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调整,远离“手机依赖” 2

 军休强军路 2015-03-17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心理门诊主治医师 史 宇  时间:2015-03-12 08:35:42

    一是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长越孤独。智能手机确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但过度使用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英国德比大学研究人员在线调查了256名英国人,结果显示,13%的英国人手机成瘾,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平均达到3.6小时。调查显示,如今77%的人每天手机开机时间在12小时以上,有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变得焦虑。研究认为,使用手机时间越长,成瘾的可能性越大,“中毒”就越深。

    然而,这些中毒很深的手机使用者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花大量时间在玩手机,而是有一个过程,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花费了那么多时间,被告知时自己也觉得可怕。

    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当我们把大量时间拿来刷朋友圈、浏览新闻、玩手机游戏,那么就会剥夺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间,亲密关系是需要时间来维系的。你消失一段时间以后,曾经被你冷落的朋友还会再赴你的约吗?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手机会让人更孤独。

    二是“碎片式阅读”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刷微信、看微博,很多人沟通和阅读几乎全都在智能手机上完成。然而,用手机阅读最大的问题是阅读的长度。即便最大屏幕的手机也会碍于页面限制,超过3000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就会出现阅读难度,于是写手为了迎合这一群体的阅读习惯,要么弄成标题党,抓人眼球但是文章内容空洞,要么把一个本来很深刻的话题草草说完,只要点击量却放弃了文章本来的深度。

    有人问,碎片式阅读有什么不好?那么,请你放下手机回忆一下最近几小时收获到了哪些资讯新闻,又能说得出几个呢?大部分人很难回答,因为碎片式的阅读方式会让大脑难以拼凑加工,不会留下太深刻的记忆,没有足够丰富厚实的内容来深刻地浸润一个人的心田。所以我们在长时间浏览大量信息的同时,免不了会产生焦虑情绪。

    知识不是食物,食物越杂越好,每样少吃就营养均衡身体健康。知识越是琐碎杂乱、重复、短小、不成体系,反而越如鸡肋。而且它一旦以手机为载体,网络为资源,不经意间对时间与精力的切割是最为可怕的。

    三是长期看手机容易患上躯体疾病。很多长期手机不离手的人,每当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心烦意乱、惶恐不安,产生烦躁、抑郁及强烈的无力感等情绪。严重的人还会出现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同时,由于过久盯着手机屏幕也会引发眼部疾病,颈椎腰椎等骨骼疾病,还有鼠标手等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