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开神垕

 微笑的懒猫 2015-03-02

喜欢古玩的人可能听说过神垕镇这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工匠无论哪个朝代的瓷器都能仿造。然而,他们传承的只是技艺而非文脉。所谓文脉就是文化的脉络,只有不断向前才能形成脉络,如神垕先人吴道子所说:“众皆密于盼际,我则离披其点画,众皆谨于象似,我则脱落其凡俗。”神垕本是具有文化活力的千年古镇,孕育了高温窑变这朵陶瓷创作的奇葩之花,如今却沦落成高仿大户,着实令人感到月白釉上泛着的深彻寒意。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学家在神垕镇附近发现了唐钧。唐钧不同于早先的低温彩釉,是以高温一次烧制而成。黑色底釉和白釉在烧制的过程中发生了窑变,显示出黑中隐蓝、蓝中泛白的效果。正是这种初级的窑变为后来灿若云霞的钧瓷窑变奠定了基础。

北宋徽宗热爱园艺下令搜集江南花木筑 “艮岳”,运输花木的队伍到了河南神垕要装盆置托,于是名不见经传的钧窑摇身一变成了官窑。官窑比民窑烧制的钧瓷色泽更深,明显作陈列之用。与唐钧釉纹强调排布均衡不同,宋钧高温窑变后的纹理更随性自然、恣意洒脱。

园子是个场,才子佳人在这里相会,风花雪月在这里上演。如此,花木叠叠饱含诗意的氛围,怎能容下人工痕迹过于明显的器物。滴翠流红必是要搭配漫天云霞、圆荷印香也只能浮于流火之上,至此宋钧已经接近了北宋审美的核心,即道法自然、无状之状。




元末钧窑系开始衰退,明代绝烧。然而,晚清江南地区钧瓷又诡异般的开始流行,红中泛紫呈动感水波状的炉钧釉正是这时的创制。天色渐暗,园子里的盆盆罐罐显得那么鲜美冷艳充满了戏剧感。没落贵族最后的狂欢就需要这样迷人妖娆的色调,令人忘掉烦忧、醉于感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