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咳嗽汇编之二

 永远追求的进步 2015-03-13
原文地址:阵发性咳嗽作者:养生之家
阵发性咳嗽
咳特灵片3片 
扑尔敏4MG 谷维素20MG 咳必清25MG
每日三次。特别适合晚上出现干咳效果更好.而且还有助眠作用.儿童减半。
原文地址:六片药治好干咳作者:

六片药治好干咳

 

(木棉花948321076)我经常干咳。有一次在农村表姐家晚上干咳,表姐就拿给我六片药。我吃后很快就好了,就吃了一次,一片复方岩白菜素片,两片甘草片,三片维c银翘片。一共六片药同时服下即可。


止咳良方---贝杏桔甘汤

    方药组成:川贝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上药浸泡半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30分钟,取两次汁,混匀,分2~3次早晚温服。

    功用:止咳化痰,利咽润喉。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疾病引起的咳嗽,无痰或多痰,咽干,咽痛,声嘶等。

    方解:贝母清痰止咳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杏仁润肺燥止嗽平喘之剂。 甘草和诸药止咳祛痰而健脾。《圣济总录》贝母丸为贝母、杏仁、甘草三味为末炼蜜为丸。为治肺热多痰,咽喉干燥名方;而桔梗,甘草为《伤寒论》中桔梗汤,治 少阴病咽痛因药简效佳至今延用。且桔梗,杏仁,一宣一降,调节肺气升降。本方以川贝为君,杏仁为臣,桔梗、甘草为佐使,共奏止咳化痰,利咽润喉之效,四药 组合,药简力专,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

    可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无痰有痰或多痰。咽干、咽痛、声嘶,既可原方应 用,亦可根据临床病证的不同加减化裁。风热表证引起的咳嗽可酌加银翘或桑菊;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可酌加麻桂或荆防;肺热重可加入黄芩、鱼腥草;肺痈脓痰者 可酌加苇茎、冬瓜子仁;脾虚湿盛者可酌加白术、茯苓;肺燥咳嗽可酌加沙参、麦冬;肺寒咳嗽可去贝母加细辛、干姜。咽干咽痛而声嘶者可酌加玉蝴蝶,胖大海; 阴虚火旺而咳嗽者可酌加知母、玄参;久咳久嗽者可酌配五味子、栗壳以增强疗效。

    该方因熬煎成汤后的气味味道微甘而不苦,也无其他难闻的气味(本人曾多次亲自品尝体验),所以特别适合于小儿患者以及畏忌中药气味的患者。

    注意事项

    1.成人以每味药10克为基础,根据体质,年龄及病情的不同而决定药量的多少。重 者可用至15克,轻者1~2克。其中杏仁因有小毒,根据《金匮要略》与《伤寒论》两书中杏仁的常用量为40枚(粒),而今以40枚炒杏仁称量约为 15~16克,而我们平常人用量10克左右是安全的。小儿根据年龄及体质病情减量使用,从未发现有何不良反应。2.杏仁一定要使用经过炮制(去皮、尖、 炒)的,不可使用生杏仁,以免发生毒副作用。3.川贝不宜与川乌、草乌、附子同用。4.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芝花同用,(属中药配伍十 八反范畴)。另外,甘草味甘,能助湿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肋胀满及呕吐者,应慎用或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根据现代研究,甘草有滞钠排钾作用,故,心、 肾功能差而水肿者应慎用。

    典型病例:

    李某,男,10岁。诉因感冒引起咳嗽一周,经输液抗菌消炎抗病毒治疗一周仍未好转。现自觉咳嗽频繁,咽部干燥、疼痛、少痰,有时夜半咳醒,伴有胸闷。查全 身无寒热,舌边尖稍红,苔薄黄稍腻,脉滑数。诊断为风热袭肺,邪客肺之门户气管与咽喉。予以本方川贝8克,杏仁8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蝉衣6克,麦 冬6克,3剂而愈。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陈志强 重庆北部新区第二人民医院

 

 

自拟灵仙贝母汤治咳嗽

    咳嗽是常见的症状,是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就会变成慢性疾病,治疗起来较为麻烦,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多年来我用自拟“灵仙贝母汤”治疗咳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灵仙贝母汤组成:威灵仙、贝母、杏仁、桃仁、桔梗、甘草。

  功效:利咽、祛邪、止咳。

  加减运用:痰多属寒湿者加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热痰者加瓜蒌、天竺黄、黄芩、鱼腥草;咽干、痰少、咳剧者加僵蚕、全虫、钩藤、地龙;年迈体多弱者加金水六君汤;兼高热而喘者加麻黄、桑白皮、瓜蒌、石膏;干咳少痰,肺阴虚者加百合、沙参、麦冬、五味子。

  典型病案:李某,男,71岁,咳嗽、痰多,基本上不过三月发作一次,已5年余。此次患者于2012年10月25日患病,西医药治疗10天不效而来就诊。观患者面色萎黄,体瘦,咳嗽痰多,神疲乏力,纳差,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此为属痰湿犯肺、脾虚体弱。治宜扶正祛邪,化痰止咳。

  处方:威灵仙30克,熟地30克,茯苓30克,贝母、杏仁、桃仁、桔梗、半夏、当归、陈皮、生姜各10克,甘草6克。3剂,每日1剂,早晚服用。服药3剂咳嗽咳痰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用6剂,咳嗽止。后用六君子汤调理月余,随访半年咳嗽未再复发。

    体会:《素问·咳论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之失调是咳嗽发生之关键,但咳嗽不止于肺,亦离不开肺,而慢性病者与脾、肾二脏关系十分 密切。本例患者年迈体弱,稍染风寒咳嗽则作,所以用具有利咽、化痰、止咳的灵仙贝母汤配合具有滋肾、健脾、化痰止咳的金水六君子汤治疗,收到明显的近期疗 效,继用具有补气健脾的六君子汤调理月余而使患者咳嗽之病半年未作。我在治疗咳嗽中发现,用威灵仙和不用威灵仙疗效有明显的差别,此药确实有很好的止咳作 用,辨证配伍适用于任何咳嗽患者,常用令人满意的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乐石旺 新疆奇台县中医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