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学会“偷懒”的老师[博客征文】 转自:yinqiaoling的个人空间

 变通致久 2015-03-10

        我是一个非常勤奋的老师,教俩班数学,看百十本作业,全批全改,还得上五节数学课。在上课时,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严格按照教科书的知识体系,一个一个知识点一一落实到位;孩子们在课堂上只是听,也不用去思考问题。我总是担心知识点遗漏,反复强调,重重复复。担心孩子们掌握不了,就留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去做完,然后课代表收上来,一本本再看,错了一个个再改。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有的学生根本不听,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这样学生学的苦,老师教得累,以至于学生讨厌学习数学,甚至讨厌、敌视老师。这样一天下来,弄得我精疲力尽。最终还是教学效果不好。

    怎么办呢?于是我就找一些关于教学方法的书籍去借鉴他们好的教学方法,后来看到了《魏书生文选》,书中有好多激励学生的教法。我也试着用一下。其中魏书生曾尝试“懒老师能教出勤勤的学生。”这一方法我想试试。因为学生最终要走出学校,离开父母,自己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让每个孩子勤勤起来。

     俗话说:苦干不如巧干,我也试着做个“懒”老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爱因斯坦也指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鼓励学生去实践。我让孩子们分组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去感悟、体验、探究每一个知识点,然后让每个小组汇报、总结。让孩子们自己去动脑思考问题,自己寻找结果。从而激活了每个孩子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高涨。因为兴趣来源于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成功的体验,需要成就感来支持。为了学生的自信,让学生能够放开手脚去做事。作业也有小组的孩子们自己批阅。 我只是学生身边的观察者、指导者,只是看似无意的帮助,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只把把自己的意见以婉转和商量的口气表达出来,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且乐意接受。这样一学期下来,成绩在全校区测试中考了第一。

      不妨学做一个“懒”教师,给孩子们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空间,甚至可以装得笨一点、傻一点,把自己解放出来,也许会造就一群能独立、有能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因为老师会偷“ 懒”也是教育教学的一种高超技能,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境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