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干预方法

 以身心奋斗为本 2015-03-05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其中策略性影响是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如运用关于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有一些学生面临重大的生活事件,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的应激状态,或者已初步出现程度不同的某种心理功能的失调或障碍。学校心理干预就是要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和处置生活事件、心理压力和应激状态,使其能够走出自己的心理阴影。
  
  一、学校心理干预的分类
  
  (一)个别干预和团体干预。个别干预,即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生一对一地进行干预。团体干预,即对团体进行干预,或通过团体对其成员进行干预。
  
  (二)特殊干预与一般干预。特殊干预是针对学生的特殊需要而进行的心理干预。例如,某学生不仅成就动机低下,学习成绩不佳,且性格内向孤僻,情绪极端不稳,自控能力极差,人际关系不良,那就要对他心理问题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干预,比如将他安置在一个特殊班级中进行管理。
  
  (三)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直接干预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直接面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干预;间接干预则是通过教师(或家长)的媒介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干预。
  
  (四)前摄性干预和反应性干预。前摄性干预是在问题发生之前,预想到可能发生问题时即开展心理干预,以预防问题产生;或者当问题处于萌芽状态时,便及时提供心理干预,以避免问题的发展和恶化,亦即尽早解决问题。
  
  二、心理干预的具体方法
  
  (一)强化干预
  
  1.什么是强化干预?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的可能性的力量,它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关键变量。能增强某个反应在以后呈现频率的刺激,称之为强化。强化干预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基础之上的。它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加某些适应性行为,或减弱、消除某些不适应行为的方法。例如,某一行为若得到奖赏,则以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频率就会增加;反之,得不到奖赏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就可能会减少。
  
  2.强化的类型。强化的类型主要分为奖励和惩罚两种。就奖励而言,可分为:①正强化:给予一个好刺激;②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就惩罚而言,可分为①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②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如学生上学的路上贪玩,不按时到校上课,则向家长建议取消他晚上看电视卡通片的“权利”。
  
  3.强化物:
  
  (1)社会性强化物。这是与社会肯定相联系的言语刺激和非言语刺激。也是教师经常使用的强化物,如表扬、给予注意、肯定的表情、目光的注视、身体的接触等。社会性强化物的优点主要有:一是有效,个体对它们一般都会作出积极的反应;二是易行,可快速传递给众多的学生;三是可接受,社会性强化与物质性强化不同,后者(如食物)易引起餍足和使人感到受剥夺,而前者(如表扬)总是使人愉快的事情;四是方便,表扬、注意等发生于自然环境中,发生于日常生活中,可被教师和家长随时使用。
  
  (2)活动性强化物。学生所喜欢的活动也是一种强化物。这种强化物主要包括室内活动(业余消遣、手工艺、装饰等)、户外活动(运动、园艺、野餐等)、自由活动(逛商场、游园、游泳、旅游等)、被动活动(看电视、听音乐)及其他活动(电影、戏剧等)。活动性强化物在应用上有一定的限制:时间的限制和对象的限制。
  
  (3)物质性强化物。物质性强化物(诸如学生喜欢吃喝的食物——消费性强化物、学生喜欢拥有的东西——拥有性强化物、学生喜欢的玩具——操作性强化物)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当然能起强化作用。
  
  (二)模仿干预
  
  1.什么是模仿干预?模仿干预又称榜样干预、示范干预。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它一方面由干预者提供特定行为(或行为变化)的榜样和进行行为(或行为变化)的示范;另一方面由学生通过观察学生获得榜样的示范行为,并进行模仿性操作。作母亲的遇事惊慌失措、大惊小怪或习惯性退缩,孩子也会学到类似的应激方式;而一位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的父亲,也会使孩子养成类似的性格特点;影视节目中凶杀、暴力、色性、尔虞我诈以及封建迷信的内容,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心理,尤其是年幼无知、社会分辨能力不足的青少年儿童。
  
  2.模仿干预的基本类型:
  
  (1)真实性榜样。榜样由真实人物承担,并为学生作现场示范。真实性榜样可以对自己要示范的行为进行简缩、重复、突出等加工,且可以使观察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2)符号性榜样。榜样由传播媒介(画片、图示、录音、幻灯、录像、卡通片文字说明等)来呈现示范行为。相对于真实性榜样而言,此种榜样的使用费用较少,可多次使用,还可由学生自定观察的时间及进度,因而是使用得最多的一种类型。
  
  (3)内隐性榜样。上述两种榜样与外显的示范行为相联系,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内隐榜样示范行为。具体做法是向学生描述特定的情境和条件并说明应有的适当行为反应,然后要求想像(包括学生自己)去进行这样的行为操作。显然,呈现此种榜样的干预效果,常取决于学生的想象力发展水平。
  
  (三)厌恶干预
  
  1.什么是厌恶干预?厌恶干预又称惩罚干预,是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厌恶干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厌恶干预的原理是;把需要消除的目标行为(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达到消除或减少目标行为的目的。广义的厌恶干预除了本来意义的“厌恶”外,还包括“惩罚”
  
  (1)橡皮圈拉弹。该法是由学生拉弹预先套在手腕上的一根像皮圈,以此来作为无条件恶刺激,来抑制自己的不正常行为。该法常用以抑制一些强迫性观念和行为,如咬指甲、拔毛发、为获得性满足的恋物、窥阴的行为和念头,为满足占有欲而窃取他人财物的偷摸行为等。此法简便易行,但操作必须正确,否则效果不佳,甚而无效。
  
  (2)社会不赞成。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主要是运用图片,影视、舆论等手段,使学生在作出不良行为的同时产生一种,社会制约感,从而在心理上造成威慑作用并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干预方法。
  
  (3)内隐致敏。内隐致敏干预又叫想像性厌恶干预,是指用想像事件过程和结果的办法,使自己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感,从而逐渐减弱不良行为的频率。
  
  (4)暂停。暂停又叫强化暂停,是为了抑制某种特定行为的发生或使它的发生率下降,而让行为者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对行为的任何强化刺激的干预方法。如节假日家中来了客人,孩子会兴奋得“人来疯”。此时,父母会命令孩子到小房间去“静坐思过”。
  
  (5)反应代价。反应代价又称行为代价,是指在行为发生后使行为者失去自己所拥有的部分强化物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反应代价在现实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着。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常有不得随地吐痰、不准吸烟、不准闯红灯等规定,一旦有人违反,就立即被处罚。如罚款、罚打扫卫生、罚维持交通秩序等。
  
  (四)放松干预
  
  1.什么是放松干预?它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并使呼吸减缓,目的在于获得控制身心活动强度的能力。放松技术与我国的气功、太极拳、坐禅相似,有助于肌肉放松,平稳呼吸,增强个体应对紧张刺激的能力。在此,介绍两个基本实用的放松方法。
  
  2.放松干预的具体方法:
  
  (1)深呼吸放松。当学生面临某些特殊场合而感到紧张时,可教以最简便的深呼吸放松法。具体做法是:①选择一舒适的坐姿,闭上双眼,注意自己是用嘴还是用鼻呼吸以及呼吸频率;②注意身体的肌肉群,尽量放松;③用鼻吸气嘴吐气,连续作几次平静而深邃的呼吸;④深吸一口气(可默数4下)、憋气(默数4下)、缓慢用嘴吐气(默数8下)。自然呼吸几次后,继续作深呼吸,如此反复进行10多次;⑤手掌放于腹部,自己能感觉到腹部的运动,将嘴用“O”型,快吸气,短促喘气。进行十余次。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青少年学生遇到应激情况,特别是应对考试前紧张、焦虑或面对别人的挑衅时颇为有效。
  
  (2)凝神。静坐于一安静环境,反复默念一个单词,通过这一单词来集中意念,从而达到放松的目的。此法宜个别实施,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研究资料证明,在凝神期间,耗氧量减少20%,心率降至每分钟24次,心脏输出减少30%,皮肤阻抗增加400%,紧张和焦虑情绪明显减轻,有助于防止应激对心理、生理功能的损害。
  
  (五)系统脱敏干预:
  
  1.什么是系统脱敏干预?系统脱敏干预又称缓慢暴露干预、交互抑制干预。它是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帕创立的。系统脱敏干预是指强化一种行为,以达到抑制、减弱另一种与之不相容反应目的的干预方法。其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的反应过“敏”(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本来可激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引起敏感反应(脱敏)。
  
  2.系统脱敏干预过程。系统脱敏干预过程主要有以下5个步骤:
  
  (1)访谈。访谈是干预者与学生面对面地恳谈。在恳谈中,要让学生详尽地描述他所体验到的焦虑、所害怕的有关刺激,确定其焦虑、恐惧对象、恐惧发生的具体情境等有关因素。
  
  (2)介绍。在访谈结束时,干预者可向学生说明系统脱敏法的原理、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同时说明,整个过程中如有任何想法,均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这样做可使学生感到关心和帮助,增强接受干预的信心,并能主动积极地配合。
  
  (3)放松。可按前述的一般放松技术教学生学会放松。
  
  (4)排表。在完成放松训练后,干预者要与学生一起探讨令学生感到焦虑或恐惧的情境,并根据焦虑或恐惧程度的高低,抽出若干情境作为焦虑事件,并把它们排成一个事件层级表。
  
  (5)脱敏。实际脱敏有两种方式:一是想象脱敏,一是现实脱敏。想象脱敏是在干预室内靠想象再现焦虑情境,现实脱敏则是实地接触焦虑情境。现实脱敏效果比想象脱敏好,但由于条件限制(如那种情境不易方便地重现,或受道德规范的制约),往往不易做到。但在想象脱敏完成后,要求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运用从想象脱敏中学到的反应来应付实际刺激,则非常必要。
  
  (六)满灌干预
  
  1.什么是满灌干预?满灌干预又称暴露干预、冲击干预和快速脱敏干预。它是强制学生直接接触引起恐怖焦虑的情境,坚持到恐怖和焦虑反应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干预方法。干预过程中,要向学生说明干预技术带来的焦虑是无害的,只有学生体验到严重的紧张焦虑并耐受1—2小时,恐惧焦虑的情绪才能消除。在干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使用该法之前要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2,满灌干预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进行。以一学生恐惧某场景为例:一是通过想像,鼓励学生想像最使他恐怖的场景;二是干预者在旁边反复具体地讲述最令学生害怕的情境及细节;三是用录像或幻灯放映最使学生恐惧的情境;四是让学生直接置身于恐惧情境,与最令他惧怕的真实对象接触。
  
  (七)角色扮演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又称行为排演。它是指角色承担者按其特定地位和所处情境遵循角色期待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角色行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改变自己旧有的行为或学习新的行为,并进而改变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
  
  2.角色扮演的作用主要是:①便于发挥角色扮演者的主动性、创造性;②在扮演过程中可以显露扮演者个性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缺陷;③为扮演者提供了宣泄不良情绪的机会;④使扮演者学会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方式;⑤作为旁观者的学生虽然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对扮演者发生认同作用。
  
  3.角色扮演的形式:
  
  (1)心理剧。
  
  (2)哑剧表演。干预者提出一个主题或一种情境,要求学生不用言语而用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
  
  (3)空椅表演。让学生轮换扮演两个角色,与之打交道的另一个角色用空椅子代替,让学生练习同想象中的坐在空椅子上的人物说话。
  
  (4)角色互换。这种方法与上述方法相似,只是参与的人有两个或更多。
  
  (5)改变自我。让学生按照干预者为他撰写的脚本,扮演自己改变后的情节。
  
  (6)镜子技术。这种方法要求两个学生一道表演,一个是有问题的学生,另一个是配角。有问题的学生表演什么,配角就模仿其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以及对他人的妨碍。
  
  (7)独白技术。独白技术可让观众分享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想法,具体有以下技巧;①对自己谈话。②自言自语。③对宠物谈话,可将小猫、小狗当作交谈对象,告诉它们心里话,这样可造成一个轻松讲话的机会,有利于表达内心世界。④未来自我投射。
  
  (8)同台竞演。当扮演某角色的学生未能解决冲突时,另一位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可上场扮演主角的另一个自我,使其相互启发。
  
  (八)理性情绪干预
  
  1.什么是理性情绪干预?理性情绪干预,又称合理情绪干预,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A.Ellis,1992年)倡导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艾里斯常借助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斯的一句名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物的看法所困扰。”例如,甲、乙两个学生一起在校园中漫步,迎面碰到两人都熟识的同学丙,但丙未与二人打招呼而径自走去。这一事实尽管同时引起了甲、乙两人的注意,但两人对此事的信念(即评价和解释)不同:甲认为丙可能正想什么事情而没有注意到我们;乙则认为,丙不理睬我们是不友好的表现。由于信念不同,两人的情绪反应也不同:甲认为这没什么,因而情绪很平静;乙却为此愤愤不平,认为丙对自己有意见,所以才不理睬他,因而对丙心怀怨恨,情绪起伏不平。甲乙两人的不同情绪反应,其直接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两人对事件所持的不同信念:甲对人持宽容的态度,易使他情绪平静,少受负性情绪干扰;乙却苛求于人,这种信念易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长
  
  此以往,易导致情绪障碍。
  
  非理性信念使人心烦意乱、焦虑苦闷,长此以往易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产生神经症等精神疾病。那么,这些非理性信念是什么呢?心理学家韦斯勒对11种非理性信念加以概括和简化,总结出以下3个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这是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该理念常与“必须”和“应该”这类词联系在一起。如“我必须获得成功”、“他们应该很好地对待我”等等。事实上,没有什么人是绝对完美的,也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圆满的,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不可能依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艾里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的不合理逻辑,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一旦遇到一件不合理的事、一个不讲理的人,就会认为“社会太黑暗”、“世上没好人”,从而对社会和他人失去信心。
  
  第三,糟糕至极。一件自己不愿发生的事情发生后,便认为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的,致使自己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等恶性循环之中。
  
  2.理性情绪干预的注意事项:
  
  (1)选择适宜对象。对其中智力水平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领悟力较强的学生尤为有效。对那些不能做理性分析、不愿接受该方法、智力水平较低、年龄太小、领悟力较低以及与现实脱节、常沉溺于幻想中的学生,便不大适合。
  
  (2)注意保持耐心。由于学生的许多不合理观念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受到的教育,其形成往往有一个较长的历程。因此,干预者不能企图以三言两语、几个回合的辩论就使其放弃这种观念。
  
  (3)正确认识阻力。理性情绪干预主要采用与不合理观念进行争辩的方法,争辩中难免会有阻力,阻力会使辩论的进展困难或没有效果。为了防止阻力出现,须了解阻力产生原因。只有从干预者和学生双方找出产生阻力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对策,化阻力为动力。
  
  (4)把握分寸。辩论与质询不管怎样委婉,总具有尖锐和逼人的一面,可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阻抗。因此,辩论的火候和分寸便十分重要。干预者要注意质询时只对事不对人,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学生身上,更不能给学生以被控制、被攻击之感。
  
  (九)支持性干预
  
  1.什么是支持性干预?支持性干预又称精神支持性干预,是最常用最基本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
  
  支持性干预的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生活事件中遇到挫折、失败和不幸的学生,如考试失败、竞争失败、失恋、亲人死亡、人际关系不协调等问题。这些问题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焦虑、紧张、抑郁、惶恐不安等消极情绪,需要帮助和支持。②由于身体上有残疾、缺陷而导致自我贬低,丧失自信,致使情绪上悲观失望的学生。③患有躯体疾病,对疾病本身缺乏正确认识或长期治疗不愈,丧失信心造成严重心理负担的学生。④存在心因性疾病或疑病、恐惧病的学生。⑤确有顽症或绝症需要通过支持性心理干预以减轻其精神痛苦的学生。⑥各类神经症状也可以通过支持性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进行。
  
  2.支持性干预的方式。支持性干预的实质是若干个别心理干预方式综合体。这些方式主要有以下6种:
  
  (1)倾听。和其他心理干预方法一样,倾听是干预的第一步。干预者要以同情的态度,耐心聆听学生倾吐有关自己心理问题的病情,包括病因、病理、病后思想状况以及与周围环境和人的关系状况,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尽量宣泄出来。一般说来,学生心理有什么烦闷的事,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谈一谈,哪怕是大哭一场,使紧张的情绪得以释放,心里就会觉得畅快轻松的多。与此同时也可使干预者了解学生问题的来龙去脉,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干预。
  
  (2)解释。学生患病后,由于对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认识和了解,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性情绪;同时,实践也证明,学生如不能与干预者主动配合,也会大大影响干预效果。
  
  (3)鼓励。鼓励是支持性干预的核心。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感到孤立无援时,十分渴望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支持他鼓起勇气,度过危机。心理干预者就应该充当这样的角色。干预者要使学生觉得他可以信赖和依靠。为此,首先要向学生表示关心和同情,使其在感到孤立无援时,享受到人际的温暖。其次要使他看到自己还有力量,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从而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从消沉中振作起来。最后,要鼓励学生冷静地看待面临的问题。
  
  (4)提示。在鼓励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启发他设想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此,要提示学生拓展思路,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辩证思维,既看到不利的一面,也要看到有利的一面。
  
  (5)暗示。暗示是指通过语言和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形态。暗示与其他心理活动相比,关键在于“暗”字,即隐含、暗藏、不明显。受暗示者的心态改变是下意识的,其受影响过程是不自觉的。
  
  (6)调整。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所了解后应制定出干预计划,每次集中解决一个问题,给予说服和劝告。有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缺乏适当的自我控制能力或行为不当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帮助他们调整环境,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改变现有的处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