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要去图书馆 ?

 东秋元图书馆 2015-03-05
   有许多图书馆的故事:有些图书馆消失了,比方位于埃及亚历山大的那座;有些图书馆你走进去很快又走出来,因为发现里面收藏的尽是荒谬的故事和观念。无论是古代亚历山大的图书馆,还是现在众多大学的图书馆里,我们都可以一一列出品类书名,因为那是有限的图书馆,受制于它们所谈论的世界。但在博尔赫斯的那座巴别塔图书馆里,我们列举不出什么书名,因为里面藏书数目永远也数不完,还有,比书名更引人好奇的是图书馆的大小形状。
  博尔赫斯图书馆的一大特色就是,它不仅藏书数量有如恒河沙数,而且收藏空间无尽宽广,是一间又一间彼此类似的书库,这些书库提供的书包含二十五万个字母所有可能的组合,以至于你无法想象图书馆会遗漏哪种组合。所以,我只能在想象中尽力填充博尔赫斯图书馆的书目,这是人类想象力的综合。
  但是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图书馆还是触手可及的好,无论是大学的图书馆,还是身边免费的公共图书馆。我们为什么要去图书馆呢,答案自然是去读书。但是读书也只能是其中一种,比如大学图书馆,当年就流传着一种说法,是滋生廉价爱情的场所。咖啡厅太贵,外面太空旷,耳目众多,图书馆是约会的最好去处,有书做伴,抬望眼,有妹子在侧,可搭讪,可聊天,可窃窃私语,速成恋情的最佳场所。
  但说句煞风景的话,我有时候并不喜欢去图书馆,宁愿守着自己书房里寥寥的书籍怡然自得。“人类的虚荣心是多么触目惊心,而没有哪个地方比公共图书馆更能体现这一点,”塞缪尔·约翰逊就曾说,“之间非凡的著作把每一面墙挤得满满当当,当年艰难地沉思、精准地调查而写就的著作,如今除了编目还有几人知道?”书籍太多的地方可能不会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反而会打击人们阅读的热情。反正我去图书馆,看到望不到边的图书内心滋生出了几分绝望:穷尽一生,不吃不喝不睡,又能读多少书?
  近读美国专栏作家乔·昆南的《大书特书》,他就特别刻薄地说,众所周知,图书馆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小气鬼的需要,给他们解闷。由图书馆提供免费读物,吝啬鬼、守财奴们就可以高兴地告诉本地作家,我们借了你写的书,够意思吧?这群卑劣的铁公鸡,认识了三十多年的人写了本书,他们都不肯掏十五块钱买来看!
  小时候,我以为公共图书馆是一个火药库,为我提供武器,帮我消灭敌人,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我不再这么想了。现在,图书馆之于我,就是一个找书看的好地方,我借阅那些做梦都不会买的书,甚至是不想放在家里的读物。一个人从图书馆借书,他的重口味和堕落倾向就不会留下实物证据。那些躺在我家书架上的东西——莎士比亚、勃朗特姐妹——表明我的品位无可挑剔,至少看上去不错。而我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只是我生命中的无数的过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