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居民境内提供技术服务中提供货物的增值税缴纳与税率问题

 fzchenwl 2015-03-17

营改增之后,非居民到中国境内施工提供技术服务,不再简单的适用营业税,而要适用增值税了,但适用增值税之后,增值税却没有营业税混合销售的概念,而是要求所有的增值税应税事项核算清楚,适用混业经营,如分不清的,则从高适用税率。

营业税的辉煌时代

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解决了很多业务的货物混杂的计税风险,其套用的是营业税的混合销售,而营业税对于非关联方来讲,货物的赠送不需要缴纳增值税,也没有营业税。

当然,现在挑战营业税定价不公允的情形,如关联企业间的无偿借款的利息收入问题,也能说出个一二三,且难以抵御。只能从实践当中认为“别征了”处理。

营改增之后,辉煌的时代面临着终结,一个增值税的时代却并不认可这种游戏的规则。

增值税的处理

承第一段的案例,营改增之后,如某美国企业来中国协助施工提供技术服务(不考虑适用营业税的安装服务),同时提供中间需要的辅助材料,而且这些材料可能占比还比较大,那这种情形之下,对方的收入当中,是否要区分货物销售与技术服务收入呢。

如共计1000万元,其中材料200万元,那如果税务机关要求800万元按技术收入6%,材料按17%计算增值税,若如果无法分清,则按17%一并征收,是否对呢?

营改增的法规规定:试点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应当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销售额的,按照以下方法适用税率或者征收率:

1.兼有不同税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
2. 兼有不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征收率。
3.兼有不同税率和征收率的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或者应税服务的,从高适用税率。

理论上小编认为要分别核算,瞎分也要分出个金额来,如果分不出来的,适用17%对不?我们知道,应税服务对外付汇时,是按适用税率(不是小规模的3%)代扣代缴,虽然人家没有正经八百的认定过一般纳税人,没有任何抵扣。而对于传统增值税的加工与修理、修配劳务呢,却并没有规定,一般税务同志认为应按17%代扣代缴,这可是想出来的,条例没有规定。但对于人家非居民在境内采购的东西,在境内销售了(用在工程上),能不能按小规模3%呢,在境内的角度,虽然付汇相同,但是人家是在境内从事的销售,而且人家不是一般纳税人,此时在适用3%上还是挺有道理的,小编对此持乐观态度。如此分出来,对税款计算还不利了,不分缴6%,税款更多点,看来还是要好好学习!

一个人的思考,享受一份背影的孤单。或许与大多的解读有些差异,不一定对,努力发现差异就是一种收获,乐于斯、勤于此! 第三只眼,学着突破更多的视界。

文中照片版权属原作者所有,本文不带有营利性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