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世芸 ◇◇◇ 编辑/九九 作者简介:严世芸(1940~ ),浙江宁海人。教授,上海市名中医,丁氏内科严苍山临床传承研究基地负责人,擅长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九九有话说:你们要的治疗高血脂的经验分享来了! *********************************************** 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该病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很难被人发现。大多数患者是在检查化验时才发现血脂增高,也有一些患者是在发生了心慌、胸闷痛、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甚至偏瘫等心脑血管病后到医院就诊才发现。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湿”、“血瘀”范畴,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本病患者多数伴有腰膝酸软、虚浮乏力、形体肥胖、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脉沉等症状。 再结合其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特点,本病的病机关键在于脾肾亏虚。 根据病机,我在临床上运用自拟经验方以健脾补肾化瘀,取得了较好疗效。 【基本经验方】党参12g,生黄芪30g,仙茅15g,白术12g,茯苓12g,甘草6g,南星12g,半夏12g,陈皮9g,菟丝子15g,黄精20g, 女贞子15g,丹参30g,仙灵脾20g,车前子15g,生山楂15g,枸杞子12g,红花6g,桃仁12g,川芎10g。 【方解】仙灵脾、仙茅温肾助阳,菟丝子、黄精、女贞子、山萸肉、枸杞子补肾益精;丹参、红花、桃仁、川芎活血化瘀,使气血流通;党参、生黄芪、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南星、车前子、山楂健脾化浊。众药相得益彰,共奏补肾益精、温阳化瘀之效。 【病症分析】脂质来源于津液,是津液的一部分,它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属脾肾所主。正常情况下,脾肾气旺,能够温煦、运化和推动脏腑的生理功能,有利于津液、膏脂的正常输布、转化、利用和排泄。 若因年老体弱,或禀赋不足,或久病、房室过度使脾肾亏虚,肾阳不足,易致津液、脂质的代谢失常,则膏脂的转化、利用减少,而积于血中。 膏脂在体内堆积,内而脏腑经络,外而四肢百骸,无处不有,膏脂不能被机体利用而作为一种病理产物,也就是一种致病邪气。脂浊堆积的部位不同,所引起的症状也不同。但总的来说,引起的病理变化为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形成气、血、痰、湿郁结诸症,郁久可以化火。 如脂浊在血液内堆积,沉积于血管壁,形成瘀斑,影响气血运行,可出现疼痛、麻木等症;脂浊积于脏腑,可使脏腑功能失常,如积于肝,使肝失疏泄功能失常,出现胁痛、肝肿大等症。如积于胸,可出现胸部闷痛。 【注意事项】1.对有脾肾亏虚症状的中老年人,要高度警惕高脂血症的发生。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会使患者大大减少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等并发症。 2.在本病的治疗上,健脾补肾、活血化浊应同时应用,使正扶邪祛,阴平阳秘,脂浊自消。 【本文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年9月刊,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大家帮助大家的好方/好药推荐>>>>>>> 感谢 @珊珊是我 推荐:毕业三四年了,学方剂时老师一时兴起而增加的经验方现在用起来才知道好,下面是他治慢性咽炎的经验方,我这几年的使用,病人都反应不错,视作珍藏。现贡献给大家,用的好了请感谢我老师! 黄芩15g,郁金10g,麦冬15g,射干10g,浙贝10g,海浮石10g,桔梗10g。每日一剂,水煎服。 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慢性咽炎的治疗经验,请回复 咽炎 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