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绍宜 2015-03-05

插图/王文哲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元是首,宵是夜,按古历的说法,日月、五星都会于子时,月圆是真正的元始,元宵节由此才重要。元宵燃灯的主要含义是为对应月照星明,它起源于“望日”,从天黑一直要祭祀太一至天明。太一是元气,元宵节其实是一个顺应、争纳元气的狂欢节。

上元夫人

李白有《上元夫人》诗:“上元谁夫人,偏得王母娇。嵯峨三角髻,余发散垂腰。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手提嬴女(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传说中上元夫人统领着十方玉女)儿,闲与凤吹箫。眉语两自笑,忽然随风飘。”

正月十三

旧时元宵六日灯会之始。元宵张灯始于初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是佛教礼仪的移植。唐明皇始张灯三日,增了前后两夜。北宋乾德五年(967),再后延十七、十八两夜,变成五夜灯。南宋理宗淳佑三年(1243),十三至十八,成六夜灯。到朱元璋立明朝,从初八起到十三而盛,奢侈至十夜灯。

小杯为烛

元宵节前两天是夜,旧俗讲究的家庭会以小杯为烛灯,共108盏散布在井、灶、门、窗、檐下阶前,称为“散灯”。这是明末文人刘侗与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的记载。十三日夜月孕圆将圆,家家户户如都点上这般108“散灯”,“聚如萤、散如星”,是祝福亦是期待。

望舒

团圆三五月,皎皎濯清辉。濯是洗。古人称十五的月亮是“望舒”——日在东,月在西,彼此相望,悠舒而安,因此特别静好。按照《淮南子》的说法,月御称“望舒”。驾驭着月亮的是纤阿。有关“纤阿”的最美说法是,“纤阿,山名,有女子处其岩,月历岩度,跃入月中,因名月御也。”

元宵词

风销焰蜡,露浥烘炉,花市光相射。

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年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

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

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周邦彦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李清照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

客路光阴浑草草,等闲过了元宵。

村鸡啼月下林梢。

鸾声惊宿鸟,霜气入重貂。

漠漠风沙千里暗,举头一望魂消。

问君何事不辞劳。

平生经世意,只恐负清朝。

——秦观

三余帖

按《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后羿昼夜思念。正月十四夜有童子进宫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呼夫人名,三夕可降耳。”如期果降。此为文字记载元宵来由,此段文字被《琅嬛记》引用,《琅嬛记》题为元伊士珍作,估计是明人作品。何谓“三余”?读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余”亦泛指空闲时间。苏东坡有诗:“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

故乡的元宵

文/汪曾祺 插图/王文哲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状声词?状的什么声呢?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青蛇、白蛇、老渔翁。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元宵元宵嘛。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要不,叫它什么灯呢?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看围屏。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年,就这样过去了。

=========================================================================

正月十五 | "揭开"吃元宵的日子

迈进年关,两样东西在北方少不了,就是饺子和元宵。与粽子不同,元宵并不是元宵节的专署,在很多喜庆的时刻,寓意团圆的元宵(南方的汤圆、小圆子),都是筵席上的常客。

因此,从小年开始,一些地方就陆续“揭开”了吃元宵的日子。而儿时的元宵记忆除了一口软糯甜润的元宵之外,还有父亲在元宵节时用粗铁丝和彩纸做的六角五彩大灯笼......

元宵念灯鲁子奇

小时候,我有一座六角五彩大灯笼,是爸爸元宵节时用粗铁丝和彩纸做的。

京郊小镇上到了正月十五,屋檐底下的猫也吃肥了,大人们已经上班,小孩还省着最后几根从大挂鞭上揪下来的“小鞭儿”,玩了一整天,才地拿出来点两三根“拉拉馋”,磨磨蹭蹭想延长除夕夜“炮仗大战”壮观欢乐的“余威”。最后两束“钻天猴儿”的火头翻着跟头窜入夜空,浑圆地甩出两三个火花圈儿,好像捏好的高粱面元宵滑入乌黑铁锅中、在热油里绽放的金色油花。人们已经吃不下太多炸元宵了,却还攥着“过年”滑溜溜的尾巴,不想撒手。小镇“元宵节”里,我还想象不到几百里之外的北京城灯市的盛况。

看花灯。清人所绘《红楼梦》

上了中学才在古诗词里发现“元宵节”原来挺热闹,千百年前的长安、洛阳、汴京,仿佛是飘在灯笼海洋上的城市,俨然一个“小除夕”。灯笼高高低低挂起来,有规规矩矩的圆的八角的,有做成兔子、大龙的,还有元宝扇子形状的,大街小巷的石板路照亮了。

远看去,一滩一滩彩色光点勾勒出街道的延伸、小桥的起伏和夜市的轮廓。人们观赏、穿梭、聚集、喧嚷,有时甩着袖子游荡,有时聚在一处猜灯谜,有时坐进小店尝尝点心。在一层酥皮和蜡油的香味儿里,我心驰神往,觉得橙色的光热烘烘烤上脸。

元宵节 小羊灯

此时,忽然有一个乌黑的粗铁丝笼子挨上手掌,我抚摸着它,仿佛遇见了多年前转学离别的小同桌,似乎在记忆中沉没,然而比幻想真切。

爸爸放进半截小蜡头,大灯笼活了起来。六个侧面透出淡绿、粉色相间的光,柔软又变幻,在吃饭的大圆桌上投下清晰的光影。它很大很大,挑起来沉甸甸的,在正月的寒风中稳稳地毫不摇晃。整个正月,我举着长长的提杆在黑暗中慢悠悠跳起自己创造的舞蹈,当灯笼凑近脸时,眼睛也热乎乎的。一家人吃饭时,大灯笼也蹲在我袖边陪着。那时我家住在六层楼,楼顶都坏了,我提着灯笼送在我家吃完晚饭的小学同学下楼,觉着奇妙兴奋。

闹元宵

卖花灯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灯笼玩伴,是元宵节祝祷和戏谑的光点。爸爸的手工,让我和千载之上的古人一同分享了这其中的欢乐和超越。

六角灯笼用粗铁丝规规整整编在一起,好像素描书上的几何体那么正正兜兜、稳稳当当。用钳子拧成这样真不容易,但爸爸是万能的。他给我做了大部分的玩具:刀片削几下,冰棍的小木棍成了微型“宝剑”;截一根木棍、削得白净光滑,用彩笔画上了精细的刻度,再穿上粗线,配个塑料玩具碟子,就成了盘秤;珍藏废旧小电机,钉几段木头,装四个小轮子,组装了一台电动小吊车,有滑轮、有提线、有吊钩,一扳开关就自动卷线。装这些玩具的小箱子,也是爸爸用废纸和胶带绷的。

长大以后,六角灯笼和玩具箱子搬进地下室。十八岁到北京城里上学,仍然在家过正月十五,所以并没有见识过灯会,更没猜过灯谜。后来有时间了,却没有兴致。二十六岁找工作,春节没过踏实就到应聘单位实习,常把工作带回学校宿舍通宵干,第二天在地铁上睡着、摇摇晃晃坐过了站。元宵节那天,单位食堂里挂出一溜儿灯谜,猜对奖励一盒元宵。可我战战兢兢,题也不敢答、元宵也不敢赢。同伴中有洒脱的,赢了许多盒分给实习众人,大家却面露难色,唯恐被单位认为贪小、被踢出门去。

如今,又是正月十五。不单“春节”外面没有“寒假”包裹,仿佛我的人生也出离了某种“包裹”。没有飞跑着看炮仗的大棉鞋,没有信步走进寂静校门时畅快的呼吸。可在这个夜,爸爸做的六角灯笼,像一颗巨大的五彩宝石在岁月寒冬中升起,照出年轻的父母和幼小的我。

这件“玩具”当初也许并不为元宵节而做,爸爸也许只想到了光、温暖、喜悦和爱。那是在文字启蒙之前,旋转着的朴素六角,已经对我闪烁着无限缤纷的世界、历史、希望和信念,而且像是一方“伏笔”,在多年后将我的未来和童年联系在了一起。这可能恰恰是人们元宵节点灯最早的想法。

吃元宵的习俗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她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而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可信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摄影/ 蔡小川)

元宵

元宵在北方比较多,虽然与汤圆的用料基本一样,但是由于做法不同,口感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最早的人工摇元宵的方法比较复杂:选好料,做馅,以糯米磨粉,将馅沾水与粉一同入笸箩,反复五次沾水、摇的过程,元宵才成型。因此元宵的表皮是粗糙的,口感也是略觉浑厚的,煮水的时间要长一些。但这种松软的皮面很适合做炸元宵、拔丝元宵,在物质不甚丰盛的日子,炸元宵在年夜饭、元宵筵上都是惹人口水的“果子”。过去的元宵馅料以黑芝麻、五仁为主,现在也有了巧克力、山楂等多种口味的。

这一天,全家一起包汤圆

汤圆

汤圆多见于南方,也叫汤团,种类非常多,比如成都赖汤圆、四川心肺汤圆、上海酒酿小圆子、上海擂沙汤圆、宁波汤圆、苏州五色汤圆、山东枣泥汤圆、广东四式汤圆、泉州的八味汤圆、广西的龙眼汤圆、安庆的韦安港汤圆、台湾的菜肉汤圆等等,各具特色,风味迥异。

汤圆是包出来的,因此外皮圆润,煮水出来的汤圆常带“美人出浴”之态,让人食欲大增。汤圆越软、滑越好,所以对糯米原料很讲究。要选粘性特强的品种。加工工艺上也有说法,要用“水磨粉”。就是说,把糯米粒用水泡过后,连水带米一起上磨,而且最好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可以冷藏三四天。袁枚《随园食单》里提到的水粉汤圆,大致就是这样做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