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结构】因人而异、因时而动的选择管理方式!

 我十号左右 2015-03-14

对有的下属充分授权以后却发现他们的能力根本完成不了任务;

对有的下属的工作介入太多,却影响了下属的积极性,原本可以完成的任务,反而无法完成;


试问大家,有没有在管理工作当中遇到过上述的问题和困惑,面对工作中众多的任务和下属,到底该对谁充分授权?又该对谁提供更多指导?


能力/意愿矩阵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是一个经典思考结构,能力/意愿矩阵,将意愿和能力两个方面作为要素形成一个二纬矩阵(二维矩阵是在结构思考力中快捷建立符合MECE原则分类的方法),可以将员工的状态快速的分为四种类型,然后基于不同类型的需求提供因人而异的管理方式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了!



首先基于一项任务对下属的能力和意愿进行判断,确认其所属象限


判断能力的重点是看其是否有相关任务的经验、是否参加过相关的培训等等;判断意愿可以从接受任务后的态度、主动性等各方面因素考虑。


其次根据员工所处的不同现象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 如果是高意愿、高能力就采取充分授权的方式。

  • 如果是高意愿、低能力就采用引导或教练的方式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和能力。

  • 如果是低意愿、低能力只能更多的给予指导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考虑放弃……

  • 如果是低意愿高能力就采用各种激励方式调动他的积极性。


第三可跟下属沟通清楚你将使用的管理方式,就管理方式达成一致

这个矩阵作为一个思考的结构,可以为你提供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角度审视下属的状态,促进你做出有效决策。当然思考结构本身只是帮助你把思路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并不会给你提供答案。作为管理者最理想的状态一定是希望你团队里的成员都能处在高意愿、高能力象限,同时这个结构也为我们培养员工提供了一个方向:既要关注能力提升又要合理进行激励。


怎么样?有了结构思考力,问题是不是更清晰了?回顾下在过往的工作中你的上司对你的管理有没有符合这个结构,在明天上班给你的下属布置任务以后尝试着用这个结构体会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