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 术. 道:教学的三个境界

 亭溪秋实 2015-03-10

职业选择有很多因素,自身的素质是其中的一个。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作,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把一开始并不感兴趣的行业做出了兴趣,也是一种职业境界的提升。  

教育这个职业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教育事业的关键在教师。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作为终身的职业,又把职业当做事业做的人,就会感觉到自身的内涵与外在条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外在条件不可选择,但内涵却全在自己的追求。  

如果外在条件不具备做这一行资本,祖师爷没给你吃这碗饭的资本,还是趁早改行。以教师为终身职业的人,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  

根据自己的体会,加上观摩许多教师成长的经历,我觉得从“技”到“术”再到“道”的探索过程,可以作为教学境界提升的标志。  

技,乃微观研究,即对课堂教学技巧的磨练,还耽于一招一式,甚至磨出了一手绝活儿。但是“技”充其量只能让你做一名教书匠,尽管成为一名好的教书匠也非易事;可是,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材体系的更新,教育对象的变化,“技”的作用将越来越暴露其局限性。或者说,“技”的量的积累,其最终结果可能还只是量的增加。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修鞋匠可能是越老技艺越精熟,甚至臻于化境,可他的体力不支了,眼神不济了,终于修鞋匠也当不成了。当他还在盛年的时候,或许过于在意自己的技艺了吧,他没有思考如何把自己的本事上升一个层次,或把个体作坊“扩大再生产”。究其原因,他只关注所修补的鞋的特点,他把自己的责任或追求定位在修好所有的鞋,尤其是那些同行修不了的鞋,并且盼望所有需要修补的鞋都由他来修。他自然有理由为此产生属于他的成就感,毕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森林里流连,而又竟迷途其中者。  

术,乃中观研究,不满足于技的细碎、凌乱,将这些提升为相对局限的说法,但不离于做法的层面。仍以修鞋为喻,若真练出如此精熟的技艺,不思在“术”上进取,那才叫遗憾呢!所谓“术”,对修鞋匠而言就是不局限在技艺的层面,还要研究“鞋理”;不只考虑为什么要这样修补,更探究鞋为什么要那么作而不这么作,到底怎么作更合乎脚,更适合行走。对教师而言就是不仅研究教材、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研究学科的教育教学规律,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适合不同教育对象的独特方法,适时选增活生生的教学材料,不断自觉的把教学实践经验向理论的高度提升。  

总之,“术”的境界,已趋于在教学意识、教学思想上的探索,且教学技艺的量的积累有相当的部分产生了质的飞跃,但更多的还是个体的作坊似的个案研究,还缺乏高远的目标,还应该上升到对一般性规律的探索上。或者说,已经从森林中走出,对森林的草木都有了相当精确的认知,也知道森林在山中,却还停留在对山的仰视,“只缘身在此山中”,故尚不能窥知山的全貌。  

道,乃宏观之旨归,是以探寻学科的规律为目标的归纳、概括,是确立说法的过程。“道”的境界,我以为应该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出发,在充分研究教育教学对象——学生的基础上,通过对个别教育对象学习规律的探索,概括出适合全体教育对象的一般性规律,并致力于发扬光大,让更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少走弯路,让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因材施教得以落实。  

“道”的境界不满足于精熟的教学技巧,更不停留在“进乎技矣”的“术”的层次上,有胆量走出“庐山”,以更广阔的视野看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从“入乎其内”,到“超乎其外”,既能“写之”又能“观之”。或者说,对“道”的追求,目的就在于把技、术的经验积累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通常的说就是朝着教育家的方向迈进。

《基础教育论坛 》(教研版)

这种境界,已经在庐山之外看庐山,并把“山外看山”作为“看山”的一般规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了。这种境界,已经可以对山鸟瞰俯视,山的全貌尽收眼底,了然心中,但并非“一览众山小”,而是越发尊重每一座山,不管高低大小。  

技、术、道三种境界的提升过程中,任何一个中间过程都可能让你成名因而停止探索,止步于这种境界;能坚持着而达到道的境界,无疑是教师的化境,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在每一个阶段都把操作与反思相结合,力求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则都是对道的境界的一次趋近。  

当我们研究自己和别人的发展轨迹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从中得到借鉴以丰富自己,一方面也为别人的丰富提供了帮助。  

当然,技、术、道并非截然分开的三个不相关的部分,三者之间较低的层次中可能包含了教高层次的成分,只是还处在不自觉状态。如果每一个以教育为终身职业的人都能追求“道”的境界,则首先是自己幸甚,接着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  

在教育现实世界,人们都是从技这样的微观研究开始的,我并不认为这个境界是低级的、无聊的;相反,如果在没有教育经历的时候就先入为主的以道冠之,按照这“空穴来风”似的道去指导将要开始的教育实践,甚至你根本就没有实践的可能或者愿望,恐怕充其量也就是验证了人家的道,难以悟出自己的道。这样的例子在新课程被贯彻的过程中出现很多,不胜枚举。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现实中还有这样的状况,一直耽于对细碎的技巧的痴迷,并将这种状态定格为终止状态,始终也没想过或没能超过自己的技,面对“空穴来风”似的道毫无招架之功,被这种伪道拆解得一地鸡毛,自己却一头雾水,这也着实是一种悲哀。  

其实,从技到术这个过程十分重要,许多人都止步在这两种境界之间,而且颇得心应手,可以名噪一时、名震一方了,自然贱卖自己的也大有人在,着实让人遗憾。  

要是超越了技、术,而趋于道境,在回顾自己的练习技,琢磨术,就会发现那些自己悟得的技与术,都不离于自己悟得的道。道,就像那一根钱串子,而技、术则是一地散钱。  

如果将语文教学看成是一头牛,练技则手中无非技也,求术则眼中无非术也,悟道则心中无非道也。  

要把自己的教学境界定位为技、术,还是道,完全取决于自己的眼光和毅力;当你要选择自己的榜样的时候,同样应该判定那人的教学境界,否则便是自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