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毛泽东《论游击战》之二

 整体书房 2015-03-13
    《论游击战与运动战》  这篇文章最初是刘伯承于1938年3月所写,最初载于《战术研究资料》,以后转载于《前线》和《八路军军政杂志》,全文约6000字。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针对敌强我弱的态势指出,这一阶段抗日军队所采取的战争形式,就全局看,主要是运动战,而以游击战和阵地战辅助之,而八路军应以游击战为主结合进行运动战、阵地战,以大量消耗与消灭敌人,扭转战路上的被动局面,为早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创造条件。为了指导部队更好地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刘伯承元帅认真总结了一年多来作战的经验,写了这篇文章。文章论述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意义和一般特点。指出,游击战是使用小的队伍,分散在敌后进行袭击、伏击的“非正规的作战”。其特点是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掩护中,没有前线和后方组成,活动灵活机敏,出没无常,袭扰敌人,因其兵力少突击力弱,在军事上不能解决战略任务而只能起辅助作用。运动战是使用相当大数量的正规军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的“正规作战”。其特点是兵力强大,行动指挥统一,步调协调,突击力强。游击战与运动战在战场上相互渗透、相互为助,游击战配合运动战,运动战的歼灭性增大,通过运动战的大量歼敌,突出广大地面,又为游击队的活动与发展创造了条件。文章在分析了敌人到处施以暴行、软硬兼施、害怕游击战争、要求速战速决、掠夺资财、夺占交通线,占据要点,战役上突贯攻击、战略重点放在华北,武器精良,严格按典范令作战等特点之后,指出,面对敌人的作战特点,我们组织进行游击战、运动战,以及游击战与运动战的适当配合,这在长期抗战的上,更有重要意义。据此,我们在使用兵力时,次要方向,应用极少数正规军,甚至只用现地域的游击队、游击兵团,袭扰牵制敌人;主要突击方向,我们的正规军队
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在广大民众掩护和游击战的配合下,大量歼灭敌之有生力量。在对敌作战中,游击战的基本任务是发展民众抗战组织,壮大游击队伍;策反伪军,铲除汉奸,瓦解傀儡政权;配合正规军队,消灭和消耗敌人。运动战,要把握主动性、秘密性、迅速性、坚决性、干脆性,主要是力求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因此,在作战机动时必须寻求和创造敌人的弱点,集结绝对优势兵力突击敌之弱点;迅速完成机动,使敌不能援助其被突击之弱点;尽量争取时间,组织优于敌人的火力配置。文章最后指出,不论是游击战还是运动战,都必须对敌我优劣短长
有深切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在现有客观条件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战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