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15支招:八招识破旅游、机票欺诈

 巨木图书馆 2015-03-16

每年3.15,“打假、维权、消费安全”都会成为热议的关键词,航空、旅游业也是如此。消费者应该如何辨别旅游市场上的各类山寨、欺诈行为,防止上当受骗,维护自己的权益?



记者今日从去哪儿网、航空公司等了解了在线旅游、购票消费存在的常见问题,尤其是机票领域,并从八个角度提醒消费者从旅行预订开始就要防范各类山寨、欺诈行为。



一、低价诱惑旅客上钩?认清机票代理资质很重要



一些非法网站会利用低价作诱饵,吸引用户点击,并进行各种线下或线上付款交易。但最终消费者很花了钱却没买着票,落入“钓鱼网站”的陷阱。



对此,去哪儿网机票事业群高级产品总监、机票专家丘晖提醒消费者,购票时不能光图便宜,一定要认清机票代理的资质。



据记者了解,按照规定,所有开展机票销售业务的代理都需要取得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的认证,而且按照航司的最新要求,在线机票销售商都须将资质认证进行明示。



而如果没有明示资质认证的,消费者在购票时也可以中航协网站上验证下该代理人是否具备资质,以及认证是否在有效期内。



此外,丘晖建议,在选择大型购票网站买票时,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多留个心眼,不要被山寨网站所蒙蔽。



二、网上支付存在隐患?PCIDSS认证有保障



如今,在线支付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比如目前去哪儿网的用户中,超过九成都会选择在线支付方式,而近年来,移动端的支付比例增长更为迅猛。



对此,去哪儿网提醒消费者,所有的在线机票、火车票预订都要通过在线支付完成,消费者如果收到需要银行ATM机转账、线下现场付款等要求,均为诈骗伎俩,务必提高警惕,必要时可以随时举报。网上支付尽量选择快钱、财付通、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切忌向个人银行账户汇款。



据记者了解,例如去哪儿网等在线旅游商,如果获得了PCIDSS(支付卡产业数据安全标准)的通过,就意味着相对较高的安全标准。因为按照PCIDSS要求,除了正当业务的员工,谁也接触不到用户的任何卡信息,包括卡号、姓名、有效期等,都是PCIDSS明文规定的不得留存的高敏感信息。



因此,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有安全认证的网站,同时在进行付款操作时,不要将与个人账号有关的私密信息轻易告知客服人员。



三、付款不能按期出票?赔付计划帮你兜底



很多消费者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倒霉事”,买机票付完款后,到出发前才被通知不能出票,对此,丘晖介绍,支付后不能出票的原因,可能是航空公司超售或临时调整飞行计划,也有可能是机票代理自身的失误导致。



对此,政府部门已建议各电商企业,OTA平台尝试“先行赔付”计划。比如去哪儿网就规定,机票预订并支付成功后,供应商未按订单价出票或未及时出票,去哪儿网协调出票,承担差价并先行赔偿旅客500元;用户在完成购票后,因供应商原因导致用户购票后无法正常登机,由去哪儿网保障用户出行,并先行赔偿用户500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3月11日,工商总局发布的第36号文,就围绕完善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问题,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服务导致合法权益受损的,可直接向销售方维权,但如果平台方无法提供销售方的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消费者可以向平台经营者要求赔偿。



四、机票捆绑保险销售?霸王条款不应屈从



近年来,航空公司不断加大机票直销的力度。除了通过自建的官网进行销售外,许多航空公司还与去哪儿网、携程等国内大型在线旅游网站合作,通过旗舰店或者航企直销的方式售卖机票。



但有消费者反映,在一些OTA上购买航空公司直销机票时,会被强制购买一份价格30元的保险。



其实,以任何形式捆绑销售保险的做法都是有违相关规定并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早在今年1月份,一些售票平台在出售火车票时违规搭售保险的行为就曾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但在机票销售领域,这样的违规情况依然屡禁不止。



对此,丘晖建议,消费者应该表明态度,积极抵制,拒绝购买,同时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相关部门进行反映。



五、航变短信是真是假?求证应打官方电话



去年来,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以航班改签为由的短信诈骗案件。一些旅客接到短信通知,被告知自己乘坐的航班无法正常起飞需要改签,按骗子提供的客服电话拨打过去后,被引导进行转账汇款操作,从而遭受财产损失。



记者咨询航空公司业内人士了解到,此类诈骗短信的发送,主要是由于消费者的信息被泄露,而泄露信息的来源可能是公司内部人员,也可能是公司系统遭遇黑客攻击。



对此,丘晖提醒,不要轻信各种不明号码发送的航变短信。如果对航班起飞状态有疑问,应直接拨打航空公司的官方客服电话问询,而不要拨打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号码。而在去哪儿网购票的用户,也可直接拨打去哪儿网客服电话10101234求证。



六、400电话诈骗猖獗



近年来,机票、火车票领域的电话诈骗频发,由于不少企业的官方客服电话都是400开头,不法分子就利用消费者认为400电话是官方电话、很安全的心理,打着400电话的幌子实施诈骗。



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应提高对400/800等所谓企业客服专用号码的警惕性,对不熟悉的号码最好通过搜索引擎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凡是在电话里索取银行卡号和支付密码均属骗子行为,消费者尽量通过知名的服务商或者航空公司官网购买。



七、特价诱饵要不得



利用消费者追求低价的心理,使用“特价”字眼为诱饵也是诈骗分子惯用的伎俩,因为点击了来路不明的特价信息而遭遇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



对此,去哪儿网提醒消费者,面对特价信息要仔细鉴别,尤其是要查看其来源是否正规,产品是否由正规的旅行网站、航空公司、酒店等提供,千万不能被特价冲昏了头脑。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自己掌握一些特价的知识,以机票为例,一般每年的3、4月和11月是机票市场的淡季,航空公司会推出一些低折扣的机票。如果发现十一黄金周、春节前等热门出行阶段有超低价的特价票,则要留心,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诱饵。



八、旅途中“被宰”怎么办



旅游途中少不了食宿、购物、交通等消费,不少消费者都遭遇过“被宰”的情况,比如买纪念品漫天要价、乘车绕路涨价、住宿价格离谱等。



如何避免旅途中消费“被宰”呢?记者咨询多位业内人士称,旅行前的目的地信息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在出行前尽量先查看目的地旅游攻略,充分了解当地信息,包括物价行情等,这样到了之后进行消费时才能辨别并选择是否进行消费,不至于“被宰”。



同时,去哪儿网也提醒消费者,一旦遭遇宰客事件,要及时保留证据,进行维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