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唐诗三百首》杜甫诗欣赏(下)

 宛平2008 2015-03-11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因而被誉为“诗史”,后人尊称他为“诗圣”。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汉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二十一、《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远送严公到了奉济从此别离,人去山空只有别情绵绵依依。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我们何时才能重新把盏长谈,昨夜月下对杯倾衷多么投机!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巴蜀各郡讴歌惋惜你的离任,连续三朝你任将相真不容易。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分手后我回到浣花溪边草堂,越发觉得我这残生淡泊孤寂!

 

【注解】1、几时两句:这是倒装,意谓想起昨夜在月光下举杯送别的深情,不知几时重得此会。2、列郡:指东西两川属邑。3、三朝:指玄宗、肃宗、代宗三朝;4、出入荣:指严武迭居重位。5、江村句:指送别后独自回到浣花溪边的草堂。

 

【评析】这首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故别离之情依依,自不待言。诗的开头点明“远送”,可见意深情长。分手伤别,自然想到“昨夜”饯别情景,也想何时重逢。接着讴歌严武入相出将都有成就,受到人民的称赞。最后写送别后的心境的孤独无依。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节。

 

二十二、《别房太尉墓》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我东西漂泊,一再奔走他乡异土,今日歇脚阆州,来悼别你的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泪水沾湿了泥土,心情十分悲痛,精神恍惚,就象低空飘飞的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当年与你对棋,比你为晋朝谢安,而今在你墓前,象季札拜别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不堪回首,眼前只见这林花错落,离去时,听得黄莺啼声凄怆难闻。

 

【注解】1、复行役:指一再奔走。2、近泪句:意谓泪流处土为之不干。3、把剑句:春秋时吴季札聘晋,路过徐国,心知徐君爱其宝剑,及还,徐君已死,遂解剑挂在坟树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许。

 

【评析】房在唐玄宗幸蜀时拜相。乾元元年(758)为肃宗所贬。杜甫曾为其上疏力谏,得罪肃宗,险遭杀害。宝应二年(763),房又进为刑部尚书,在路遇疾,卒于阆州。两年后,杜甫路过阆州,特为老友上坟,作此诗。这是一首悼亡诗,抒写感伤情怀。全诗叙述了生前的交往和坟前的哀悼。前四句写坟前哀愤,后四句写临别留连。诗写得雍容典雅,又一往情深。写房句句得体,写交往字字有情。知遇深情,渗透字里行间。

 

二十三、《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注解】1、危樯:高耸的桅杆。2、星垂句:远处的星星宛如低垂至地面,使原野更为辽阔。3、月涌句:银色的月光映着奔流汹涌的长江。4、沙鸥:水鸟名。

 

【评析】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四、《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注解】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2、乾坤:指日、月。3、戎马:指战争。4、关山北:北方边境。5、凭轩:靠着窗户。

 

【评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

 

二十五、《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注解】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3、自:空。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评析】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二十六、《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注解】1、盘飧:泛指菜肴。2、旧醅:隔年的陈酒。3、取:助词。

 

【评析】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二十七、《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眺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注解】1、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2、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县)、维(故城在今四川理县西)、保(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3、戍:防守。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4、南浦:南郊外水边地。5、清江:指锦江。6、万里桥:在成都城南。蜀汉费访问吴国,临行时曾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这两句写望。7、迟暮:这时杜甫年五十。8、供多病:交给多病之身了。

 

【评析】这首诗虽是写郊游野望的感触,忧家忧国,伤己伤民的感情,迸溢于字里行间。诗的首联写从高低两处望见的景色。颔联是抒情,由野望想到兄弟的飘散和自我孤身浪迹天涯。颈联继续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末联以出效极目,点明主题“野望”,以人事萧条总结中间两联。全诗感情真挚,语言淳朴。

 

二十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注解】1、却看:回看。2、愁何在:不再愁。3、漫卷:随手卷起。古代诗文皆写在卷子上。4、青春句:意谓春光明媚,鸟语花香,还乡时并不寂寞。5、即从两句:想像中还乡路线,即出峡东下,由水路抵襄阳,然后由陆路向洛阳。此诗句末有自注云:“余有田园在东京。”(指洛阳)。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巫峡: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三峡之一。襄阳:今属湖北。

 

【评析】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代宗广德元年(763)春作于梓州。延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了。作者喜闻蓟北光复,想到可以挈眷还乡,喜极而涕,这种激情是人所共有的。全诗毫无半点饰,情真意切。读了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对着妻儿侃侃讲述捷报,手舞足蹈,惊喜欲狂的神态。因此,历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这首诗。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称赞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二十九、《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到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注解】1、渚:水中的小洲。2、回:回旋。3、百年:犹言一生。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评析】这一首重阳登高感怀诗,是大历二年(767)在夔州写的。“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是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秋天气氛;颈联抒发感情,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末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酒,映衬时世艰难。全诗八句都对,句句押韵。金性尧以为“是杜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作。”

 

三十、《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注解】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6、西山寇盗:指吐蕃。同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意谓朝廷终不因侵扰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侵。7、《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评析】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三十一、《宿府》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深秋时节,幕府井边梧桐疏寒;独宿江城,更深人静残烛暗淡。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长夜里,号角声有如人的悲语;中天月色虽好,谁有心情仰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乱中四处漂泊,亲朋音书皆断,关塞零落萧条,行路十分艰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忍受困苦,我颠沛流离了十年;勉强栖息一枝,暂借幕府偷安。

 

【注解】1、永夜句:意谓长夜中唯闻号角声像在自作悲语。永夜:长夜。2、风尘荏苒:喻战乱不绝。荏苒:犹辗转。3、已忍句:指自天宝十四载(七五五)安禄山反至写此诗,已忍受了十年的伶俜生活。伶俜:飘零之意。4、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幕,原是勉强以求暂时的安居。

 

【评析】这首诗是依人作客,抒写旅愁,有一种百无聊赖之情。前四句写景,后四名抒情。首联写独宿江城,环境清寒;颔联写“独宿”的所闻所见;颈联写战乱未息,处世艰难;末联写漂泊十年,如今暂且栖安。全诗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

 

三十二、《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注解】1、阴阳:指日月。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4、星河:星辰与银河。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评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三十三、《咏怀古迹·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羯胡之人事主多变,终究不可信赖;词客常忧乱伤时,我仍然流落外地。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抚今追惜,庾信的一生最萧条索寞;他晚年的诗斌,惊动江关传之千里。

 

【注解】1、支离:犹流离。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风尘:比喻战乱。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五溪:雄溪、横溪、酉溪、无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5、羯胡:指安禄山。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评析】这五首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诗。作者于代宗大历元年(766),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沉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三十四、《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默诵草木摇落深知宋玉为何悲秋,他学问渊博文辞精采算是我老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相隔千秋追怀怅望叫人不免流涕,索寞萧条我和他相似却生非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江山犹在故宅仍存只有文采空留,他的云雨楼台岂是说梦而无讽意?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最可感慨的是当年楚宫早已泯灭,至今船夫还带疑地指点这些古迹。

 

【注解】1、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2、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3、云雨句:宋玉曾作《高唐赋》,述楚王游高唐(楚台观名),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阳台:山名,在四川巫山县。岂梦思:意谓宋玉作《高唐赋》,难道只是说梦,并无讽谏之意?4、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评析】这是推崇宋玉的诗。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三十五、《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解】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应上“向黄昏”。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评析】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三十六、《咏怀古迹·其四》

 

蜀主征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当年刘备谋攻东吴曾到达三峡,他驾崩时也在白帝城的永安宫。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想象里仪仗旌旗仍在空山飘扬,白玉殿在荒郊野寺中难寻影踪。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古庙的松杉树上水鹤筑巢栖息,每年三伏腊月跑来祭祀的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武侯祠庙长年在附近为邻,生前君臣一体死后的祭祀相同。

 

【注解】1、蜀主:指刘备。2、征吴:对吴有企图。3、幸:旧称皇帝踪迹所至曰“幸”。4、翠华: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作装饰的旗帜。5、武侯句:诸葛亮曾封武乡侯,其祠在先主庙西。常:一作“长”。6、一体句:正因他们君臣一体,情分特密,故也一同祭祀。顾宸所谓“平日抱一体之诚,千秋享一体之报。”

 

【评析】这首诗是推崇诸葛亮与刘备的君臣关系。作者借村翁野老对他们的祭祀,烘托其遗迹之流泽。但是对于玉殿的虚无缥缈,松杉栖息水鹤,诗人发抒了无限感慨。

 

三十七、《咏怀古迹·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

--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士流芳;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肃穆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天下三分的局势,是经他策划运筹;千百年来,他才能象鸾凤振羽云霄。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他辅佐刘备,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指挥从容镇定,萧何曹参不能比超。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心志虽坚,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

 

【注解】1、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2、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3、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4、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5、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6、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7、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8、祚:帝位。

 

【评析】进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

 

三十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注解】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评析】这是一首咏怀诗。作者赞颂了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三、四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三十九、《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注解】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评析】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