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言恭达大草作品《唐诗宋词长卷》赏析

 公司总裁 2015-03-03

椽笔搅海  飞龙在天

                      ———言恭达大草作品《唐诗宋词长卷》赏析  

衡正安


甲金通神事茫茫,颛顼重离天地伤。
问君八法何所觅,篆草同源费平章。

中国书法艺术乃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哲学精神的高度物化。它那黑白两色正是世界万物的基本颜色,它的间架布白正暗合于宇宙之大化。特别是大草艺术,更是集天地、人文之大成,汇宇宙万物为一体,正所谓“世间无物非草书(清·翁方纲)”。言恭达先生是当代书法之名家,他真草篆隶皆擅,特别是篆、隶、草书体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当代书坛戛然不群、高远超迈。新近创作的大草《唐诗宋词长卷》,给人以排山倒海之势,神龙游天之态,让人无不惊叹于中国书法艺术独特的审美感受,震慑于惊天地、泣鬼神的神秘力量。

言恭达先生的这件大草长卷,纵59公分、横890公分。录苏轼词一首,李白、杜甫诗各两首,王之涣、杜牧诗各一首,计292字。书于二00七年端午,生宣纸,长锋羊毫,一得阁墨汁。卷尾落款为“丁亥年端午言恭达书”,钤白文“言恭达印”、朱文“抱云堂”。

草书,起始于汉代章草,后至“二王”规范、发展成今草。大草又称狂草,据传初创于汉代张芝,有《冠军帖》传世,但历史久远,莫衷一是。不过,王献之的“一笔书”当是大草之滥觞,这种书法艺术形式发展至唐代当是一大高峰,以怀素、张旭为典范,后有宋黄庭坚和明代王铎孤峰双竦,傲视书坛。章草,横向取势,乃八分之“快捷”,后世仅见史游、皇象、陆机、宋克,近代王世镗、王遽常更呈式微之势;今草,变为纵向取势,以至上下贯通,气势绵绵,以“二王”为嚆矢,历古代书史代不乏人,最为茂盛;大草,解散纵、横之囿。横,可以左右盘旋,纵横捭阖,纵,可以上下连绵,势如破竹。在二维的纸平面上任意挥洒,发挥至尽,产生了三维空间的立体艺术效果。

言恭达先生以大草长卷示人,这是古代大草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翻检书史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上少见的几位大草书家,以及他们所传世的大草作品多以长卷的形式流传,如怀素《自叙帖》、张旭《古诗四帖》、黄庭坚《诸上座帖》、王铎《诗卷》等,都是古代大草书体之名篇。长卷作为大草的书写形式,显然具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每行字数较少会造成气韵上的阻断,没有大幅作品上下气势贯通,延绵不绝之势。但另一方面由于每行较短,不断换行,自然产生了丰富的变化,同时,在展读和书写内容上可以有很大的方便和自由的发挥,在横向的取势上也提供了足够的表现空间。

虽然,书法艺术各体皆有各自的审美特色,其技术难度、艺术形式以及审美感受也各不相同。然而,作为大草书体,其书写技法、书法的整体要求以及书家的综合修养,应该说在诸体中要求最高,其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也是最强烈的,这从中国书法史上大草书家屈指可数,唯有“草圣”之誉可以明证。言恭达的大草艺术有着极其独特的审美个性,在当代书坛戛然独立,极具个人艺术面貌。《唐诗宋词书卷》就是他大草书法艺术的代表,也反应了他大草书法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

书法的气息,是书法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书法作品给人的第一感受。书法的气息就是书法的格调、品味,是最难言说,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气息有雅俗之分。雅者,书卷气、古朴气也,表现出书法的典雅和古拙;俗者,世俗气、市侩气也,给人以低俗和恶浊之感。由于书法的气息和“人”关系最密,所以改变也最难,古人有:百病好医,惟俗难医之语。这个俗就不单单是书法的问题,而是,书家的整体修养了。言恭达先生乃言偃后裔,深厚的学养、人生历练和诗书画印的全面浸染,造就了他宽广的胸襟和广博的艺术胸怀。特别是他的书法以甲金籀篆为根本,贯穿于真草隶行,更运之于大草之中。该长卷,气息纯正、高古,格调高雅、飘逸。给人以纵横奇逸、张弛有度、仪态万方、大气充沛、风神外跃、卓荦高迈之审美感受。

言恭达的草书用笔之法,是其书法用笔的最大特色。古人云: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应时相传。这里“不易”的是什么,就是“中锋用笔”,而这个中锋用笔乃是篆隶书用笔的主要方法。言恭达先生于篆隶书体有着深厚的笔墨功底,是当代篆隶书之高手。他以中锋用笔使其线条厚实、凝重,偶用侧锋取妍、得飘逸之恣。他承接张芝、小王、张旭、怀素、黄鲁直硬毫中锋用笔而来,更以长锋羊毫的裹锋用笔之法独创之,是将古人的“中锋”用笔之法,运用于生纸、长锋羊毫的不同工具之中,中锋裹毫挥运,纤毫必究,其点画、线条,厚重如高峰坠石,坚不可移,飘逸似翔龙在天,仪态万千,呈现出崭新的艺术魅力。在气息、用笔的大处上,言恭达先生的大草艺术表现出超凡的艺术特色,在点画、线条、墨法等细微处,也表现出惊人的艺术表现力。在这通长卷中,“一览众山小”“一时多少豪杰”“一行白鹭”的“一”,真正做到一波三折,极见功力;而“江”“流”“海”“淘”等字的三点水的处理,无一雷同、各呈姿态。大草以圆笔为主,他偶用方笔,也是他的一大特色,是其线条厚实、结构凝重的辅助之举。如“渡”“门”“寺”“端”“年”等字的右边的转角处,不见圭角而有“折股叉”之遒劲。有时为了“透气”和“造势”,又用较长的笔划形成“书眼”,如“山”“神”“少”“中”“地”等最后的长笔,表现出纵横捭阖、大开大合、荡气回肠之感。更难能可贵的是,不管是再厚重的线条还是纤丝微毫,都能一丝不苟、笔笔到位,笔不败、毫不散,这在当今书坛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如“山”“天”“中”“行”“何”“游”等字的收笔,是其“裹锋”行笔的艺术效果的直接体现。用墨,也是言恭达先生大草书法的一大亮点,他尤擅用涩笔、渴墨、涨墨,甚至用宿墨,使书作更增添了风韵神采,妙尽天然,退去铅华。言先生大草的字法是纯正的,他追求草法的纯粹性,尽量不采用“雨夹雪”的行草之法,这样在草书的流畅之中要产生“迟涩”感和丰富性就带来了困难。为了能解决这一矛盾,他独辟蹊径,创造性采用“字中断笔”,就是字与字相连而在单字的笔划中断开,如“壁”“当”“飞”“故”“天”“啼”“端”等字,这样既保证了字与字之间的连贯,也造成了点画之间的“笔断意连”。

如果说草书是书法中的皇冠的话,那么,大草就是皇冠上的明珠。当我们翻阅中国书法史可以发现,擅长草书者群星灿烂,而真正的大草书家却珍如晨星。通过以上对言恭达先生草书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其草书不管从风格面貌、气息境界还是技术功力上都可谓独步当代,争雄古人。虽然,其大草的成就需要历史的检验,但是,就目前所表现出的强烈的书法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审美感受,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上面我们已经讲过,就草书范畴内的书体形式就有章草、今草和大草之分。草书中的章草至史游、皇象、陆机之后,一直到明代的宋克稍有振兴,这和汉代简牍等章草遗存淹没,晚至清末现世以及章草书不利实用,不如今草自由表达书家情感有关,所以,历代章草书家鲜见。虽然,大草的不彰也和实用有关,但其根本原因还在其难度上。他和章草不同的是,历代书写大草者不乏其人,但是能真正被后世公认者,仅汉有张芝,晋有王献之,唐有怀素、张旭,宋有黄庭坚,明有王铎这六人矣,这六位大草书家,基本被历史和当代所公认。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从东汉至北宋900年间出现了前5家,平均约120年出现一位,然而,北宋之后至清代止,近800年间只出现了王铎一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如果从艺术的一般发展规律来看,从书法不断走向自觉的艺术特性来看,大草作为艺术表现力最强、自由度最大、艺术语言最丰富、艺术积淀也最丰厚、书写和学习者也越来越多,应该出现大草书家的概率也相对增加,才符合一般艺术发展规律,然而,现在的事实却是相反,这不免使人困惑。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唐朝始不断有人指出的“古法大坏”,这个古法就是“篆籀法”。“ 草乃文字之末,而伯英创意,庶乎文字之先。其功邻乎篆籀”(唐·张怀瓘);“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缠绕,遂号为草书。不知与蝌蚪、篆隶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宋·黄庭坚)“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元·鲜于枢)等等关于篆籀对书法的重要,与草书的关系自唐至清,有识者就不断提出,但真正理解并实践者鲜矣。

所谓:“唐人去古未远,笔下犹传篆籀余蕴”(清·陈禧弈语)。而唐之后,楷书、行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两种书体也作为学习书法的基础。苏东坡将楷、行、草以走、行、跑来比对学书之间的关系和先后,更是被奉为经典,“篆籀”作为书法之根本被逐渐淡忘,这就是造成大草不兴的主要原因之一。行楷书,多用于手札、书稿之中,以“二王”成为典范,特别是他的“绞转”用笔之法,形成了“魏晋风韵”“吴带挡风”的艺术效果,就是所谓的“晋人笔法”。然而,用这种笔法去写大草,特别是较大的草书,显然就无法保证线条的质量,就会造成点画、线条的扁、平、薄、散,难以达到圆劲、厚重、立体的线条了,也没有了古雅之气。所以,元明清之后直至现当代,书家多以行楷作大草,不深研篆籀,怎能写好大草书。

言恭达先生草书的用笔之法,直接来自于篆籀,和“古法”相合,他绕过了元明清和唐宋相接,他的大草用笔之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也是他在当今书坛具有强烈个人艺术面貌的最重要的原因。然而,“笔墨当随时代”,时代变了,书写的载体、工具以及审美标准变了,所以,所谓的“古法”也要变,也要有所创建,言恭达先生草书用笔暗合于古人,又和古法有所发展,这正是他成功的关键。言恭达先生作大草是用长锋羊毫,喜用生宣纸,这种纸和笔要到明末之后才出现,显然,用这样的笔写在这样的纸上,又要保持中锋用笔,令笔毫不倒、不散是极其困难的。因为古人(明之前)一般用硬毫短锋,写于熟纸之上,所以,一般的“中锋”肯定会造成长锋无法立起,也一定会出现“散锋”。所以,言恭达先生作草书,将清人羊毫长锋作篆隶的“裹锋”之法运用于大草之中,这样就避免了笔锋散、倒、瘫之病,既能保持中锋用笔,又将古人的中锋古法有所发展。又因为长锋羊毫蓄墨多,生纸吃墨深,所以,就能产生高质量的点画和线条。当代,不深究、运用这一用笔之法,用长锋羊毫写在生宣纸上,就很难创作出大草佳构,而满目尽是“点画狼籍”“败笔丛生”了。

言恭达先生的大草书法,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是他综合修养的艺术体现,是建立在他具有书法本体深厚功力之上,特别是其坚深的篆隶笔墨,运之于“裹锋”的用笔之法,使其整体书风高古而秀逸。草法的纯粹性,正寻绎了“简约”乃大草艺术乃至中国艺术的最高指归;字字连绵而字中笔断又巧妙处理好了“迟”和“流”的辩证关系;用长、短线条,大、小块面对空间的分割,增加了章法的变化和节奏的强弱,以达到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和超越同侪,力追古人的艺术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