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种父母教养类型决定孩子未来,你是哪一种?

 wyfx100 2015-03-11

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就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如果发现孩子哪里不对,肯定要先反观父母自己是否有不对之处。但很多父母对于自己的教养方式并不自知。而且,这还跟学历高低没关系,甚至越高知的父母,越容易执迷于自己的判断力和观念。

第一种:权威型


这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也可称之为民主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原因,保证孩子能够遵从指导。权威型父母,会努力“看见”孩子的需求,更多地接纳孩子的观点并给以回应。他们还会征求孩子对家庭事务的意见。因此权威型父母能够认识到并尊重孩子的观点,以合理、民主,而非盛气凌人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第二种:专制型


这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教养方式。通常父母会提出很多种规则,希望孩子严格遵守。一般他们不会跟孩子解释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强制性迫使孩子去顺从。孩子顺从便好,不顺从就是直接惩罚。专制型的父母,往往无法敏感觉察到孩子的冲突性观点,只是希望孩子能够将他们所说的话当做法律,接受他们所给予的一切(常常他们会过度相信自己,并且认为我都是为孩子好),并尊重他们的权威。

第三种:纵容型

这种教养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溺爱型。是一种接纳且放纵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有较少的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但不能够密切监视孩子的行为,很少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坚决控制。缺乏规则,无限制满足。尤其在物质满足上缺少限制。

第四种:未参与型


这是最不成功的教养方式。父母大量缺席就是典型的未参与。比如那些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完全顾不上管孩子的;还有些父母长期务工在外把孩子丢给老人的。它是一种非常放任且具有较低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要么会拒绝孩子的要求,要么会由于过度关注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投入极少的时间和精力。
这四种类型,分别都会养出怎样的孩子呢?
↓↓↓

最好的是权威型教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一般发展得会很好。他们心情愉快,积极主动,独立,有目标感,有责任意识和担当,能与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专制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一般情绪不稳定,大多数时间都是不愉快、不友好的,而且很容易被激怒,相对来说没有目标,偏于退缩,对于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纵容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他们一般比较粗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控制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独立性和成就感。


最差的是未参与型教养。未参与型的教养方式下,孩子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和易于发怒等外在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的是,他们在上小学以后,学习情况会表现非常差,在儿童后期会更可能表现出行为失调。


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会偏向于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或以上混合的情况。这就使得父母们对号入座的时候会出现偏差。


比如,我认识的一位父亲,他从小生活在严重专断的环境中,自己做了父亲后,相对给孩子自由度大一些,允许孩子去玩儿,满足孩子的一些需求等等。他就认为自己是权威型的。但是其实,他还是专制型的,只是比自己的父亲有进步而已。除了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不会棍棒打骂,他在日常教养中,仍然不自觉地在用一种武断的方式对待孩子,很少给孩子选择的余地,以及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他给孩子的“自由”,还只是他所认为的“自由”。

另,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是,我几乎没听说过有人主动承认自己溺爱孩子,最多就是说对孩子有点宠着。其实,放纵型的父母,常常认为自己在很小心地呵护孩子。因为这个判断偏差,就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的教养风格。


那么,到底如何判断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出现问题呢?有一个简单办法可供参考,那就是对照上面的孩子发展的特征,看看在自己孩子的身上是否有明显的体现,也许有一部分父母会因此修正自己的观点。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如今由于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许多父母都有缺席孩子成长的趋势。千万要记得,不参与孩子的成长,即使你就和孩子生活在一所房子里,那也仍然属于“未参与”,而这是最糟糕的一种教养方式!我身边认识太多家庭,孩子的教养出现了问题,虽然后面大人意识到了问题采取各种方式去弥补,但是有一些成长的机会,却永远错过了。


要说做父母不容易,就不容易在,我们需要把自己最宝贵的东西——时间,大量投入进去。不是说每时每刻,但起码要确保固定的时间和陪伴效率。


我知道,如今大家都很忙。但是要想清楚,我们这么忙,到底是为了什么?孩子对我们而言,又意味什么?


与每一位父母共勉。

文章来源:静观育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