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认知

 以身心奋斗为本 2015-03-05

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Flavell20世纪70年代在有关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提出的。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即以认知作为研究对象的认知,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是有关认知的知识, 即关于个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影响这种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 关于个人的知识, 即关于自己与他人作为认知思维着的主体的一切特征的知识;(2) 关于任务的知识, 即对学习材料、学习任务和学习目的的认知;(3) 关于策略的知识, 即个体自己对学习策略的选取、调节和控制有所认识。

元认知体验是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时伴随而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它包括了知和情两方面的体验, 即一方面有认知活动进行时对知识获取的知觉, 另一方面也有对认知过程中经历的情绪、情感的觉察。

元认知监控是指人们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 对自身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的监视、调节与控制。它包括认知活动前制定计划;认知活动中实施监控、评价和不断反馈;认知活动后对结果的不断检查、调节和修正。

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元认知对个体学习的作用也就表现在通过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有效地计划、监控和调节学习者自己的学习活动, 以便尽快而有效地达到目标。其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自我意识以主体及其活动为意识的对象,通过它,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感知、记忆、思考和体验, 也能意识到自己的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行动的效果如何。因此它涵盖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个成分。自我调节就是主体依据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的过程、并不断取得和分析反馈信息再做相应调控的过程, 这便是元认知监控部分的功能。

对这一章的学习后,我发现元认知的培养方法其实就好像我们小学学习数学一样。在上课前一天老师会让我们自己去预习,在预习当中我们机会很明显的知道这一课将会讲些什么我们要掌握或了解什么,顺便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第二天正式上课时,老师会把整个课程完整地教授给我们,让我们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也把误解的知识点给纠正过来。随后在上课当中我们能够攻克预习中不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后完成课堂上的学习。在随后的课后作业中又可以用作对我们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以及巩固。这些环节过后,我们就应该自我反思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再碰到类似的问题又能否自己独立解决或者将所学的旧知识进行迁移。这些都能够对自身元认知的能力培养有较大的帮助。但前提就是要克服学习当中的枯燥以及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