,右腿屈膝后坐,左腿调整稍内收微屈,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身腰直起,两手将双戟由前下向左右向上拉开,两臂平举,两手虎口向下,眼向前看(图33)。

  第三十三式:左右怀拦左右向上反击

  接上式,两手左右提戟平举,左腿屈膝上提,右腿独立;动作未停,左脚向前落步,右脚随即向前跳步,左脚再向右腿后插步,同时左臂屈肘,左手手心向内,将左戟由左向上向右向下绕转,搂抱在右胸前。动作未停,两脚原地碾地向左后转体,面向南,两腿开立成撑裆,同时左戟随转体之势,举臂向上向左平劈,右手戟仍在右侧平提,眼看左戟。动作未停,右脚再向左腿后插步,同时右臂外旋屈肘,手心向内将右戟由右向上向左向下绕转搂抱在左胸前;动作未停,两脚原地向右后碾转面向北,两腿开立成撑裆,同时随转体之势,右臂上举将右戟向上向右平劈,左戟仍在左侧平举。眼看右戟(图34)。


  动作要领:左右怀拦向上左右反击动作要连贯快速,中间不要停顿。

  第三十四式:右绞丝歇步双拉托护右耳

  接上式两脚原地向右后转体面向南,两腿屈膝下蹲成右前左后之绞丝歇步,同时两手将戟,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向右平等拉带向右耳旁,两手手心相对,两手虎口向左。眼向左看(图35)。

  第三十五式:蹬左脚钻把右弓步伸腰斜刺

  接上式身体立起,左脚向前向上蹬脚(脚尖上翘)随即向前落步,以左脚为轴,身向右后转体,右腿随之屈膝上提面向北,同时两戟方位未变,仍指东,两手不举,头从双戟下钻过,两臂屈肘托戟于胸前,两戟平行,左戟在外,两手手心相对,两虎口向前。动作不停。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同时两手将双戟由胸前向右向上直臂斜撑上刺,上体随之稍向右侧倾俯,眼向右看(图36)。
典韦放哨双戟(下)----王子平、胡振国

  第三十六式:左虚步双盖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步,身向右转,右腿屈膝后坐,左脚稍内收,腿微屈,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两手将戟由上向下向裆前身下交叉下压,左戟压盖在右戟之上,两臂伸直,两手手心向下,上体顺势稍向前倾俯,腰背挺直,眼向前看(图37)。

  第三十七式:左弓步左叉架

  接上式左脚向前跨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将戟仍交叉直臂向上向前斜撑上架,眼向前看(图38)。

  第三十八式:右弓步右叉架

  接上式两戟仍交叉由前上下沉至左膝前,随即两脚原地向右后转体,重心右移成右弓步,同时两戟交叉随体右转顺势向前向上直臂斜撑上架,眼向前看(图39)。

  第三十九式:右虚步左右分提

  接上式重心后移,左腿屈蹲后坐,右脚内收,腿微屈,脚尖点地成右高虚步;同时两手将双戟由前向下交叉下落顺势向两侧左右分开,直臂平提,两手虎口向下,两手手心向后,眼向前看(图40)。
典韦放哨双戟(下)----王子平、胡振国

  第四十式:二起脚左后转左弓步轮劈

  接上式,重心前移,右脚踏实,左脚随之向前向上摆起,右脚随即蹬地向上跳起,在空中向前向上踢脚,脚面蹦直。左脚向下先落地,右脚继之向左脚前落下,两脚随之原地向左后转体,面向东,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将戟由两侧下落,随转体之势,左手将戟由下向上向左向前直臂甩打前劈,顺势向左后落去,虎口向下;右手将戟紧随左戟之后,也由下向上向左向前直臂劈去,虎口向前,眼向前看(图41)。

  第四十一式:右后转右弓步轮劈

  接上式两脚原地向右后转体,重心右移成右弓步,面向西同时随转体之势,右手将戟向上向右向前甩打前劈,顺势向右后落下,右臂伸直,虎口向下;左手将戟紧跟右戟之后,也向上向右向前直臂劈去,虎口向前,眼向前看(图42)。

  第四十二式:左虚步白鹤亮翅
  
  接上式两脚原地向左后转体,面向东,重心仍落右腿屈膝下坐,左脚内收,腿微屈,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随转体之势,左手将戟直臂向下向左拉向左胯旁,虎口向前,右手将戟向右向上直臂扬起,上举,虎口向左后,眼向前看(图43)。

  第四十三式:右虚步白鹤亮翅

  接上式左脚向北移步,身向右转,重心左移,屈左腿;右脚内收,腿微屈,脚尖点地成右虚步,面向南,同时右手将戟顺势直臂向下向右拉向右胯旁,虎口向前,左手将戟由下向上直臂上扬举起,虎口向右后,眼向前看(图44)。

  第四十四式:收式还原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步左脚向右脚并步,两腿直立;同时两手将戟直臂下垂,分执于身体两侧大腿旁,手心向内;两戟头指地,挺胸,收腹,眼向前看(图45)。
典韦放哨双戟(下)----王子平、胡振国






活把春秋大刀----胡振国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前言

  大刀在武术器械中属中长兵器,因其杀伤力极强,故有百刃之君的称号。套路是由劈刺撩扫扎砍点挑以及舞花等动作组合而成,其特点是大开大合,刀法丰富,运动范围较大。

  这里所介绍的“活把春秋大刀”是一趟古老的传统刀法,动作潇洒,气势威武,是由河北沧县武师韩化臣于1928年赠以我师(当时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首席教官)陆林老先生留作纪念的,其原始版本至今保存完好。其套路名称取意於三国历史故事定名为“关云长义释黄汉升”简称“释升”,因此这趟“春秋大刀\"是当年南北武林聚汇南京技术交流之佐证,对后来武术事业的开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俗话说:“单刀看左,双刀看走,大刀看手。”根据我多年练习的体会,耍练大刀能使人增强臂力,培养自信,振奋精神,平添几分豪气,对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很有帮助的。今值国势强盛,武术事业蓬勃发展之际,特将其推荐给武术爱好者学习、研究和参考,从中获益。

  活把春秋大刀歌诀:

  英雄站立右持刀,理髯请手胆气豪。

  泰山压顶盖右步,进步弓裆右背刀。

  怀中抱月挎右肘,云顶独立挥千斤。

  提襟挟衫右扑步,擒拦马步右劈刀。

  青龙翻身推泰山,举刀不斩马失将。

  旋身擒拦右下劈,托梁转磨右挥刀。

  右左绕花左换把,怪蟒翻身伏草丛。

  青龙出水中心扎,倒步拉把钻下点。

  托梁磨转拦腰斩,盖步披身下扫撩。

  摇摆挑抱防暗箭,怪蟒翻身伏草丛。

  仙人伸腰倒左步,返身双撑变弓裆。

  退步擒拦左下劈,挑袍推钻右脚蹬。

  拉把力劈开山势,换把后转轮劈刀。

  原地抱刀右虚步,插步蹲身右扫撩。

  左转下扫辅地锦,磨转旋身右拦腰。

  右转地锦飞天叉,左右原地劈连环。

  仙人伸腰右盖步,返身双撑变弓裆。

  铁牛耕地右扑步,后撤右腿左托刀。

  托梁转体换把扎,败式诱敌右拖刀。

  返身轮劈大回转,抱刀勒马观阵前。

  举刀独立冲天势,搬转回身下劈刀。

  起身独步中锋刺,败式诱敌倒拖刀。

  跑步盖跳右搬转,翻身马步轮劈刀。

  插步蹲身双撑架,左转地锦拦腰刀。

  右转地锦右平挥,两边绕圆撤左腿。

  单手擒拦背换手,勾挂还原右持刀。

  动作说明

  第一式:英雄立正右持刀

  正门偏身立正,面向正南,右手持刀身,直竖于右胯旁,右臂微屈,刀钻下插在右足外侧地下,刀口向前;左掌垂直在左胯旁,掌心向内,掌指向下,挺胸收腹精神集中,两眼向左平视(图1)。

  第二式:请手理髯胆气豪

  接上式,左手由左胯向前向上向左侧平举,掌心向上,高与肩平;不停复向左向上,屈肘经面前嘴边向下抹至胸前作理髯状(此特手心向内)。动作不停,左手继续由下向左侧弧形绕转,抖腕成侧立掌,左臂平举,高与肩平;两足仍原地站立,右手持刀身未动,目视左掌(图2)。

  动作要求:两眼随左手绕动而转动,定式时眼看左掌。

  第三式:泰山压顶右盖步

  接上式,右脚在下将刀钻向右一踢,随即向左脚前盖跳步落下;左脚悬起,同时右手将刀向前向左当头劈去,左手趁势向下向右手把下扶按刀身以助其势,眼向前看(图3)。

  第四式:左弓步右背刀

  接上式,动作不停,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手扶刀身将刀钻向上向右后一送,随即松手向前(东)伸臂成立掌,掌心向右;右手顺势由前向下向右后背刀,刀口朝上,刀身斜横在右臂后,刀钻在左掌之上,眼看左掌(图4)。

  注意:此式由西向东行走,面向东,刀身横披在身后脊背上。

  第五式:挑袍抱刀右虚步

  接上式,身微右转,右手将刀由后下向前向上再向右后在身右侧绕了一个立圆大花,左手顺势在右手前握把。动作不停,身再向左转,右脚随之向前上步,脚尖点地,两腿都弯成右虚步,同时左手上提将刀钻由前向上向左后绕转停靠在左胯旁,左肘微屈,虎口向前,手心向下;右手将刀由后向前向上撩起,右臂屈肘成抱刀势,刀口向上,虎口向前,手心向上,眼望刀口(图5)。

  第六式:云顶独立右挥刀

  接上式,左手将钻把端向左前平推,右手将刀头一端向右后平拉(此时左手在左边,手心朝下;右手在右边手心朝上)两手将刀身举在头顶之上,右手将刀头由右向后向左绕转,左手将钻同时由左向前向右绕转,刀身平着在头顶上绕了半个圆圈。动作不停,左脚向右脚并步蹲下,同时两手将刀身向身前盖下,横在两大腿上,两小臂交叉如十字形,右小臂在上,手心向下,左小臂在下,手心向上,眼向前看(图6)。动作不停,右足独立,左足提膝,同时左手松把由左下向左侧平举,抖腕成立掌,掌心向前;右手将刀向右平挥,刀口向后,刀身贴靠右臂后,眼向前看(图7)。

  动作要求:盖刀要与并步下蹲动作一致。挥刀立掌要与独立动作同时完成。

  第七式:提襟挟衫右扑步

  接上式,左足向左旁门(北)横跨一步,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尖内扣成右扑步。同时左手向左小腿搂下,向左向上抖腕成横掌,屈肘横举在头顶之上;右手屈肘抱刀在身前,刀身夹在右腋下,刀头在前,刀口向上,刀钻在身右后方。右手手心向上,左掌掌心向前,两眼注视左下方(图8)。

  第八式:右擒拦花马步劈

  接上式,左足由左旁门(北)向右足前跨步,脚尖外撇,两腿交叉,左手趁势在右手后握把。动作不停,右脚向前上步,身向左转,两腿屈膝下蹲成马裆步,同时右手将刀背向左小腿划下,(此时两臂交叉)复由左向上绕转向右向前下劈,刀身横靠在两大腿上,两手虎口均向前。左手在左胯旁,手心向里;右手在前(右)手心向外,眼向前看(图9)。

  
活把春秋大刀(上)----胡振国 

  第九式:青龙翻身推泰山

  接上式,左足悬起,上体向左、向后翻转,转体360度,左足向右足前横步落下,脚尖外撇;右足随之向前上步,两腿屈膝下蹲,仍为马裆步。同时两手持刀随身向左后向上翻转,统一立圆大花,仍向前劈击,眼向前看(图10)。动作未停,左足向后退步,身向左转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向上向左后提钻,右手由右向下向左前推刀,刀口向上,两臂伸直。左手手心向外,右手手心向上,两虎口均向前下,刀身左上右下斜横身体左侧,眼向前看(图11)。

  第十式:举刀不斩马失将

  接上式,右足向后退步身向右转,左足提膝成右独立步,同时两手以刀背向右腿外侧向后反撩,右手直臂上举,左手屈肘上提,使刀身直立,贴靠在右臂之后,左手靠近右肋旁,刀口向前,转脸向左平视(图12)。

  第十一式:右擒拦花扑步劈

  接上式,左脚向左摆步落下,以左脚掌为轴,向左转体360度,右脚提起随身左转,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向右侧伸出,脚尖内扣成右扑步。同时两手握刀随向左后转体之势,右手由上用刀背向左腿外侧挂下,由左下向上、向右打一立圆大花,向下向右足里侧劈下,身稍前俯,两手虎口向前,右手手心向外,左手手心向里,眼看刀尖(图13)。

  第十二式:托梁摩云右后转旋步磨盘右挥刀

  接上式,两手将刀身向上托起在头顶上横着,向右后磨转,右手移握在左手把处,左手换握在右手把处,同时身向右后后转,右脚向后退步,左脚再向右脚前上步,共转体360度,刀身在头顶上绕一平圆(此时刀头一端把手由左手握住,刀钻一端把手由右手把握)。动作不停,左脚向右脚前跳步落下,右脚提起,以左脚掌为轴,身体向右旋转360度,右脚向前落步(此时两腿开立成撑裆)同时两手将刀平肩随体向右磨转一个大圆圈,(在磨扫转体的过程中,左手移握在右手把处,右手换握在左手把处,此时刀头一端,已由右手把握)。动作不停,在身前将刀钻一端向下向右绕转,右手在身前将刀头一端向上向左绕转(此时两臂交叉,右臂在上)。动作不停,上体随即右转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将刀口向右顺势向右挥去,右臂伸直,左手停靠在右肋处,刀钻在右后,刀身压在右臂下,刀口向后,目视刀尖(图14)。

  注:1本式已练到正门下头尽处,面向正门下头(东)。

  2本式向右连转两个360度,第一个转脸360度是刀横在头顶上换手打花,谓之磨云。第二个360度转脸是刀身平着与肩或胸同高向右转磨一个整圆圈,谓之磨盘,如若不平、不整,不能称作磨盘刀。

  第十三式:右勾挂花退右步左搬夹花退左步右撤换把右独立左抱刀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步,同时右手将刀由前向上向右后下在身右边打了一个立圆花(此时左臂在上,右臂在下,刀头在前下,刀钻在右后上)。动作不停,左脚向后退步,同时右手刀由前下向上向左后向下向前绕转打花,当右手刀绕向前下时,右手将刀头一端向上向左后撤手掀把握在左手把下端,左手向刀头一端滑把,顺势将刀由左后顺左腿外侧向上向前撩起,屈肘上托成抱刀之势,同时身向右转,左脚向前提膝护裆,脚尖向下,成右独立步;右手靠在右胯处,刀口向上,眼向前看(图15)。

  动作要求:右左打花动作要与右左退步动作上下协调,不要间断;上掀换把动作要快,抱刀要与独立动作同时完成,此时刀在左手,面向东。

  第十四式:左后落步左搬花左转360度左扑步劈刀

  接上式,左脚向后落步,左手将刀由前向上向右臂外侧刀口向右向右后搬转向上,再往上打一搬夹花,身体随之向左后翻转360度,左脚提起,随身左转向前落步,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伸直,脚尖内扣成左扑步。同时左手将刀顺势向左腿里侧劈下,右手贴近右胯旁,上体稍向前俯,眼向前看(图16)。
  
活把春秋大刀(上)----胡振国 
  第十五式:左独立中锋平扎

  接上式,重心前移,身体向上立起,左腿独立,右脚向前提膝护裆,脚尖向下。同时两手顺势将刀身向上平肩捧起向前送扎,左臂伸直,右手屈肘握把在胸前,刀身水平,刀口向右,两手虎口均向前,目视刀尖(图17)。

  第十六式:左插歇步拉钻下点

  接上势,右脚向后落步,左脚向右脚后插步,随即两腿交叉下蹲成歇步;同时两手将刀身向右下斜拉,刀钻向左脚前下点,插近地面,向正门上头(西),目视刀钻(图18)。

  第十七式:托梁磨云左后转360度旋转拗步左拦腰

  接上式,左胸向左(东)横跨一步,同时两手将刀身举起在头顶之上,刀尖向前;动作未停,两手将刀由左向身后磨转,同时右手移握在左手处,左手换握在右手处,在顶上绕了一个平顶圆花。动作不停,身向左转,右脚向左脚前跨跳一步,左脚悬起,身体向左旋转360度,左脚再向右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将刀由顶花之末势随身左转,趁势右手将刀向左拦腰横斩,刀口向左。右臂伸直,手心向上;左手屈肘握把在左胯旁,手心亦向上;两手虎口均向前,眼向前看(图19)。

  第十八式:右盖步披身右转180度

  接上式,右脚向左脚前盖步落下,脚尖向右,身体向后回转,面向正门上头(西),两腿成交叉步站立,右腿稍屈,左腿挺直,同时右手由前顺回身之势,将刀向下向右向左脚下撩,右手手心向后,虎口向下,左手将把向前向左上横推,距左额余尺,左手手心向下,虎口向右,刀身斜横在上胸及右肋前,眼向右下(图20)。

  第十九式:摇摆挑抱右盖跳左足独立右抱刀

  接上式,右手将刀由右下向左向左上向右摆晃着划半个圆圈,离地面约二尺来高,同时左足向后退一步(此时刀的高度约三尺上下)。动作不停,右手继续将刀由上向右向下向左下再划半个圆圈,顺势由左下向左上屈肘上托成抱刀之势,同时右脚向左脚盖跳步落地,左脚再向左出步,右脚随之屈膝提起,身微右转成左独立步,两手手心均向上,两手虎口都向前,刀口向上,左手贴靠在左胯处,眼向前看(图21)。

  动作要求:右手将刀划圆要与盖跳步动作相协调,身体随之左右微微摇晃。左脚独立动作要与屈肘抱刀动作同时完成。

  第二十式:右后落步右搬花右转360度右扑步劈刀

  接上式右足向后落步,右手将刀向左臂外侧,刀口向左后向下打搬夹花,两脚原地身体向右后360度转体,左足向右足前跨出一步,左腿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尖内扣,成右扑步;同时右手将刀由打花转体之末势,由上向下向右足里侧劈下,左手提把在左胯处,身体稍向前倾俯,左臂屈肘,右臂伸直,两手虎口均向前,眼看刀尖(图22)。

  第二十一式:左插步向右推撑

  接上式,两手将刀身向右向前向上推出,两臂伸直,刀口向上。左手在上,在左额角上方,手心向外;右手在右前下方,手心向上,两手虎口均向右下方。同时左足随两手推撑之势向右腿后插步,右腿微屈,左腿自然蹬直,上体稍向右侧倾俯,目视刀尖(图23)。

  
活把春秋大刀(上)----胡振国 
  第二十二式:原地过顶左转180度右移握,左弓步向左推撑

  接上式,两脚原地向左后转体180度,左脚稍前移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将刀身上举,横举方向未变,过顶在头顶上;右手滑把,移握在左手处,左手换握在右手处。随转身之势,两手将刀身屈肘落在胸前(此时两腿为撑裆)。动作不停,两手随左腿前弓之势将刀身向左向上斜撑去,两臂伸直。右手在上,在右额上方,手心向外;左手在下在左前方,手心向上,两手虎口均向左下,上体稍向左倾俯,刀口向上,目视刀尖(图24)。

  第二十三式:退右足右转180度左扑步劈刀

  接上式,身体向右转体180度,右足提起向后撤一大步,右腿屈膝下蹲,左腿伸直,脚尖内扣成左扑步,同时两手随向右转体之势,右手将刀钻一端尽力向左腋后推送,左手将刀头一端以刀背向右腿外侧下挂。动作不停,右手将钻由左向下向右绕转,左手将刀由右向左绕转打一大花,顺扑步下蹲之势,左手心刀由上向下向左腿里侧劈下,左臂伸直,左手心向外;右臂屈肘,刀钻在右腋后,右手心向里;两手虎口均向前,身稍向左倾俯,刀口向下,目视刀尖(图25)。

  第二十四式:挑袍推钻踢右足

  接上式,身体起立,左腿挺直,右脚向前向上踢起,脚尖上勾。同时左手将刀向上向后拉去,右手将钻向前向上推去,刀身直横在头顶之上,右手把位正对右脚之上,刀口向上,两手虎口向后,眼向前看(图26)。

  第二十五式:右足独立拉把劈

  接上式,右足向后跳步落下独立,左足提膝悬起,脚尖向下;同时右手将钻把向下向后拉去,左手将刀由后向上向前劈下,刀口向下,两手虎口向前。左手在前,左臂伸直;右手在后,屈肘贴靠在右肋处,刀身水平,眼看刀尖(图27)。

  第二十六式:左撤换右盖跳出左步左后转体180度右弓步轮劈

  接上式,左足向前落步,左手随即将刀头一端向上向右后一掀,撤手离把换握在右手把处,右手移握在左手把处,动作要快。同时右脚向左脚前盖跳步落,左脚再向前上步。动作不停,右脚再向前上步,身向左后转,左脚再后退一步成右弓步,同时两手将刀随身左转,左手把上提向下向左后绕转,右手刀头刀口向下,顺右腿外侧向前撩抡一立圆,于左脚退步右弓步形成之时向右膝前轮劈下去。右手在前,右臂伸直,刀口向下,左手在后握钻把在左肋处,左臂屈肘,两手虎口向前,右手手心向左,左手手心向上,眼向前看(图28)。
  
活把春秋大刀(上)----胡振国 
  动作要求:(1)向右后抛刀换把动作要快,要与右盖跳步动作同时进行。

  (2)轮刀时要贴身划立圆要与上步转体撤步动作相协调,弓步前劈时上身稍向前倾。

    第二十七式:原地抱刀右虚步

  接上式,两足在原地,身体重心后移,左腿屈膝后坐略蹲,右脚稍向后移,脚尖虚点地面,右腿微屈成右虚步,同时右手持刀,刀口向下,然后将刀向下、向左、向上,划半个圆弧,屈肘向上托起成抱刀之势;左手握拉仍在左肋处。两手虎口向前,两手手心向上,刀口向上,目视刀口(图29)。

  第二十八式:左插步蹲身下撩

  接上式,右脚稍向前移踏实,左脚随即向右腿后插步,两腿交叉屈膝下蹲成左插歇步;同时右手将刀手心向下一翻,使刀口向下,向前向下向右撩扫,刀口向右,离地面约三、四寸高,停于左脚前。左手握把未动,仍在左肋处;左手手心向下,虎口向左,眼向右下看(图30)。

  第二十九式:左铺地锦下扫左后转

  接上式,右手将刀磨向左,手心转向上,刀面向下平放,距地面约三、四寸高,身稍前俯,两脚原地蹲身向左后磨转成马裆步,同时两手提刀贴近地面,随体左转,向左后磨扫画圆,眼随刀转,注视刀尖(图31)。

  第三十式:左磨盘左弓步拦腰

  上式转体动作未停,右足趁势向左脚前跳步落地,左脚随之提起,以右脚掌为轴,身体向左后旋转360度。左脚再向右脚前上步成左弓步,同时两手将刀身捧起平胸向左磨转,顺势右手将刀向前向左拦腰横斩,刀口向左,右臂伸直,左手屈肘握把贴靠在左肋处。两手虎口向前,两手手心向上,眼向前看(图32)。

  注:本式与二十九式两个动作要连贯起来进行,中间不要停顿,共转体540度。刀的磨扫动作要与转身旋转动作相协调,两手把位未动,随身磨转。定式时,面向正门(西)。

  第三十一式:右铺地锦左弓步飞天叉

  接上式,右足向左足后插步,两朋屈膝下蹲,同时右手将刀口由左转向右,手心向下,刀面近地约二、三寸高;动作不停,身体向右后蹲着磨转360度,两手将刀随身向右后平磨画圆,此时右足在前,左手把在前,左足在后,右手刀在后,两腿成绞丝步站立,眼向右后看刀尖(图33)。左足向前跳步,向右转体约90度,右足随之向后退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将刀头一端刀口向上,向左臂外侧向下绕下,左手将刀钻一端向下向右腋后推送,不停,顺向右转身之势打一搬转圆花,左手握把上提在左额角上方,右手将刀由后下,向前向左小腿下方推去,刀口向外,右手在左膝里边,两臂伸直,两手虎口向下,左手手心向左,右手手心向右,眼看右手(图34)。

  注:本式已练到起式处,面向正门下头而稍偏北。
活把春秋大刀(下)----胡振国 
  第三十二式:原地连环左右劈

  接上式,两腿左弓步姿势未动,左手将刀钻一端由左额上向前向下磕盖,左臂伸直,身稍前倾,左手手心向下;同时右手将刀头一端由左小腿前向右后拉提,屈肘贴靠在右肋处,刀口向下,右手手心向上,两手虎口均向后,眼看刀钻(图35)。动作未停,两腿仍为左弓步,右手顺势将刀由后向上举起,向前劈去;同时左手由前向下向后拉钻贴靠在左肋处,左臂屈肘,右臂伸直,上体稍向前倾,左手手心向上,右手手心向下,两手虎口均向前,刀口向下,目视刀尖(图36)。

  第三十三式:右盖步披身右推撑

  接上式,右脚向左脚前盖步,脚尖向右外撇踏实,右腿微屈,左腿伸直,成交叉步,同时上体向右后转180度,右手将刀由前向后下一拉,刀口向右,左手向左前推钻,刀身斜横身前,两手虎口向下,两手手心亦向下,眼向后下注视刀头(图37)。动作不停,右盖步站立姿势未变,两手将刀身向右,向上推撑,两臂伸直,左手在头顶上方,手心向左;右手在右前方,手心向上,两手虎口均向右下,刀口向上,眼向右上看刀身(图38)。

  动作要求:右盖步动作要与向右转身右后扫刀动作相协调,同时进行,不可有先后。两臂推撑时,两臂伸直同时腰部要向上拔伸挺直,不可有前倾弯腰现象。

  第三十四式:原地左转右移换出左弓步左推撑

  接上式,两足原地向左转翻身360度,左脚稍向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移握在左手处,左手换握在右手处,两手将刀身向左前推出,刀口向前。右手在头顶之上,左手在左前,两手手心都向上,两手虎口均向下,眼向左上看刀身(图39)。

  第三十五式:退左步右扑步盖把

  接上式,左脚向后退一大步向左转体180度左腿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尖内扣成右扑步。同时左手将刀头向左后拉带屈肘贴靠左肋处,左手手心向外,刀口向下;右手将刀钻由头顶上,向前向下向右脚里侧盖下,右手手心向里,两手虎口均向左,右臂伸直,身稍前俯,眼看刀钻(图40)

  第三十六式:退右足右手挑把,左弓步左手托刀

  接上式,右手屈肘将刀钻由下向上挑起绕向右后,贴靠在右肋处,同时右足向后退一步成左弓步,左手顺势将刀由后下向前向上撩起,刀口向上成托刀之势;两手虎口向前,两手手心向上,眼看刀口(图41)。

  第三十七式:原地上托右移换把过顶后转,右绞丝步右独立中锋平扎

  接上式,原地两手将刀身向上托起,刀尖仍对正门(西),右手移握在左手处,左手换握在右手处(刀尖仍指西),身向右后转体成右前左后之交叉步。同时两手将刀身由左向右过顶下落在腹前,动作不停,左腿随即向左向前向上提膝护裆,右腿挺直成右独立步。同时两手将刀身由下向上端起,平胸向右侧扎刺,刀口向外向左,右臂伸直,左臂屈肘,右手手心向上,左手手心向下,两虎口均向前,腿向前看(图42)。
活把春秋大刀(下)----胡振国
  第三十八式:左弓步拖刀诱敌

  接上式,左脚向左落步,身微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刀由上下落,刀口向下,右手略低,右臂伸直;左手略高,左臂屈肘,刀身斜横于身前。两手手心向下,两手虎口向后,回脸向后,目视刀尖(图43)。

  第三十九式:上右步退左步左转360度右弓步轮劈

  接上式,左足向上一提,随即原地落步,右足随势向前上步,左足向右足后退步,向左转体360度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将刀由右后向前向上随转体之势向左轮劈下在右膝前,刀口向下,右臂伸直,右手手心向左;左手屈肘贴靠左肋处,左手手心向右,两手虎口均向前,眼看刀尖(图44)。
 活把春秋大刀(下)----胡振国
  第四十式:原地右虚步抱刀勒马

  接上式,右手手心由下向上一翻,肘微屈将刀向上抱起,手心向上,刀口也向上。同时重心后移,左腿屈膝下蹲,右脚收回半步,脚尖点地,右腿微屈成右虚步,眼看刀尖(图45)。动作未停,右虚步姿势未动,右手随即将刀由上向下向右胯处一拉,右臂伸直,刀口向后;同时左手向左前平推刀钻,刀身斜横在小腹及右胯处。左臂微屈,左手高,右手低,左手虎口向右,手心向下,右手虎口向前,手心向后,眼向前看(图46)。

  第四十一式:退右步右独立举刀

  接上式,右脚向后退步,转体向北,右腿独立,左脚提膝护裆,同时右手将刀随向右转身之势,由右下,向后,向右腿外侧以刀背后挂,随即两手将刀身向上直举,刀口向前,右臂伸直,右手手心向外,左手屈肘握把在右肋处,左手心向里,眼向左看(图47)。

  第四十二式:右搬夹花右扑步轮劈

  接上式,身向左后转体,左脚向后退步,同时右手将刀由右上,向左上再向左后划下,左手将刀钻向右后向上推送(此时两臂屈肘身前交叉,右臂在上)。动作不停,身再向右转,左脚向前上步,左腿屈膝下蹲,右腿伸直,脚尖内扣成右扑步;同时两手握刀随体向右翻转,右手将刀由左向上向右向右腿里侧轮劈下去;左手将钻由右向下向左搬转,握把屈肘上提在左胯旁,身稍前俯。右臂伸直刀口向下,左手手心向里,右手手心向外,两手虎口均向前,目视刀尖(图48)。


  动作要求:打花动作要与转体动作直协调;刀的走势要贴身成立圆。右刀下劈时要与扑步动作同时完成。

  第四十三式:右独立中锋正刺

  接上式,两手将刀身捧起,平胸向右向前一送扎出,刀口朝下,右臂伸直;左臂屈肘胸前,两手虎口向前,右手手心向左,左手手心向上;同时重心前移,右腿独立,左脚向前提膝护裆,眼向前看(图49)。

  第四十四式:落左足回头观望败式诱敌左弓步

  接上式,左足向左后落步,身向左转成左弓步,同时右手将刀向右足跟处落下,刀口向下,右臂仍伸直;左手握把稍向左拉,屈肘在左肋前。两手虎口均向右,左手手心向里,右手手心向外,同时两眼先向左前,后再回过头来向右下注视刀尖。动作未停,左足向上提膝,同时两手将刀向右向前送扎,随即左脚原地下落,右手将刀仍向右足跟处落下,在右小腿处上方。动作不停,两手提刀姿势未变,向前跑五至七步,跑到起式处时,两腿仍成左弓步,眼向前看(图50)。

  注:本式由正门下头往正门上头跑步,即由东向西跑。定式时拖刀姿势不变。

  第四十五式:右盖跳步右搬花

  接上式,跑到左足在前时,右足趁势向前跳步落地,左脚随即离地悬起,同时右手将刀向前劈下划去,左手将钻向后向下向右绕转,两臂屈肘在身前交叉,右臂在外,右手手心向下,左手手心向上,眼向前看(图51)。 
  第四十六式:右转翻身马步轮劈刀

  接上式,动作不停,当右刀向下划向左后时,上体向上翻转转体180度,以右足为轴,左足向右足横上一步,两腿屈膝成马裆步,同时右手将刀由左下向上随身体翻转之势,向右向前轮劈过来,右臂伸直,左手屈肘贴靠在左肋处,两手虎口向前,右手手心向外,左手手心向里,眼看刀尖(图52)。
活把春秋大刀(下)----胡振国
  说明:本式与上式要连贯起来,动作中间不要停顿。打花要圆,劈势要猛,马步要稳。

  第四十七式:左插歇步右撑架

  接上式,右足原地未动,左足向右腿后插步,两腿交叉下蹲成歇步,同时两手将刀身捧起向上向右推撑,刀口向外向上,两臂伸直,右手在下在右前,左手在上在左额角上方,两手虎口均向下,两手手心都向上,上身微向右前倾俯,目视刀尖(图53)。

  第四十八式:左转左扫铺地锦左摩云左弓步拦腰

  接上式,两脚不动,身下矮稍前俯,两手将刀身由上下落平放地上,离地面约二、三寸高,刀口向左。随之身体向左磨转180度成马裆,同时两手将刀由右向左磨扫,右手滑把移握在左手处,左手换把在右手把处。动作未停,两手顺势将刀身向上举起,右脚向左脚前跳步落地,左脚悬起向前上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右手移握在左手处,左手换握在右手处,将刀由前向左向后向右在头顶上绕一平圆,喉势向前向左拦腰横斩,右臂向前伸直,左臂屈肘左肋旁,两手虎口向前,两手手心向上,眼看刀尖(图54)。

  注意:本式有两个右移换把,第一次是在身下转磨时进行,第二次是在头顶上磨云时动作,整个动作要求上下协调,中间不要停顿,一气呵成。

  第四十九式:右插步右转铺地锦右磨云右转360度右弓步挥刀

  接上式,右足向左足后插步,身下矮蹲下,两手顺势将刀身向下平放地上,离地面约二、三寸高,刀口由左向下翻转向右上,体稍前俯。动作不停,身体蹲着向右磨转180度,两腿开立成撑裆步,同时刀随身转,向右转了一个大圆圈(此时刀头在右,刀钻在左,刀身横在身前)。动作不停,两手将刀身由下向上举起,向右向后磨转,在头顶上,左手滑把移握在右手处,右手换握在左手处。左脚随即向右脚前跳步落去,右脚悬起以左脚掌为轴转体360度右脚向右落步,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同时两手将刀向右平磨,左手移握在右手处,右手换握在左手处,右手将刀头一端向上向左绕转,手心转向下;左手将刀钻一端向下向右绕转,手心转向上。顺右转右弓步形成之势,右手将刀向右后挥去,刀口向右后,右臂伸直,刀身压在右臂下;左臂屈肘,左手握把在右肋处,刀钻在右后,目视刀尖(图55)。
活把春秋大刀(下)----胡振国
  注意:本式有两个左移换把,第一个左移换是在头顶上磨云动作中进行的,第二个左移晨用旋步平肩磨转过程中同时动作的。向右挥刀后,两手虎口均向前(右)。此时动作练到起势处,面向西(正门上头)。

  第五十式:右擒拦花左单提左擒拦花退右足

  接上式,右手将刀头一端由右上向下向小腿外侧划下,再向后向左上绕转打擒拦花,右臂微屈,眼看刀头(图56)。动作不停,右手松把,左手单提刀身将刀头由左上向下向右小腿外侧划下,再由右后向上绕转也打一擒拦花。同时右足后退一步,向右转体180度,两腿开立成撑裆步,眼向右上,注视刀头,左臂微屈(图57)。

  动作要求:两手换把打花动作要快,刀花要连贯,要贴身,要与退步转体动作相协调,中间不可停顿。

  第五十一式:左右擒拦背换手右手单提勾挂花

  接上式,动作未停,两腿未动,身体微向左转,左手仍单提刀身顺势将刀头以刀背由右上向左上向下向左小腿外侧

  划下,再由左后向上向前向左上绕转打一圆花(此时右手作相对运动向右下自然摆动,手心向前)。动作不停,两腿仍未动,身体再向右转,左手仍单提刀身,将刀头以刀背由左上向右上向下向右小腿外侧划下,复由右后向上向前向右上绕转,又打一圆花(此时右手摆向身下腹前,手心向内)。动作不停,身体向左转正,右手向右下摆去,左手仍单提刀身,将刀头由右上向左下绕转,随即左手向内转腕,屈肘将手背向身后腰上,上体随之前俯,将刀身由左向后向右再向左在脊背上绕一平圆花,右手随势在后背上接握刀身,两手虎口均向左,两手紧靠,刀身横在后背上,刀头向左,刀钻向右,眼向前看(图58)。动作未停,身腰向上直起,并向右转,左足向前上步,右足退步,转体360度,两腿开立成撑裆。同时随向右转体之势,左手松把向左自然摆开;右手单握刀身由背后向右提起上挂,虎口向下,刀头向下,刀钻向上。动作未停,身体微向右转,右臂微屈并外旋向外转腕,右手将刀钻由右上向右臂外侧向右后向下绕转,在右侧画一圆弧,身体再向左转,右臂微屈,内旋并向内转腕,右手将刀钻由右下向左上向左臂外侧向左后向下绕转,在左侧画一圆弧,顺势将刀身向右提起上挂,虎口向下,刀头向下,刀钻向上(左手在右手向左绕花时屈肘向胸前摆动。向右上提上挂时,左手向左下自然摆开),眼看右手(图59)。

  动作要点:从上式至本式打花动作要连贯,必须一气呵成。同时要与转体下部动作相协调,不要有停滞现象。

  第五十二式:退右足右持刀理 收式

  接上式,身体再微向右转,继而再向左转,右手单提刀身,不停绕转划弧;再重复一遍上式的勾挂花动作。当刀转至刀头在左后下,刀钻在上,右手虎口向下,手心向外时,身体随即右转,右足后退一步,左足向右足并步,同时右手随转身之势,将刀钻由上向右足外侧地上插下,刀身直立,刀口向前;左手屈肘向上迎面而下经口边作理状,复向左伸臂,抖腕成立掌,随即放下,垂臂左胯旁,手心向里。收腹挺胸,身体直立,两眼先向左视,再转脸向前收式(图60)。

活把春秋大刀(下)----胡振国







《行者棒》《少林棍法阐宗》

 

行者棒之谱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1页[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2页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3页

 

行 者 棒 谱 2

 

 

开山神棒最为强   沙僧造化人难防

猿猴献过灵芝草   菩萨嫦娥细等抢

关公大刀持当面   劈山救母杨二郎

猪八戒猪笼龚地   滚背身迎风立势

急拿罗纲棒红君   棍打满头过    

鸟鸦扑地飞       不是老僧夸海口

花果山上数第一   有人学会行者艺

大闹天宫分高低   行动就是白猿形

花子寻门预防敌   棍棒不离奥妙出

                双头白蛇最难敌

 


行者棒之歌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4页

 

行者棒之歌2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5页 

 

古籍书棍法歌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1图                        2图                     3图

    (明)陈继儒纂辑;                      明万历己亥(万历二十七年)

    (清)[佚名]续辑                            余氏双峰堂刊本

三图来自万武网

 

《行者棒》歌与《少林棍法阐宗》

 
    行者棒之名,其名流传很广,诸多门派均有行者棒演练套路,名子随同而艺理各异,不可同语,本门行者棒源自何时,罗疃世系之谱没有记载。今在编录本文时,查找到二首明代的棍法歌诀,发现与李大忠公家传之谱,行者棒歌2非常相同。于是查看明代棍法古籍,又发现明代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有很大关系。又对照查看,果然又有新的发现,发表上来与武友共同探索,因本人水平很有限,古代文字术语太多,看不太明白,敬请武学研究者考证。

 

行者棒歌与《少林棍法阐宗》对照探索

 

棍法歌曰: (1598年刊本)

    夜出在邵陵场,一打观音到坐,二打夜叉巡海, (李家写作三打观音)

    三打四风四辈,四打八棒风魔,五打山神土地, (明代歌无土地二字)

    第二棍,

    孙行者大闹天宫,一十二棍都使尽,打到江南第一强。

 

 

译句1:夜出在邵陵
句解1:

    夜即夜丫,丫为叉。夜叉云者,以释氏罗刹夜叉之称。乃是紧那罗王的称号,僧人也。夜叉又有小夜叉,大夜叉者,为少林棍名也。又称大,小夜叉棍,是少林棍精典棍法的一部分。邵陵是少林的音转场应译为寺即少林寺也。全译为夜叉棍即少林棍,是少林寺的僧人,紧那罗王所传,所以夜叉棍出在少林寺。

对照古籍:

    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1621年著)“名棍源流”曰:“小夜叉,少林棍名也。夜叉云者,以释氏罗刹夜叉之称。其神通广大,降伏其心,即可为教护法。释氏又以虎为巡山夜叉者,即此意也。棍传六路,谨布三图于后。大夜叉亦有六路,势与小夜叉相等。但脚步变换之间,较开阔耳。亦布一图在后”。

    何良臣著《阵纪》(1591年著)卷二“技用”篇曰:“少林棍俱是夜叉棍法,故有前、中、后三堂之称。前堂棍名单手夜叉,中堂棍名阴手夜叉,类刀法也,后堂棍名夹枪带棒,牛山僧能之”。

    王圻著《续文献通考》(1607年著)“总论军器”曰:“使棍之家三十有一,曰左少林,右少林,曰大巡海夜叉,曰小巡海夜叉。少林夜叉有前、中、后三堂之称,单手夜叉也,中堂阴手夜叉也,类刀法,后堂夹枪带棒”。

    茅元仪著《武备志》(1621年著)曰:“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阐宗》”。

 

译句2:一打观音到坐,
句解2:

    观音者,观世音菩萨。此乃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是也,紧那罗王即释氏罗刹夜叉。如到过来,应写作一打紧那罗王。一打观音者,不能打观音,观音即紧那罗王,到过来可译为,紧那罗王棒打红军。

    李家手抄谱,行者棒歌图4有载曰:“急拿罗纲棒打红君”。急拿罗纲,可译为急拿罗(法)网。纲者,收网的总绳子,意为布下天罗地网,捉拿红军。这里的急拿罗纲可泽为紧那罗王,全译为紧那罗王棒打红军。

    《续文献通考》“总论军器”,内有使棍者三十一家,其中之的一张家棍,曰:“张家棍曰,观音大闹南海神棍”。应为棍法套路名称。

对照古籍:

    程宗猷著,《阐宗》“纪略”曰“元至正间,红军作难,苦为教害,适爨下一人出,慰曰:“惟众安稳,我自御之”。乃奋神棍投身灶炀,从突而出,跨立于嵩山御褰之上。红军自相辟易而退,寺众异之。一僧谓众僧曰:“若知退红军者耶,乃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是也”。

     《阐宗》“前言”曰:程宗猷在叙述棍法源流时,引用了紧那罗王现身退敌的神话传说,元代至正(1341一1367)年间,红巾军发难,一寺僧持棍投入灶炀,复从烟突跃出,跨立嵩山御寨之上,红巾军见了,自相辟易而退。该棍僧被认为是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其棍法遂在少林寺流传下来。奉紧那罗王为棍法之祖,源出古人迷信假托,于史无据,不足征信。

 

译句3:二打夜叉巡海,

句解3:

    明代棍法歌为巡海夜叉,可能是说少林棍的气势。棍法歌有曰,巡山夜叉,巡海夜叉,夜叉巡海,夜叉探海。明代棍歌赞誉说,夜叉探海定乾坤。

    李家手抄谱,行者棒歌图4有载曰,开山神棍最为强,花果山上数第一。称为神棍也。

 

译句4:三打四风四辈,

句解4:

    程宗猷著,《阐宗》内有曰:“谚云,打人千下,不如一扎。故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此少林为棍中白眉也”。曰:“今少林棍法,包罗变化,大类是焉,如上中下四平,其兵法以正合乎”。曰:“按枪法原论曰,中平枪,枪中王,高低远近都可防,盖以此为诸势之首”。

    在《阐宗》自述中说,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枪法。该书内有棍式五十五图与纪效新书枪式二十四图,非常雷同  如枪有中平枪,上平枪,下平枪,棍法称上四平、中四平、下四平。盖以此为诸势之首”。书中论述的少林二十多个棍法套路,全是四平势为第一势。曰:棍以中四平为诸势之王,彼我皆四平,何以胜之,故法曰:四平还用四平破,此之谓也。

     程宗猷著,《少林枪法阐宗》“五合”曰:“先有四封四闭,闪赚是花枪”。

    四风四辈,可译为四封四闭。少林棍法多是枪法,棍以中四平为诸势之王。四平为防守之式,封闭门户,敌不能攻入。如彼我皆四平,何以胜之。我持四平为守式,可用闪赚之法惊之,乘机制胜,可为四平还用四平破,封闭提拿,此之谓也。

 

译句5:四打八棒风魔,

    3图,明刊本棍法歌,内有一句说,“有人不认风魔棍”,风魔棍可能是明代棍法套路之一。

     《续文献通考》“总论军器”曰:“大八棒风磨,小八棒风磨”。使棍者三十一家之一,也是棍法套路。“风魔”最早叫“风磨”。明代王圻著《续文献通考》(1607年)“总论军器”篇,与郑若曾著,《江南经略》(1568年)“总论军器”篇,基本相同,《江南经略》要比明代棍法歌(1598年)早出版三十年。比《续文献通考》(1607年)早三十九年,比《少林棍法阐宗》(1621年)早出版五十三年。

 

译句6:五打山神土地,

    五打山神土地,土地二字,只有李家行者棒歌4页有载,内有“开山神棍最为强”一句,八极门内有习练震山棍者,书中写作,震山棍(行者棒)。程宗猷著,《阐宗》内多处有:巡山、靠山、担山、劈山、等棍法棍式。五打山神一句可能也是少林棍法套路之一。

    《续文献通考》“总论军器”曰:“雪棒搜山棍”。

    四打,五打,二句不好解,出入很大,没见到对应文句,敬请明家解之。

 

译句7:第二棍,

句解7:

    第二棍者,即大夜叉棍也,棍分小夜叉,大夜叉二种棍法,前面应为第一类棍,小夜叉棍六路也,第二棍,应为大夜叉棍,也有六路也。

 

译句8:孙行者大闹天宫,

句解8:

    孙行者即“孙悟空”也,“行者棒”之名,假托行者之名,棒即金箍楱也。程宗猷著,《阐宗》棍法谱内多处写到曰:“行者肩挑金箍楱”。大闹天宫者,可能是说大夜叉棍棍法,动作舒展大方,步法开阔活泼,可能是借悟空大闹天宫之意,李家文字行者棒谱也说,“大闹天宫分高低”。可为行者棒名子之来源。

 

译句9:一十二棍都使尽,

句解9:

    一十二棍者,译为夜叉棍分大架小架两类棍法,大小夜叉棍各有六路,合之为一十二个棍法套路的简称,一十二棍都使尽,即一十二个套路棍法都学尽。

 

译句10:打到江南第一强,

句解10:

    行者棒即少林棍之一《武备志》曰:“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行者棒出在北方少林,北方语称为棒。戚继光著,《纪效新书》(1562年著)十四卷本,“大棒解”曰:“一名曰棍,南方语也,一名曰白棒,北方语也”。为何打到江南第一强,古时名棍多出在江南。福建总兵,俞大猷著有《剑经》》(1565年著)“即棍法,闻名全国。 何良臣著《阵纪》卷二“技用”篇曰:“惟东海边城与闽中俞大猷之棍,相为表里,法有不传之秘”。又曰:“俞大猷《剑经》曰:待其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而急乘之。似得用芝之秘矣。棍法之妙,亦尽于大猷《剑经》”。戚继光著,《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曰:“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法相兼,杨氏枪法与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按当时之说,少林寺之棍与青田棍可相互兼用,青田棍法源出在浙东青田县,也是南方名棍也。少林棍法歌说,打到江南第一强。此句不用解,观者自明。明代晚期,棍法技艺以达到了高峰。棍宗于少林,旦也有老王卖瓜之嫌。

 

宗于少林 

    棍宗于少林一说,是明朝末年,茅元仪在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出版当年(1621年),编入进《武备志》一书,曰:“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少林之说莫详于近世新都程宗猷之《阐宗》”。

    在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前言”有段评说:“事实是,少林武术来自民间,又传向民间。是凡人中的杰出之士创造了不凡的少林武艺。以程宗猷(1561一1636)生活的晚明时代而言,曾与戚继光(1528一1588)一同指挥过军队作战的大将俞大猷(1504一1580),精通棍法,后来把技艺传给了少林寺僧人”。

 

 

《少林棍法阐宗》棍式五十五图

 

 

[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转载]《行者棒》与《少林棍法阐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