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珠江红棉 2015-03-01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梁启超先生的《作文入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

《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是梁启超先生在东南大学授课时的讲演纪录。全文共有七个部分:提纲、记述文、记静态之文、记动态之文、记事文、论辩之文、教授法。前六部分讲的作文法,论及各类文章的特点、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一部分讲的教授法,是对教师教授作文的建议。

几年前初读时,只觉文字简练,风格平易,尚未有特别的触动。今年寒假再次品读,方觉意味不尽,感触颇深,心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情。

梁先生对文章作用本质性的概括,给我以“为师”的警示。

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梁先生用最本真最朴素的语言对文章的作用做了一个最本质的概括:“文章的作用,在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的确,写文章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思想。它从来不是语文应试中的一道题目,不是无病呻吟的词藻堆砌,不是网络日志似的随意闲聊,它最核心的要求是:思想。“所谓思想,有两种要素,一是有内容,一是有系统。”这恰是说中了当前作文教育的病灶:老师努力要求学生有思想,却往往以形式的规范、语词的雕琢代替思想的训练;学生努力想在文章中写出思想,却在对别人的模仿中、对形式的热衷中走向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形成了写作教学中的一个悖论。

我们常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等同。而就作文而言,对生活的敬意则表现为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作文写作呼唤的是活的语文,能用的语文,用来过日子的语文。换句话说,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对一个现代公民来说,也许一生都不需要写诗、写小说,但思想的养育却是终身需要的修炼。作为语文教师,我暗自叩问:在长期与应试打交道的语文教学中,丧失掉思想的是不是恰恰是教师自己?失去教育理想的同时,教师是否也丧失了指导作文教学的高度?当我埋怨学生思想越来越贫乏、越来越耽溺于华词丽句的追逐时,自己是否也在失去着对他们进行引领的力量?梁先生的朴素的观点给我以警示和反思。

梁先生的作文思想和治学态度,给我以“为学”的思考。

梁先生的作文指导中明确地阐释了重“规矩”去“言巧”的作文教学思想。不仅如此,细品其文,其中还蕴含着阅读方法。他对于各类文体作法的分析,都会附之以相应的“模范”文本作为例证。例如论述写“静态”的优秀文章“能使人读他的文,便可以找他的记述,做出详明而正确的图表”,举《史记》中巨鹿之战为例,并绘制了详细的地图。在论述“记事文”“四原则”时,更是列举了《左传》《通鉴》中对十几个大小战例的记述。在讲解“论辩文”作法时更是大量引用了《孟子》《墨子》《荀子》、李斯、桓宽等诸多作品。这样的思路和分析,不单使人知道了文章的做法,也使人明了了文章的阅读法,以之为据当能更透辟地把握文章的脉理。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提的很响,但是在如何打通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上却缺乏具体的参照文本。这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仅在文章的写作上缺少深入地思考,而且在文章的阅读上似乎也有很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在对待经典上,梁先生不盲从迷信。他在讲“记人”文章的“背景”的交代时,批评了《史记》中的《屈原列传》,甚至说“史公这篇文章实在太坏,叫我看卷子,一定取不着优等,至多勉强及格”。在讲到“论辩文”写作“忌枝节”时,将孟子大大地批判了一番,说他“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令人不知所云”,“好像问张三杀李四没有,答到人不应该杀人,真个驴头不对马嘴”。无论何时,对经典的析读都是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但是即使是经典的文本我们也必须怀有批判的态度。但是当今,特别是随着网络对人影响的加深,又有着一种“否定经典、打倒大师”的潮流,大导演的片子一经拍出就骂声一片,百家讲坛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该如何对待经典呢?梁先生的态度告诉我们,关键并不在于歌颂还是批判,而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有价值的观点来。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贬斥,要有端正的态度,不浮躁浅薄,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正大”的思想来。

梁先生的本真态度和本色人格,给我以“为人”的启发。

从梁先生的文章中,我读不出任何功利目的,没有“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职称、为了自我炫耀”,也读不出当代某些作者的云山雾罩故弄玄虚。他只是从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体验出发,谈感受,谈体会,诚恳地交给学生文章的作法,并期待着每个人有所提高。本真的指导目的中折射出大师的本色的人格。

如今我们的作文教学不能不面对考试的检验,也不可能要求学生的作文不顾分数而写作,但是仅仅以猎取分数为目的,作文就背离了文章写作的初衷,我们的学生很容易变得脆弱,教师也很难不迷惘、惆怅。梁先生以他质朴的文字告诉我们,即使是当今的语文教育环境,只要我们教师不在功利之下匍匐爬行,完全可以教给学生用正大的思想武装独立的心灵,不屈膝于功利,不卑恭于权贵,不折节于名头。或许,在中学把人培养成考试的工具、大学把人培养成找工作的机器、社会把人培养成欲望的奴隶的今天,梁先生的文字和思想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救助我们老师和学生日见磨灭的独立思想和人格。

于是,我在想……

在上个世纪初那个不平静的年代,在传统之火燃烧殆尽之时,有那样一群心如止水、淡泊明志的人:陶行知、叶圣陶、夏面尊、梁启超、蔡元培……他们所代表的高度常常让我惊讶,这是一种与外来的复杂“理论”完全不同的深度,他根植于我们民族的传统之中,蕴含着一个民族教育的智慧和基因。

时至今日,尽管这些大师们留下的只是隐隐约约的背影,但仍然是我们追赶的方向。在和他们一次次的相遇中,我总能更加清晰地看到语文教育突破其瓶颈的力量所在。即使“虽不能之,心向往之。”

 

 

100% (12)
0%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