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索罗斯们会再度“空袭”香港吗?

 H瀚客H 2015-03-11

最近准备去趟香港,难免要换点港币,也很自然的联想到港币的未来。可能很多人都对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围绕港币的大战印象深刻,要么亲身经历要么从书本中看到。那么这一幕未来会再次上演吗,国际金融大鳄们会再次做空香港吗?这里也谈谈个人的看法。

 


其实个人对当年的那段历史并没有那么太仔细的研究过,所以并没有太大的发言权,这里只简单的说几句。首先,个人认为,当年索罗斯做空港币,是没有料到中国政府会出手。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在打仗中,一方要歼灭一个对手,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其后援,即所谓的分割包围。而且高明的指挥者都知道,正面去硬撼对方的前锋是一种很笨拙的战法,因为对方随时会派援兵进行补充,到最后这只会变成一场漫长的消耗战,死伤无数但战果有限;而只有大范围的进行迂回穿插,才有可能在运动中觅得最佳的战机。


 

香港的情况就是如此,如果有庞大的中国作为后盾,对冲基金做空港币,中国的外汇必然源源不断的作为补充。而受限于进出香港的资金限制(这就好象作战中的作战面限制),对冲基金即使有钱也使不上力,最后即使能胜利也是毫无意义的惨胜,当年索罗斯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那么当今中国的实力与当年相比,表面上讲又不知道强大了多少倍,所以个人认为,未来索罗斯们再次做空香港的机会,并不是太大。

 

我们知道,未来可能会发生一场全球性的大萧条。那么在此情况下,各国央行能够采取的应对策略可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货币贬值,另一种就是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货币贬值的优势在于有利于本国的制造业,缺点是在贬值的过程中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本外流,金融和实体经济都会受其影响。维持强势货币的利弊则正好相反。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如果制造业很发达,又不是特别的惧怕资本外流,就应该选择货币贬值的策略;而如果制造业不是那么重要,强势货币就可能为其带来资本流入的收益。


 

所以我们看到,未来除美国外,一些小的不以制造业为本,而偏向金融服务的国家,也可能采取偏向稳定的汇率政策。这可能也就能解释,为什么瑞士央行在一段时间的钉住欧元后,突然放弃了此策略。也许瑞士央行经过权衡,认为相对于制造业的损失,稳定货币的利益将更大。

 


众所周知,香港采取的是联系汇率制度。现在香港的制造业不是那么太发达,而更主要的是以金融、贸易服务业作为生存的根基。因此如果香港未来保持基本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则有可能成为未来全球金融危机中的避风港,大量的吸引内陆资本的流入。其实善恶有报,选择了自由、善良的香港人民,未来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也许一些只知道“闷声发大财”的澳门人,需要一定的反思?)。而现在围绕着香港的种种乌云,也必然会随着内陆打老虎的进程,逐渐的风吹云散,这就是善恶有报吧。

 


再谈一点,那就是当年索罗斯在香港所采取的具体策略,是用了一种对冲的方法(对冲基金的名称就来源于此)。当时索罗斯是在香港股市和港币汇率之间进行了对冲,那么实际上今天这可以说已经是国际金融投资者们通常采用的一种手段了。这又让我联想到一个问题,在前些日子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候,中国在日本的投资被国内极左势力又抓了出来,中国央行聘请的一位以前在国外投行工作的操盘手也由此被迫辞职,中国在日元上的资产被大量的清盘。由于卖在低处,国内极左又借此来攻击外国阴谋、卖国等等。其实我看了一下,当年那个操盘手是做了对冲的,对冲的同样是日元和日本股市。我们可以看看这两年日本股市的涨幅,当年如果不是草率的割肉,在日股上的投资又会有多大的收益呢?

 


这些年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太多了。最近,柴静关于雾霾的言论又一次招来阴谋论的指责。以至于有人感叹:“中国最大的悲哀是:不在于柴静的片子是否完美,而在于连雾霾这个可以危及所有人健康的共同命题,都凝聚不起真正的共识!宛如大家都在一条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巨轮上,互相指责和揣摩,而忘记了齐心协力去找救生筏”(这里说互相指责只是委婉的说法,正念犹存的人都知道是谁在捣乱吧)。自我毁灭之路都是由自己铺就的,这可能是阴谋论者和邪恶之徒永远也不会明白的,这又算另一种善恶有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