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语文(下)课文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预习理解

 晟昊学习馆 2015-03-08


 

五年级语文(下)课文三《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预习理解  

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道,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洋溢着沉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

一是直抒胸臆,通过八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及所遇到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

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巨大的拌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

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

学习本课的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是体会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理解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提示: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 

 

  2、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提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3、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⑴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

    ①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由于温度太低,混凝土无法凝固。他们拿来暖风机,给隧洞增温,洞壁的冰岩又遇热融化,造成洞壁塌滑。” 

    ②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风火山一带经常狂风大作……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⑵ 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提示: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4、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提示: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5、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提示:“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50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