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生命的宇宙观看世界

 二月石桥 2015-03-07
西方哲学宇宙观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宗教、哲学和科学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宇宙观建立现代物理学基础上,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有机性、心物一元性等特征,宇宙万物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实现了实物与心灵被统一在宇宙同一场之中,展现了一幅生命宇宙观的图景。
   古人凭借“天才的直觉”在宗教中构想出了宇宙的整体性特征,并用生命宇宙观为人的生命变化确立了永恒的归宿。肯定宇宙万物具有生命特性具有生命价值论意义,但这种表达却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幻觉,没有理性思考的根据和耐人接受的事实论证。因此,传统宗教生命观对人的教化自然也就很难持久。
   近代以前的生命宇宙观,将从自我精神的感悟逻辑地推理为自然的法则,因更多体现为只是从现象抽象出一般的秩序去表达这一统一性,最终使所表达的世界成了一个空洞形式,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推理与抽象地产物,并没有找到使世界统一于生命的内在客观根据。
   科学宇宙观,破除了经典物理学的抽象时空观和机械自然观,将由物质材料组成的宇宙转变为由事件构成的宇宙,将以质点为基础的经典力学讨论转变为对事件流变的研究,为生命宇宙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证明了宇宙万物的整体统一性,为生命宇宙观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将“事件”界定为事物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综合体现,没有独立存在的绝对“事物”与纯粹的“时间”和“空间”。相对论开辟了整体论,证明时间与空间统一为四维连续体,时空与物质是统一的,物质的存在状态与空间的弯曲程度是一种统一的相互决定关系。同时,爱因斯坦还统一了物质与能量,证明了物质是能量的高度凝聚状态。他的论点是作为个体生命的能量是微观深层空间能量的聚集,是与整体宇宙能量为一体的。
   同时,量子论从微观领域证明:“能量就是质量”,物质只不过是能量的一种振动方式,不存在质量与能量的绝对划分,也即是说不存在绝对单纯的质量和能量。在量子论成就基础上,怀特海根据波粒二向性理论,提出了“绵延”的概念。量子场论开辟了有机生命论,证明物质与能量的统一的,物体和精神可以统一为“能量存在”的实体化或信息化方式。
   玻尔描述过场与粒子的互补原理,即粒子与场只是能量的聚集体现状态,强调有机整体性思想。薛定谔用量子场论论述了精神的生命宇宙观思想。卡普拉把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结合起来,论证了生命宇宙观思想。玻姆在他创立的隐变量体系中描述了有机宇宙论思想,实物为显现状态,场为隐现状态,粒子为隐现状态。拉兹洛的广义进化论则明确提出了宇宙信息场的概念,明确提出了生命宇宙观的思想。生命现象在本质上是宇宙能量内在运动过程的外在表现。生命不仅表现为实物质量,也表现为运动能量。只有由实物的静态能与动态能构成的世界才是真实完整的宇宙生命世界。
   根据现代科学的哲学精神,柏格森提出了“生命哲学”,其宗旨是认为物质是“生命之流”的变化。为了解决传统哲学“一与多”的矛盾关系问题,詹姆士提出了整体哲学观。怀特海根据现代物理学成就和柏格森哲学的影响,提出了“有机哲学”思想,对生命宇宙观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怀特海的“事件”理论,既不将其归结为物质实体也不将其归结为精神实体。怀特海认为:现代物理学宣告了机械论的失败,同时也证明了机体哲学的成功。怀特海把“事件”作为世界的基本要素,提出“宇宙就是事件场”的观点。在宇宙中,自然界就是所有事件的集合,一切都融合在事件之流中,世界只不过是由处于一定时空关系中“事件流变”组合而成的统一体。
   从宇宙进化论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是在宇宙这个本源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相互联系共融共生的关系。从静态宇宙观来讲,宇宙具有整体性特点。宇宙万物的每一个个体存在都体现整体生命的特征,无论宇宙其组成方式和外在表现形式如何多样,它其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保持与它内在一致的特性,每一个体都包含宇宙的整体信息,都与整体不可分离。现代科学的生物全息论进一步证实了整体与部分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
   生命的发展体现为整体秩序上的同一性。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与能量是一个统一体,二者的相互转化昭示着精神的能量解释。
   根据万事万物由弱到强的转化或者说是生命由低级向高级进化,黑格尔把生命看作是“宇宙精神”的自我体现与外化。宇宙生命的演化,是物质能量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原初物质产生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再到后来的动物和植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可以被视为是宇宙生命的进步过程。
   心物二元论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危机,是现代哲学的根本性危机。生命宇宙观可以为人类提供宇宙人生信仰基础。生命宇宙观的建立,克服了以往科学与哲学的心物二元论困境,为我们的现实生命信仰提供了本体论的支撑和认识论根据。同时,生命宇宙观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及社会关系的自觉,使人在历史的现实中不断反思自身行为,从而消解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异化,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生命观的能净化人的心念,消解贪欲私欲的扩张,抛弃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或“生命之重”的心理状态,融入到“诗意生存”的价值状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