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级教师林凤华老师获奖课例精选三:集体备课大赛省一等奖《<论语>十则》

 提笔入江湖 2021-12-20

图片

图片

编者按

“与子偕教”公众号主要发布高中语文教学资源,不少朋友提出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初中语文的优质资源,正好我工作室的林老师前几年在学校的初中部把关,她在语文教学方面是专家,现将她的部分获奖教学案例陆续分享给大家。今天分享的是她领衔的集体备课大赛省一等奖的《<论语>十则》

需要课件原件的老师,可加入QQ群下载(群号748430636)。

图片

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 我们所选的《<论语>十则》是语文出版社2011版(2016年印次)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课文。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学生就已经学习过《<论语>六则》,那是学生进入初中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安排了《论语》的学习,由此可见《论语》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也说明由于单则论语比较短小,分散了字词理解难度,学习起来是相对容易的。

2. 我们的学生文言字词积累和理解基础较好,所以本课十则论语的字词理解和翻译计划用一个课时,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讨论来掌握和背记。第二课时主要是通过欣赏和演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直至背诵课文内容,拉近和《论语》的距离,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并进行拓展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升华感情。所以本课的重难点,当是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把握,以及孔子“仁”的思想核心的理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资源

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 <论语>十则》教学课件

3. 黄子琦演唱《论语》视频;

4. 带领高414、415班诵读《论语》视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读准生字难字,掌握重点实词,归纳一词多义现象。

过程与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处世准则、品德修养。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并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能翻译课文。

2. 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了解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处世准则、品德修养。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背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导入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人是谁?孔子。对,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意思是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他又被称为“万世师表”,意思是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就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著而成的儒家学派的经典,让我们怀着自豪和景仰的心情来学习它。

2.背一背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就学习了《<论语>六则》,同学们还记得吗?(师生齐背。(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二、作者作品

1.孔子链接: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先后编订的经典是《诗》《书》《春秋》等,为传播我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作品链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论语》共 20 篇,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体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教育方面的思想。

三、自由朗读,指导点拨

1.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三省(xǐng)吾身   

一瓢(piáo)饮    

曲肱(gōng)而枕之    

不成人之恶(è)  

终身行(xíng)之乎   

博学而笃(dǔ)志

2.个别朗读,老师作停顿点拨。

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吾∕日∕三省吾身 。  

不义∕而富且贵。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学生齐读,读出节奏和气韵。

4.学生个别读,其他学生点评。

四、理解词义,翻译课文

学生先结合课下注释自由独立解释翻译,然后分组讨论,最后小组代表回答。

(一二组讨论检测一,三四组讨论检测二,五六组讨论检测三。)

1.理解重点词义(检测一)

省:对自己的言行反省与检查。

传:传授

齐:同等

人不堪其忧:堪,忍受。

饭:吃饭,名词作动词

弘毅: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不舍昼夜:舍,止息

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更改。

小人反是:是,这样

其恕乎:其,大概;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

博学而笃志:笃,专一,心意不改变。

2.理解一词多义(检测二)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仁以为己任(动词,作为)

(2)其:乐亦在其中矣(代词,这)其恕乎(大概)

(3)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承接)不义而富且贵(表转折)

3.理解重点句子(检测三)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翻译: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尽力呢?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翻译: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翻译: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时光的流逝就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止息的流淌。

(7)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普通人的志向不能被改变。

(8)君子成人之美。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喜欢的言行,不要施加给别人。

(10)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翻译: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恳切地向别人请教,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五、学以致用

1. 议一议

归纳出自本课的成语: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箪食瓢饮、浮云富贵、任重道远、逝者如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学笃志。、

2. 写一写

任选上述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示例:我们青少年任重道远,因此必须见贤思齐,博学笃志。同学之间要宽容谅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且要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每天三省吾身,发扬优点,克服不足,那我们就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3.个别展示自己所写的话,教师或者学生点评。                          

六、想一想,课后思考

如果从《<论语>十则》中选一句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为什么?

第二课时(视频课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背诵课文,积累文言格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与讨论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孔子“仁”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的含义,理解它们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孔子深邃思想中核心思想“仁”的含义,理解它们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演读接龙、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一、听读欣赏渲情境(4分钟)

1.激情导入。师:上一堂课,我们对《论语十则》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先来感受一下著名音乐人黄子琦演唱的《论语》的别样风采。

2.欣赏黄子琪演唱的《论语》。   

二、演读接龙晓神韵(8分钟)

1.自由读、背(3分钟)

师:听了黄子琦的演唱,我们《论语》原来还可以这样演绎。那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想怎样演绎《论语》呢?请自由展示,各显神通。

2.接龙演读、背诵(5分钟)

(1)选八个学生,四个学生依次跟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读背诵前五则,另四个学生依次跟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读背诵后五则。配乐《渔舟唱晚》。

教师先示范指导,要求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停顿,读出古典、现代韵味均可。

(2)师生点评。

三、品读辩析明真性(23分钟)

1.课文内容梳理(6分钟)

(1)归纳内容。师:通过刚才的演读欣赏,同学们对本文内容已经很熟悉了,下面请从中找找关键词或者自己概括课文每则《论语》的内容,每一则四到八个字。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请小组代表个别回答。(学生会发现可以用第一课时归纳的成语来概括每则论语的内容。)

(2)分类整理。这十则论语讲的都是儒家修身、勤学、做人的道理,你觉得它们应该怎样分类呢?学生思考,个别回答。

①②③④→道德修养    

⑤⑥⑦  →抱负惜时           

⑧⑨⑩  →仁爱勤奋

(注:也可以有其他分法,言之有理即可。)

2.自由品读背诵全文(17分钟)

(1)思考讨论:孔子思想核心为“仁”,“仁”即“爱人”,就是友爱互助、有同情心、通情达理、能为别人着想等,你觉得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思想核心?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这是孔子提出的一种处世准则,强调了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对人要“恕”,也就是要“爱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从正面提出君子应该怎样做,又从反面指出不应该怎样做,从而强调“成人之美”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重要方面,是“爱人”的表现。

广博的学习,做事专心一意,恳切地向人请教,多考虑当前的问题,都是友爱互助、通情达理、能为别人着想的“爱人”表现等等。

注: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除了上述比较明显的为大家所公认具有明确的“仁”的思想的内容之外,学生从其他几则论语中进行分析,能扣住“仁”的思想来理解的回答也应该肯定。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一切向上、向善、向爱的思想回答都要肯定。

但是,也不能一味迁就学生,如果回答太勉强,或者回答中没有联系到“仁”的思想,应该指出,帮学生明晰回答问题的基本要求。

(2)正反论辩明晰:有人认为,这些准则是几千年前的孔子提出的,在今天不适用了?试结合论语的思想和现在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分为男女两组,一组正方一组反方进行辩论。

明确:孔子思想核心为“仁”,“仁”即“爱人”,就是友爱互助、有同情心、通情达理、能为别人着想等等,这些思想无论哪一个时代都是不过时的,是永远通用的。当然,时代不同,每一个时代对“仁”的理解也可以有一些差异,孔子的“仁”也有打上那个时代烙印的地方,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

注:如果学生感到“仁”太高深,不好把握,可引导学生联系在学习《为人民服务》中的辩论赛。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可以说就是“仁”的思想。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就有话可说了。

四、拓读共鸣铸国魂(7分钟)

1.拓展交流

师:既然孔子的“仁”对我们今天还很有用处,那你课外有阅读《论语》,还积累了一些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吗?学生回答,教师可适当补充。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点)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yǔ)点也!”

明确:补充的最后一则论语,“点”是曾点,是曾子(曾参)的父亲,他们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这则论语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人应该重视与自然的接触,和儒家传统的天地人之道相符,这句话也代表了孔子的人生态度,所以他极力称赞“吾与点也”。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去年雨中游崀山吗?(展示2016年徒步崀山北大门的集体照)那一次,我们也是(集体朗读)“莫春者,班服既成,师者五六人,弟子五六十,浴乎天地,风乎崀山,咏而归!”

2.小结激励

师:(在播放高414、415班齐读论语的声音中,老师激情地)《论语》是一部如此激励人的智慧书籍,宋代的开国宰相赵普用“半部论语治天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得出结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我们的国人也已经响亮地提出:“再读《论语》,重铸国魂!” 同学们,从《论语》中寻找智慧,我们走吧!

3. 一齐有感情地诵读拓展的《论语》。

4. 作业布置。

(1)观看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写一篇观后感。

(2)课外阅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论语》中的格言、警句,从中领会我们学习、修养、做人的真谛。

教学课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导学案

图片

“金花四重奏”《<论语>十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

2. 读准生字难字,掌握重点实词,归纳一词多义现象。

3.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 理解孔子的思想核心“仁”的含义,理解它们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 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3. 积累文言警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领略孔子深邃的思想。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认识作者,了解作品  

关于孔子你了解多少?

关于《论语》你了解多少?

2.为下列加粗字注音:

三省吾身(    )  箪(   )   (    )  

成人之恶(    )  弘(   )     肱(    )

为人谋  (   )   (   )  (    )

二、自主学习

1. 反复朗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2. 个别学生展示朗读,纠错。

3. 读课文,正字音,明节奏.

4. 梳理文意

三、理解词义,翻译课文

图片

图片

四、学以致用

1.归纳出自本课的成语。

2.任选上述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演读背诵这十则论语。

二、概括每则论语的内容,并把他们分类整理。

三、品读分析明真性

思考一:孔子思想核心为“仁”,“仁”即“爱人”,就是友爱互助、有同情心、通情达理、能为别人着想等,你觉得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思想核心?

思考二:有人认为,这些准则是几千年前的孔子提出的,在今天不适用了?试结合论语的思想和现在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四、拓读共鸣铸国魂

你课外有阅读《论语》,还积累了一些论语的名言、警句吗?请把他们写下来。

教学反思

在线携手耕耘,备课收获芬芳

——《<论语>十则》教学反思

新宁一中凝秀初中语文“金花四重奏”团队

20175月初开始,我们“金花四重奏”初中语文组参加“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在线集体备课大赛”组团成功,一个多月来, 从选题,到个案的设计、课件、反思,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线上线下的讨论、分析、总结。69日,由林凤华老师试上了团队在线集体备课课文《<论语>十则》。我们感到自己在线携手耕耘,备课收获芬芳。

一、教学设计思路

我们所选的《<论语>十则》是2016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25课,这一单元的单元说明是“你可以领略到孔子和孟子深邃的思想”,由此我们讨论决定:本课教学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还是要努力夯实基础知识,以文学常识字词翻译为主;第二课时以带领学生领悟《论语》的魅力和孔子“仁”的思想的深邃为主。

在个案设计中,李凌翼、黄美华老师负责第一课时,林凤华、郭慧老师负责第二课时。我们分工合作,先在线下互相讨论研究,经过充分思考准备和撰写,才上传的个案。个案上传后,我们又经过反复的线上研讨,最后由林凤华老师撰写了共案,一共有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并决定用第二课时的设计作为最后上传视频上课之用。

<论语>十则》共案第二课时,紧扣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关键词“语言”和“思维”进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关注语言和思维之先,我们先关注学生对于这一堂课的兴趣,我们安排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听读欣赏渲情境”。我们网上下载了著名音乐人黄子琦演唱的《论语》和截取了一段《论语》吟诵视频,首先以古典与时尚,创新与传承相结合的《论语》演唱带给学生视听上全新的感受,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论语》还可以这样表现,这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

紧接着,我们安排了第二个环节“演读接龙晓神韵”。这一个环节,通过师生一起配乐接龙演读,既是对学生兴趣的继续提升,也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用这种现代方法演读之后,又安排学生有两分钟的视频《论语》吟诵欣赏。可以说,开始上课的这几分钟,就给了学生一场视听的大餐,一次语言的陶冶,一次思维的洗礼。在这个基础上的归纳课文内容和分类整理也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啦。

第三个环节“品读分析明真性”是本课时的重点,主要围绕两个有梯度的问题展开。一个是学生自由回答本课哪些地方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没有限于教参和一些参考资料的说法,限定学生思维一定要在哪几则,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孔子“仁”的思想,有的人说在现代社会已经不适用了,请学生谈谈看法。这是这堂课最能体现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训练的一个问题。我们设计了用辩论的形式,事先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按照男女分),每一方确定了四个辩手,其它同学可作自由辩手,既保证论辩的正常进行,又可以让更多同学有参与的机会。学生通过辩论,可以更加明确孔子这种友爱互助,有同情心,通情达理,能为别人着想的思想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的。

最后一个环节“拓读共鸣铸国魂”,同样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加上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培养。这一个环节,通过仿写,把《论语》跟学生的春游联系起来,在学生高声朗诵自己的仿写的“论语”声中,把学生的情绪又一次带向了高潮,这一节课也在完美中结束。

图片

二、课堂教学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可以说,精心的设计换来的是学生课堂情绪的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一堂课,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一种积极热情参与的状态下进行。一开始就点燃了兴趣的火花,接着的接龙演读也是师生互动情味盎然,论辩中男女同学各不相让极尽所能。课外展示更是火花四溅,真正实现了在愉快中学习,在开心中进步。

学生在这堂课中,深刻领会了孔子“仁”的思想含义,领会了“仁”的思想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单元说明中“让学生感受孔子深邃的思想”的目标也顺利完成。我们团队无论是上课的老师,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感到自己用心的教学设计所带来的课堂效应,感到自己收获满满。

三、值得思考的问题

虽然总体感觉到整个课堂的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但是,我们并没有被一片繁荣所蒙蔽,还是看到了课堂所潜在的一些问题。

首先 这次教学设计,是在要求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孔子的生平、作品、生活小故事,都可以从书籍、网络、图书室等全面收集了解。但是,由于考虑到第二课时要学生进行论辩,明确孔子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所以个案中要求学生在第一课时写的《我心目中的孔子》的小作文就没有布置,第二课时就不要检查展示了,节省了一些时间。但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小遗憾,因为省下这些时间作论辩,但学生对孔子其人其事的了解就没有那么全面,在学生心目中立体的孔子形象就没有树立起来。所以修改后的教案,学生对孔子的感性认识淡化了,对孔子的学说的理性认识加强了,这也是有得有失,鱼和熊掌吧。总之,还是受课时拘束太多,教学中希望课本所有的课文都能眷顾到,所以就这样雨露均沾安排了。什么时候能够抛开这么多的顾虑,探讨一个问题就探讨深透,不要老这样面面俱到,真真能施行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学习理念,该多好啊!

其次,这样的课堂教学下,学生的能力是强者恒强,弱者难强。比如,演读环节,那些平时读得好的才举手要求朗读,虽然老师也请了几个平时朗读一般的学生来表演,但很显然他们不够自信,相应地影响到整个朗读效果,也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意而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关于课文表现“仁”的地方有哪些的自由回答,也是强者的竞争。而关于“仁”在现代社会的作用的论辩,就更不是胆小讷于言的同学所能展示的平台了。这一部分学生的能力怎么样能得到提高呢?怎么样实现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再次,所有的教学都是在老师的预设中进行,老师深怕哪一个环节“操作”不到位而影响整个课堂的进度,也深怕哪一个地方引导不得法而影响到整个的教学效果。顾虑重重,束缚重重,带着镣铐跳舞,没有展现课堂的自由开合洒脱大气和师生的真正融洽。

携手耕耘,共同进步

虽然教学中还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但是,我们仍然感受到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在困惑中前进。有困惑就有阻力,有阻力就有压力,有压力既有动力,有动力就会进步。我们常常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请教其他老师,上网查询……那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劲头让我们自己事后都禁不住哈哈大笑。李凌翼老师克服学生初三即将毕业时间的紧张;黄美华老师克服孩子年幼、公公偏瘫需要照顾的诸多拖累;郭慧老师克服刚刚参加工作经验不足的尴尬;主备林凤华老师身挑重担,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我们谁也不说苦不说累,我们携手耕耘,共同进步,一起收获。我们都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我们都渴望自己不断的进步!有梦在,希望就在!

我们“四朵金花”坚信:在线备课让我们感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下次的正式上课一定会更好,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定会收获芬芳满园。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