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提醒严防高发耳疾危害?如何预防耳聋?

 haosunzhe 2015-03-03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日渐加快,我国的突聋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如果按照国外报道每年的新增突聋发病率平均值10/10万人计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突发性聋新增病例。国外文献报道突聋的好发年龄为50岁左右。


突发性耳聋已成为青壮年人群听力下降的重要原因。青壮年人群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导致的过度劳累、精神长期紧张等是导致“突聋”的重要诱因。首先,现代人普遍生活规律不正常,多数人存在过度疲劳,连续熬夜上网等,导致耳朵的免疫功能降低,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年轻人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耳机更是不离耳朵,有声儿没声儿,都在耳朵上挂着。一些年轻人戴耳机听音乐一听就是数小时,且声音放得很大,无论在行走或做工作时都不愿取下,甚至在睡眠前也戴着,这些行为其实是以损害听力为代价的,极易产生突发性耳聋。其次是都市“声污染”的增加。很多肉耳没有注意的声音,包括电脑和许多电子设备的低频噪音,时时刻刻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第三,精神压力过重,例如学习、工作压力等,很多高考学生甚至会和家长一起暴聋。再者心理因素刺激也不容忽视。


  专家支招:当你连续熬夜或处在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时候,如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的先兆,即便没有感觉到耳聋(因为某些高频感音神经性聋而语言频率并没受侵)也应到专科医院及时就诊。由于20至40岁是突发性耳聋的高发年龄,因此年轻白领应引起高度重视。其次戴耳机听音乐时间不应过长。听力损害是无法恢复的,年轻人千万不可忽视。在使用耳机收听过程中音量掌握在以能听清楚为佳,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如果持续使用耳麦,应该每隔半小时拿掉耳麦,让耳朵适当休息一下。发现有耳鸣和听力下降的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停止使用耳机。此外,在持续劳累后,要保护耳朵不受酒吧等嘈杂环境的音响刺激。应积极治疗容易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内科疾病如糖尿病等以及戒烟酒等不良嗜好。患者出现耳鸣、听力下降或伴有眩晕后应立即到专科医院检查,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老年人:老年性耳聋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总共有超过1300万老年耳聋患者,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损失患病率为11.04%,8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则超过20%。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喉科刘丽燕主任医师介绍,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听力损失也已列为几大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之一。据临床观察统计,老年性听力损失患者约占耳鼻喉科门诊量的三成左右。

  刘丽燕主任表示,近年来,老年性听力损失发病率逐步上升主要与遗传、环境噪声、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滥用耳毒性药物、代谢紊乱、饮食营养、生活条件、劳动强度、精神压力、情绪及气候变化等因素有关。具体与以下5个方面密切相关:

  一是老年人听觉系统的衰老。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

  二是心血管疾病与代谢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这些慢性病使内耳血管硬化,氧气交换减少,代谢障碍,导致内耳毛细胞受损,也易引起听力损失,诱发老年性聋。

  三是遗传因素在听觉器官的衰老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四是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各种噪声损伤,中耳感染、耳毒性药物及化学试剂引起的损害等。

  五是精神创伤对老年性耳聋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老年性听力损失通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双耳对称性、缓慢进行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高调性耳鸣及噪声环境中言语识别变差等,时间长了会给老年人带来一系列心理和情绪困扰,例如压抑感、孤独感、焦虑、易怒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加重视生活质量,对于耳聋、耳背等过去不足以重视的症状,也采取了积极预防与治疗的态度。

  专家支招:建议老年人从以下5点加以预防: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老年人要调整饮食结构,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可减少微量元素的缺乏,并有效地扩张微血管,从而促进内耳的血液供应,有效地防止听力减退,不可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低纤维素类食品,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戒除烟酒。

  2、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有这些疾病的老年人,内耳血运极易发生障碍而引起突聋。积极治疗这些疾病对防止微循环障碍、延缓老年人听力减退有着重要作用。

  3、避免接触噪声及耳毒性药物,要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

  4、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改善脑部及内耳的血液循环。

  5、定期进行耳健康咨询和检查,一旦出现耳部疾病,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专业耳科进行诊治。

 儿童:中耳炎

  儿童容易感染中耳炎,这与其耳部结构特征有关。3岁以下的幼儿,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连接中耳和咽部的咽鼓管。小儿的咽鼓管较为短、宽、平,且位置较低。当孩子感冒时,致病菌非常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判断孩子是否得了中耳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辨:一是患耳附近头部剧痛,不肯吃东西、哭闹,不愿入睡;二是发烧,中耳炎往往会伴随突然发烧,体温可升至37.8℃至40℃;三是看有无化脓,耳朵中是否会流出黄色、白色或者含有血迹的液体;四是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听力障碍,具体表现为可能会把电视机的音量放得比平时更大,或者经常会要求家长重复刚刚讲过的话等。

  专家支招:中耳炎患者最好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治疗中耳炎主要是消炎,合理的方法应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还可以用一些小方法辅助治疗,比如,耳部用药后,让孩子的患耳靠在包裹着毛巾的热水袋上,以便让耳朵内的渗液排出来。此外,积极预防感冒,或尽可能缩短感冒周期,也是避免儿童患中耳炎的最佳措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