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认知世界的发育-新闻频道-手机搜狐

 蔡雨亭 2015-03-12

认知指人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过程,属行为系统。认知发育从感知开始,到理解,以后涉及思维、记忆,因此小儿认知发育与个人智能水平密切相关。

瑞士学家皮亚杰最先系统地提出小儿认知发育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连续过程,他将小儿认知发育分为四个阶段。

 1 感觉运动期 O~2岁

此期小儿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感觉运动接触来认识世界,逐渐从基本的反射活动变为与环境有关的有目的活动。很少证实有认知的行为,以反射性活动为特点,4~6月婴儿开始操纵环境,如反复踢悬挂着的玩具以产生变化(玩具来回摆动),12个月时能找出在他眼前藏到底下的玩具:已意识到客观物体是永远存在而不会神秘地消失的,即客体永存观念。18~24月时小儿可对不在眼前的客体有回忆性记忆,对周围环境开始探索和好奇是此期发育的特征。开始有了知觉和时间知觉,但主要是动觉与视觉的联系。如爬高处,躲门后,天黑了要睡,天亮了就起床。此时是感觉——运动性行为向智能活动过渡的时期。

2 运筹前期2~7岁

此期的特征是符号功能的发育,促进小儿行为和智能发育。随能力的增加,小儿开始给予环境中的刺激物以新的意义,作为另一种符号,例如把布娃娃当作小朋友,把木棒当作马等。凭直觉与直接经验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但不知原因道理。因此认知行为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即小儿所有的感觉运动、活动与自我有关。2岁以后小儿开始应用符号,掌握语言,能较好地利用记忆储存。3岁后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以后开始辨别前后方位;5岁以后则可以自身辨别左右,对数量、空间;时间的概念仍不完全。5~7岁儿童思想方法发生较大变化,记忆力增强,会用分类法帮助记忆不同类的图画;但仍只注意事物的一个特征,而不注意其它方面,只看到具体的事物,注意事物静止的一面,看不到事物的转变过程或内在联系。

3 具体运筹期 7~12岁

此期小儿在具体事物中运用概念,并用概念思维,开始有逻辑运筹。例如开始学习加减法的规则;分类事物可看到功能、位置的关系,年长儿可据事物特性分类。此期的最大特点是发现“永恒”原则,包括空间关系、物体的大小与数量等知觉。如将等量的水加于不同杯中能知两杯水一样多;一斤铁与一斤棉花一样重;了解“部分”是小于“整体”。9岁以后小儿可理解事物,处在不同的情况下可分类不同,如知道一个人可有不同的身份等。

4 形式运筹期 l2岁~成年

此期特征是小儿开始抽象逻辑思维,能提出假设,并作出正确的推论。分析问题逐渐有系统性;能选择性地只对重要刺激作出反应,能从问题的一方面转到另一方面域达到正确解答问题。解决问题会预先制定计划,并考虑一切可能性与结果。

皮亚杰认为小儿到15岁时认知发育就成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