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兴安书馆 2015-03-07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Shaolinsi Chuzu'an Dadian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
Main Hall of Chuzu Convent in Shaolin Temple

在河南省登封县少林寺东南方初祖庵内,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是河南省现存唯一的北宋木构建筑,也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同《营造法式》所反映的北宋后期官式建筑最接近的实例。
初祖庵是少林寺属院,建于相传为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面壁处,创始年份不详。从庵中有大殿建造前的黄庭坚书法刻石看,至迟在宋代此庵已颇兴盛。庵内原有山门、配殿、千佛阁等,早已毁去,现只存大殿以及清代建造的两个方亭和近代重建的千佛阁。
大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建在砖砌台基上,宽11.4米,深10.7米,前后明间装板门,前檐次间装直棂窗,余用墙封闭,石砌下肩有水纹雕刻。殿内外共用16根同高的八角石柱,石柱上饰有花卉、人物、力士、盘龙等精美雕刻,其中一根有宣和七年韶州人刘善恭施柱题名,是此殿断代的依据。殿为厅堂型构架(见大木作),明间两道梁架为“六架椽屋前后乳牵用四柱”,但其后内柱距后檐柱有一椽半的椽距。牵加长半椽距。这种后内柱后移的布置使室内佛坛处空间加大。二后内柱间砌扇面墙,前设佛坛。厅堂构架的特点是内柱高于檐柱,但此殿的16根石柱同高,只好在前内柱的铺作上按平坐插柱造的方法立上层木柱,以承托平梁,前乳及中跨三椽后尾部插入这根柱内。这种在单层厅堂构架的内柱上接二层柱的做法是宋代建筑中的孤例。殿的山面各从明间二柱上伸出丁,分别插入前内柱上层木柱身或搭在三椽上。丁上立蜀柱,承托山面出际处的平梁,构成歇山屋顶。此殿构架用材很不严格,有略经加工的原材,与下部精美雕琢的石柱和窗下墙很不谐调,可能是多次重修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据柱上宣和七年韶州刘善恭施柱铭,建成应晚于此,有可能是北宋末年的战乱中未能按原计划施工的结果。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外景]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外景
收录时间:2011年01月02日 18:48:49 来源:未知 作者: 点击: 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