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小柴胡汤为何出现于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的理解

 guoguoli 2015-03-10
小柴胡汤一方,大多认为其为少阳病主方,故而当阐述太阳病篇中小柴胡汤诸多条文时亦多从少阳切入进行探讨。但细观《伤寒论》全书,其于第251条中曾有如下记载:“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此处明确提出“太阳柴胡证”这一概念,必定有其深刻的含义。若从其笔法分析,太阳为病名,而柴胡为汤名,如若两者是并列关系当是如下两种叙述法一即为太阳少阳证,二为某某(药名,如桂枝等)柴胡证。第一种叙述手法在《伤寒论》中即可见,例如《伤寒论》第五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第二种叙述手法即某某(药名,如桂枝等)柴胡证,虽未明见于《伤寒论》中,但其有一定的合理性。查《伤寒论》一书,以某某(药名或汤名)证命名的主要为桂枝证和柴胡汤证,余者未见有录。桂枝证的叙述,见于《伤寒论》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及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等处。柴胡汤证则见于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等处。因此桂枝柴胡证叙述法是有其合理性存在的,而医圣仲景用了太阳柴胡证这一叙述手法,必定都其内在含义。因此此处笔者认为当不是一个并列关系,而是一个从属关系,即柴胡证从属于太阳,亦即太阳病中的柴胡证的意思。
        笔者试从水的角度对此一问题做一阐述。《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这里提示三焦与整个人体的水液代谢有着很重要的关联。三焦配属少阳,少阳本气为相火,《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记载:“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此一段即述六气之间的承制关系,即相火游行于少阳之上,但需以水气承之,方不至于“亢则害”。三焦为水道虽为生理所致,而从气化之角度言,其气化之本气则为相火,一则相火可为三焦水道之动力,二则也可防相火之妄动。因此,若以寒水之角度阐述太阳病,则太阳则为一身津液气化之总司,而亦与少阳三焦相关联。太阳以中见之气少阴君火化寒水,而少阳则以本气相火化水道,因此二者之间亦因水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太阳柴胡证者,乃是太阳寒水之气化虽有障碍,而其根本则在于三焦水道之气化的问题,故称为太阳柴胡证,亦即突出水液代谢障碍之意。
      柴胡汤与津液之关系,在《伤寒论》中亦有条文提及,如论中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参考《素问.经脉别论》中所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此一条病机乃是由于三焦即水道气化失常,而至津液上无法归于肺,下无法输于膀胱,即津液之运行代谢失常,而致阳明气化失常,故是以致饮无法入其胃中,而胃气不和,致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因此,用小柴胡汤恢复三焦之气化,而致水道通调,故而上输于肺缘肺之外合皮毛而出,下输于膀胱,借膀胱之气化外输于太阳之表,故“戢然汗出而解”。
       所以,小柴胡汤调理水液代谢之障碍,乃是通过调理三焦即“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之通道来达到水液代谢之正常。地气上为云者即膀胱之气化,天气下为雨者为肺气之肃降,而此一肺气之肃降功能则合于阳明燥金之中,而联系此一过程即为三焦之气化。是以伤寒论中小柴胡汤主要见于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篇,而不见于太阴、少阴病篇,其理即在于上述之理也。即以水液之代谢所言,与其关系最为紧密者即太阳寒水之气化,即地气上为云也;阳明燥金之气化,即天气下为雨也,故上一条文突出“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亦即通过小柴胡汤复原三焦之气化,是以“上焦得通”,阳明燥金肃降之功能恢复而得“天气下为雨”,是故胃气乃得和也,故而地得雨润,而大便得出也,肃降之功能复,故不呕也。故小柴胡汤出现于太阳、阳明病篇,而不出现于太阴、少阴则可得解也。而出现于少阳、厥阴病篇中者,乃是因为少阳本就是其标,而厥阴乃少阳中间之气也,此一处即不难理解。
       然而太阳为水液气化之总司,故柴胡汤类出现于太阳病篇中,而麻黄汤类亦多见肺系之症状,此即因太阳总统一身津液之气化也,故有太阳柴胡证之称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