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眼病袭向年轻人

 ereader 2015-03-14

  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统计,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居全球之首,成为“世界糖尿病之都”,预计到203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达到1.54亿人。其中,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多年备受困扰的致盲性眼疾,可能夺取视力,让人从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坠入黑暗的深渊。面对如此严重的眼疾,许多年轻患者总认为这些都是老年人的专利,往往疏忽大意,直至严重视力障碍才求医问诊,后期的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眼科专家李文化副主任医师提醒,为了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对眼睛的侵害,建议罹患糖尿病五年后,每半年查一次眼底。她表示只要不到晚期,视力仍有挽回的希望。

  年轻“糖友”更易忽视“糖眼”,求诊多是中晚期

  年仅28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周小姐,其母亲就因糖尿病病逝,本人在8年前也确诊患上了糖尿病。但由于不重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近半年突然视力变差,不久前竟突然“看不见”了,右眼视力只有0.2,而左眼小于0.1,被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问题。

  李文化主任对此表示,类似周小姐的情况,可以选择实施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以期挽回视力,但视力究竟能恢复多少仍是未知数。

  李主任说,许多年轻患者不重视自身眼疾,总认为这些都是老年人的专利,却不想眼睛突然失明后再上医院,被医生确诊为由糖尿病所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此时由于发现太晚,治疗太迟,最终年纪轻轻就已双眼失明。

  据悉,目前全国有糖尿病患者约9300万人,约每10个人当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李文化主任指出,患者总是祸不单行,不仅胰岛功能出现问题,糖尿病引起的眼底致盲性病变也尤为常见。

  李主任介绍,临床上接收到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大都伴有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已经丧失视力。因眼底病变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患者总会疏忽大意,直至严重视力障碍才求医问诊,此刻大多处于眼底病变的中后期,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李主任表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眼内视网膜组织中发生渗漏性、闭塞性和增殖性的微血管病变,这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但至今仍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本不重视。她说,糖尿病可引发视网膜、眼底、角膜、结膜等病变,还会造成视力改变,严重者可致盲。其中,最常见的损害是眼底病变。患糖尿病程二十年及以上,超过60%的患者会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和视神经病变,部分患者在眼底病变晚期还会出现新生血管青光眼,眼睛疼痛难忍,夜不能眠,只能摘除眼球。

  患糖尿病5年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病人越来越多,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在因糖尿病致盲的患者中,年纪最小的才几岁,非常可惜。”李主任感慨道。她介绍,是否发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糖尿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一般7-8年以后,就慢慢开始出现眼底病变了。同时随着时间延长,病变越来越严重。而肥胖、吸烟、高血脂、妊娠、高血压、肾病等更可能加重眼底病变。

  值得一提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眼底病变早且严重,更应提高警惕。李文化指出,人的眼睛十分奇特,会存在“糖尿病记忆”。因而眼底病变一经激发,即使控糖效果不错,病情仍会继续发展下去。

  李主任建议,罹患糖尿病五年后,每半年查一次眼底,一定要散瞳检查。眼专科医生可以在病人眼底刚出现问题时,通过检查看到患者的眼底发生的变化,并判断其所处病理阶段。

  李主任提醒,想要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对眼睛的侵害,半年一次的眼底检查必不可少。只要不到晚期,手术仍可挽回视力。具体来说,早期单纯性病变,可以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而少量的眼底出血,可给予口服或注射促血块吸收药物,等出血消退后能看清眼底时,再进行激光光凝治疗遏制眼底病变的进程。中晚期的眼底病变,会出现大量玻璃体积血,一个月仍不能吸收的患者则需要使用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此时,不仅要切除出血浑浊的玻璃体以恢复透明的屈光介质,而且需要剥除眼底新生血管膜,以减少再出血和防止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