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斌 我爱喝茶。 虽没有到“不可一日无茶”的地步,但也能体会前人“三人同饮,得来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的意境。 近日家中给我寄来一包新摘的绿茶,使我欣喜若狂。拆包,烧水,准备茶具。忙碌过后,晶莹欲滴的叶子在杯中翻滚、沉浮,茶色碧绿、澄清,茶香清新悠远。抿上一口,顿感恬静闲适,窗外的天空也变得特别的明朗(而心情也如此的舒畅)。平时不管工作是多么的劳累,或者心情是多么的糟糕,只要泡上一杯茶,闻一闻茶特有的清香,含上一口茶水,慢慢咽下,什么烦恼都会在这满杯的春色中烟消云散。 ![]() ![]() 我喝茶,喜欢喝绿茶。我喜欢那种略带板栗味的醇厚香味,还有那象征大自然的颜色。绿茶中,我比较喜欢龙井和碧螺春。龙井醇厚而经泡,而碧螺春娇嫩、清亮。呷上一口,两者都有一种“清风自向舌端生”的感觉。不过好的龙井和碧螺春不可多得,即便有,也多用来馈赠亲友。喝的最多的还是家乡的鸠坑毛尖和千岛玉叶。千岛玉叶是八十年代后才有的,历史不长,但品种和做工还是很到位的。其它的,我印象中气味最香的要数海宁产的一种茶。拆开袋子就有一股沁人心肺的香味钻入鼻孔,放水一冲,随着汽浪的翻涌,半个屋子都能闻到。其实好的龙井也有这种效果。还有一种茶,是浙江诸暨产的,放入水中,根根象松针,整整齐齐地立在杯中,碧绿碧绿的。不喝,光看就是一种享受。 其实茶是我国的特产,长江以南很多地方都盛产,尤其是一些山区更是“名茶辈出”。平时旅游或出差,总喜欢看看有什么好茶叶可买。时间长了,朋友也知道我的这种爱好,有什么好茶也愿意带一点给我,与我一起品尝,顺便还可以聊上几句。记得每次去弟弟家,他总忘不了在临走时往塑料袋或包里塞上一两盒刚买或别人送的茶叶,浓浓亲情总使我感动。记得去年暑期去广东,临走,朋友问我喜欢什么,我坚定而明确地回答是“茶”。朋友连夜去拿了两罐台湾的高山茶,赶在第二天我上车时塞进了我的怀里,片片友情又使我感动了一路。对于朋友、师长,我也喜欢送他们一些茶,总希望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给他们带来一丝清新之乐,算作是分享我的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我喜欢在自己的小屋,与其对坐书桌,泡上一杯茶,谈谈各自的喜怒哀乐。我想这总比在饭店喝得面红耳赤,上吐下泻的为好。只是现在喜欢这么文雅,或体会茶中特有之情趣的人越来越少了。只好在大多时间迫不得已走进饭馆与朋友一起煮酒论英雄。在外旅游,也喜欢在风景区或街市的茶楼,要杯茶,叫几份茶点,小坐片刻。不过现在的茶楼好茶甚少,既使标明极品龙井的也不过是隔年的陈茶和碎叶。在这种环境喝茶,重要的是图个形式或看看风景罢了。不过喝茶好的地方也并非没有,杭州的茶叶博物馆可算一个;周庄的阿婆茶也不错,有一丝宁静淡泊和使人恬怡静美的底蕴。而我印象中最好的却是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湖畔小屋。也许是茶的清新与醇厚和主人的憨厚和淳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而在水乡乌镇的临水小楼中,清淡、柔和的阿婆茶还有曾经对座的三毛也使我感动不已。有道是“酒不醉人人自醉”,我觉得饮茶更是如此。如果友伴好,风好,山水好,品好茶也会醉。茶如人生,人生如茶,人世间最难得的是恬淡和平凡。我喜欢与知己临窗对座,香茗在手的温馨的感觉。“从来佳茗似佳人”,而又何曾不是“佳人似佳茗”呢? 记得鲁迅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那么会喝茶的人就是会享福的人了。不过我认为喝茶既然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习惯和传统,那么喝茶的人一般就是特传统的人。文人尤其是这样,即便不是文人也会浑身带上书卷气的。平日总设想,有一天辞却凡间俗事,在一山间小屋或街边小楼开一片小茶馆,闲时于春风杨柳间,与茶友聊话古今,不问沧桑事,那是何等令人神往。不过身在都市,一杯香茗在手,也还是可以除却许多喧嚣和尘埃的。一杯茶下肚,再继续去为名为利而奔波,也未尝不可。不过偶然的片刻休息是万万不可少的。 ![]() 总的说来,我与茶还是很有缘的。我是茶农的后代,到外婆为止,祖祖辈辈都是与茶为伴、以茶为生的。记得家乡位于千岛湖畔的一个名叫“鸠坑”的山沟沟里,是个产名茶的地方。这里的茶在唐代就是贡品,曾经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山上除了树木就是层层叠叠的茶园,茶简直是这里的唯一。据说每年采茶时节是茶农最辛苦的时候。四月到五月的两个多月时间,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是得不到任何休息的。清晨起床,背着箩筐,戴着草帽到很远很高的山上去采茶,中午还没有时间回来。中饭当然就是在山间就着冷风吃一些冰凉的饭菜。而这季节还多雨,弄得浑身湿辘辘也是常事。晚上还是没有休息,白天摘的茶叶要连夜烘干炒制,否则价钱会一天比一天低。也许对茶农来讲,四、五月的记忆应该就是劳累、潮湿还有饥饿。但无论怎样,茶叶是他们生命的全部。曾经八十多岁的老外婆每逢四月就坐立不安,心里挂念的就是家乡的茶叶是否该采了。曾经退休的妈妈六十多岁还回老家帮小姨采茶叶去了。曾经信中她高兴地告诉我,一个月下来,腰围减少了不少。只是那年茶叶的价格太低了,茶农忙碌一天的收入平均只有十几元,很多茶园都荒着,没人去采了。 《神农本草经》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也许以后我会从茶中喝出一丝苦味来。 洪斌:建筑师。 出生于灵山秀水的千岛湖畔,青年时曾求学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早年曾悉心研究篆刻艺术,并在欧洲游历研修,著有《行走欧洲——我的建筑之旅》、《西班牙建筑透视》、《欧洲建筑笔记》等著作。在延承历史脉络和跟随时代步伐的交集中,执著于内心对中华灵山秀水的情感和“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篆刻等传统文化的热爱。艰苦地探索着“时代精神下的地域文化”之路。 目前在万达集团工作,从事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管控及项目建造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