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义盛”原来是个牌子!

 nizijun 2015-03-05

“朱义盛”原来是个牌子!

  语出岭南

  听到有人说你真是“块脾(气)好过丁盛发”,先别急着窃喜,其实这是反话正说。“大手笔”送首饰,别忘了庄严声明:“这绝非朱义盛!”这是什么暗号?

  自古以来,历史上过往的人物为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也经由成语及俗语的方式世代相传至今。如“磨杵成针”的李白、“破釜沉舟”的项羽等,在岭南,同样有为数众多的成语及俗语与人物相关,至今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在“语出岭南”系列报道收官之作中,为你介绍跟“人”有关的成语,看看你知道几个。

  统筹:潘慕英

  “语如其人”:名字成为“代名词”

  岭南地区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产生了不少历史名人。他们的故事被世人铭记。

  据佛山民俗专家余婉韶介绍,历史人物故事、传说等也是成语及俗语的来源之一。除了他们背后的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至今外,他们的名字也成为一种特殊的“代名词”。如“磨杵成针”的李白、“相煎何急”的曹植、“破釜沉舟”的项羽……

  而在岭南地区,同样流传着不少脍炙人口的名人名言,让我们一同感受一下。

  “块脾(气)好过丁盛发”

  通古:

  丁盛发是谁?潮俗专家鄞镇凯揭开谜底。原来,丁盛发为清朝末年潮州磷溪人,是著名的骨伤科医生。“他自认在潮州府医术无双,脾气大、架子足。就算被请上门给人家看病,言语间稍有不合也扭头就走。于是世人便有:‘块脾(气)好过丁盛发’这一说法。”

  事还没完,据传后来丁盛发的脾气变好了。“一日,丁盛发乘轿出门给人看病,行至一条田间小道,与一位牵牛的牧童相遇。牛不听牧童的话,牧童便拿牛绳抽打牛,边打边骂:‘你这畜生,块脾(气)好过阿丁盛发!’丁盛发一听大怒,遂与牧童理论。牧童回答世人都是这么说的,也不知丁盛发是谁脾气这么不好。丁盛发一听自觉惭愧,脾气慢慢好了。”丁盛发的脾气最后好没好已无关紧要了,但“块脾(气)好过丁盛发”这句说法却流传下来了,在潮汕一些地方也有“脾气孬过丁盛发”的说法。

  论今:

  如今,在潮汕俗语中,人们一般会“反话正说”,形容人脾气不好的时候会说“块脾(气)好过丁盛发”。

  “朱义盛”

  通古: 

  19世纪初叶,南海人朱义盛在佛山筷子路开设朱义盛首饰店,他用紫铜镀金制成金饰,工艺很好,和真金一样不会变色,几乎可以乱真,价钱又不贵,受到大众欢迎。

  后来朱义盛到广州状元坊开店,生意兴旺。“朱义盛首饰”还成为镀金首饰的代名词,引领了一时的风尚。

  “朱义盛首饰”迎合了当时中下层妇女在社交中撑门面的需要。尽管“朱义盛首饰”能以假乱真,但还是要面临被人发现拆穿的风险。

  论今:

  如今,朱义盛多用来形容首饰是假货、赝品。如商家卖首饰或人们以黄金作为聘礼定亲时,就会说:“绝非朱义盛。”因镀金不容易褪色,后来珠三角地区还衍生出歇后语“朱义盛——不变色”。

  “落叶归根”(六祖惠能)

  通古:

  宋人所作书籍《传灯录》里记录,六祖惠能涅槃时,答众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新兴是六祖的故乡,新兴国恩寺也是六祖惠能的圆寂之所。

  国恩寺是六祖惠能当年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而建的,故最初取名“报恩寺”。唐武则天在位最后一年(公元705年),下诏赐名为“国恩寺”(今门额上书“敕赐国恩寺”)。

  国恩寺里本来有一棵六祖慧能当年种植的菩提树,遗憾的是,此树在六祖圆寂之后便枯死了。上世纪80年代,国恩寺僧众从广州光孝寺移植一株新种,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前后,即六祖生辰日,正值新春新芽时期的菩提树却落叶纷纷。这也许就是六祖的暗示——落叶归根。

  论今:

  树叶从树根生发出来,凋落后最终还是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作客他乡的人终要回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