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辨治外感咳嗽经验

 txw40 2015-03-18

九九有话说:人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而要治好咳嗽、摆脱贫穷和追求真爱,样样都是技术活。


下面我们就先来好好学习一下温病大家赵绍琴关于外感咳嗽的辨治经验。因为,要想致富,要想有爱,有个动不动就咳嗽的小身板可不行啊!


***********************************************


1、重声痰之辨,以明六淫所因

外感咳嗽是指机体因感受外来之邪所引起的以咳嗽为主症的病证,临床颇为常见。但若施治不当,易使病情延误,或变生他证。因此,虽是轻浅之病,也颇为医家所注重,病人所关注。


外感咳嗽辨证很重要,而声痰之辨是重要一环。据咳嗽的声音与痰的情况,则易分别所感为何邪,为审因论治打下基础。


赵老先生认为临床常见的外感咳嗽主要有风寒、风热、暑湿、风燥等,而其间又可相互演变及兼夹,明辨其中机理对正确的施治是很重要的。


风寒咳嗽:咳声多重而有力,气急欠平,痰少色清或白。


风热咳嗽:咳声多频剧,气粗,或咳声嗄哑,痰稠而黏或白或黄。


暑湿咳嗽:咳声闷而不畅,咳嗽似喘,痰多而稀。


风燥咳嗽:多干咳而频作,连声作呛。


风寒兼痰湿:多有痰鸣,痰稀如涎。


风热化火成火热咳嗽:以呛咳、阵发为特点,咳声响亮而脆,咳痰黄稠或白黏。


外寒而内热的寒包火咳嗽:咳声重浊有力但不畅,气急而痰黏,且鼻多流清涕。


总之,大凡咳嗽声重浊而不扬的多是肺气不宣;咳声低微而不扬的多是肺气不足;暴咳音嗄的多是肺实,即“金实无声”;久咳音嘶的多是肺虚,名为“金破不鸣”。虚人外感咳嗽,咳声多轻而频,其痰或多或少,或稠或稀,各有不同。


2、舌脉并重,以辨病机兼夹


赵师治病尤重脉学,于外感咳嗽的治疗也重舌象,舌脉并重是其特点。同时赵师也认为疾病病机的转变,尤其是外感病,其在脉舌上常先于症状而出现,因此能明辨舌脉对准确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说来,风寒咳嗽,脉多浮紧或浮缓,脉紧多为寒邪重,而缓则为风邪偏重,舌苔多薄白。但临床每有兼夹,兼与病人的体质有关系。


内兼痰湿,脉多或弦或滑,舌苔多白腻;内兼食积,脉又兼滑象,舌苔多厚腻;风寒化热,脉多数按之弦滑有力。


虚人感风寒,脉浮按之力弱。


风热咳嗽,脉多浮数或滑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白或黄;若化火则脉多弦滑且数,舌红边尖起刺,苔白浮黄或干;痰热郁滞不化,则脉弦滑数按之有力,舌红苔黄腻。


暑湿咳嗽,多见于夏月暑盛湿重之时,常内外互因,脉多濡或滑,舌苔多白腻;兼有寒湿不化,脉多沉滑或濡软无力、沉取细滑,舌苔多白腻而润。


风燥咳嗽,多见于秋凉时节,脉多浮或弦或细,舌苔多白而干;凉燥脉多弦,舌淡苔白且干;湿燥脉或洪或数,舌边尖红苔白干或黄。若因风热化火化燥,则脉多弦数,舌红苔干或黄。


3、立法处方,注重因势利导


咳嗽之病因虽多,但总离不开肺。肺主气,有宣发和肃降的功能,肺气失宣或肃降失司,都会引起咳嗽。


由于肺本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外感咳嗽之病邪因素,治疗外感咳嗽,赵老力求因势利导,调肺气,祛外邪,使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恢复正常,则病自愈,用药强调轻灵宣气。


风寒咳嗽:赵师以疏风散寒为主,认为寒去风散肺气宣则咳自止。


常用药:苏叶子、生紫菀、前胡、象贝母、杏仁、枇杷叶、羌活、陈皮等。


风寒重,体痛脉紧,加用少量麻黄、桂枝;化热,脉按之数而有力,加旋覆花、芦根、炒牛蒡子;痰湿中阻,加干姜、细辛、茯苓;素体气虚者,加党参、白术;兼有食积不化,加保和丸、焦三仙。


风热咳嗽:赵师认为重在疏风清热,但需防凉遏。


常用药:桑叶、前胡、杏仁、茅、芦根、象贝母、黄芩、连翘、薄荷等,并可适当加用苏叶、防风、炒牛蒡子、桔梗、炒山栀等。


风热重脉滑数有力,可加生石膏、瓜蒌、大青叶;化火痰稠,去桑叶、薄荷,加知母、桑白皮、地骨皮、黛蛤散等。


暑湿咳嗽:赵师认为化湿清暑最为要紧,而关键在于化湿,湿去热退,肺气自调。


常用药:藿香、佩兰、苏叶、半夏、陈皮、厚朴、杏仁、竹叶、竹茹。


表湿重,加羌活、独活、海风藤;热重,加黄芩、黄连、茅、芦根、西瓜翠衣;湿重脉濡软,舌胖苔白腻根厚,可加用苓桂术甘汤;中气不足,加太子参、生黄芪。


风燥咳嗽:赵师认为疏风润燥最合理,其凉燥用温润,温燥用凉润。


常用药:南北沙参、川贝母、桑叶、杏仁、淡豆豉、山栀皮、鲜梨(去核连皮切片)、炙枇杷叶等。


若为凉燥,可加苏叶、防风;温燥可加菊花、茅根、芦根等。


赵师认为,外感咳嗽,初期病在肺卫,按卫气营血辨证,病多在卫分,不解则可入气营,治疗既不可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也不可一味寒凉太过,因“寒则涩而不流,气机不宣,三焦不畅,早用寒凉郁遏其邪,邪无出路,反致病不能除”(《温病浅谈》)。


从临床上来看,过用辛温发散之药者固少,但早用、过用寒凉之品的却不少,以致寒凉过度,气机郁滞,或中阳被伤,反致病难向愈,最后还得用升和轻疏,或温经散寒、宣气化痰之剂收功。


对于寒包火之咳嗽,内有郁火,外束风寒,热郁不解,发热恶寒,口干唇燥,咽红且痛,或遍体痛,舌红苔白,脉浮紧,沉取弦滑有力且数者,临床也不少见。其治疗赵师认为既要疏风散寒,又要开郁泄火,可用辛苦寒法,辛温、苦寒、辛寒并用,升降散加苏叶、前胡、炒牛蒡子、瓜蒌、黄芩、连翘、淡豆豉、炒山栀、茅根、芦根等。


4、饮食起居,也当慎重外感


咳嗽虽是小恙,但不应轻视。病在肺,肺气不宣或肃降失司,胃失和降,运化受阻,极为不利于外邪的清除。因此,调和肺胃,护好营卫,使气机调畅,营卫调和,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赵师认为,外感咳嗽,饮食宜限量,且以清淡为主,忌食高能量的食品及不易消化之物(如油炸之类),小儿尤其要注意。同时也应适当保暖,使营卫调和,以免复受外邪的侵袭;另外,寒凉之品也应慎重食用,过食寒凉之品,凉遏气机,不利疾病的治疗;若伤胃困脾反而碍事,中阳不足者更当慎重。这些虽是小事,却也不可不注意。


【本文来源于爱爱医论坛,但也是一篇转载文章,作者及最初出处九九都没有找到。如有知情者,请留言告知,感谢!】


================================

喜欢最美中国方今天的文章,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也欢迎告诉我们你的经验和体会,你的思索和疑惑。我们共同探讨,一起成长!


热爱中医、关注健康的朋友,请加入最美中国方。可选用如下两种方法:

请在微信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里查找“最美中国方”

或者点击本文右上角按钮后,选择查看官方账号”→→“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